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课一练(含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课一练(含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5 10:06:39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右图反映的科技成果是(  )
A.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1966年,我国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下面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
时间
我国科学技术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70年4月
A.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当代神农氏》是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文中作者高度赞扬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李时珍
C.袁隆平 D.杨利伟
4.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而青蒿素是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下列对发现青蒿素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5.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请你判断,这一题词应属于哪方面工作的方针?(  )
A.经济建设 B.国防科技
C.文化艺术 D.民族宗教
6.读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图C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科技成就?请你给这三幅图片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2)图A、图B、图C反映的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大批科学家的艰苦奋斗,请列举两位贡献巨大的科学家。
(3)图D反映了我国在哪一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神舟十号首次太空授课有何意义?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是谁?
(4)图片反映的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教师详解详析
1.A 2.B 
3.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神农氏”可知,该科学家是与农业相关的科学家,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的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他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4.D 5.C 
6.(1)图A: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B: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图C: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
(2)钱学森、邓稼先。
(3)航天技术。神舟十号首次太空授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让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杨利伟。
(4)主要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改革创新的精神;全国人民的协同配合等。感悟:科教兴国是治国之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的服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有机食品,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改革开放后人们“吃”的变化不包括(  )
A.“吃”是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
B.讲究营养均衡
C.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
D.野菜是餐桌上的保健品
3.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人们在忆苦思甜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住房与消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
B.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C.改革开放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D.今天,你网购了吗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以下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B.2011年,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C.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 世界第二位
D.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7.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信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人们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 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9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1)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
(2)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
教师详解详析
1.D 2.A
3.B 【解析】 野菜和粗粮如今上餐桌不是为了忆苦思甜,而是改革开放后饮食结构变化的结果,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故选B项。
4.D 5.D 6.B
7.D 【解析】 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这种变化与环保、卫生没有关联。故选D项。
8.(1)原因:物资严重匮乏。目的:缓和供应紧张,保持物价稳定。
(2)“大跃进”时期,出现“左”的错误,浮夸风盛行。
(3)生产力提高,各种物资供应充足;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