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西部大开发
2.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 )
A.10个 B.5个
C.6个 D.8个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剥削和压迫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财政补贴。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加强民族团结
B.实现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5.下列哪一项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之一?( )
A.南水北调工程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青藏公路
D.青藏铁路
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举措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
A.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业集体化
D.“一国两制”
8.下面哪个地区不属于“一国两制”构想的适用范围?( )
A.台湾 B.深圳
C.澳门 D.香港
9.“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0.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如下,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祖国统一大业 D.思想文化成果
1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选出与史实相符的一项( )
A.郑成功打败英国殖民者,收复台湾
B.清朝前期设置台湾省,巩固海防
C.1895年美国割占台湾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2.“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
A.相互尊重原则
B.互补互利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1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已经完全实现
1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该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这里的“国民党主席”指的是( )
A.马英九 B.连战
C.吴敦义 D.朱立伦
15.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表达了海峡两岸领导人( )
A.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意愿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4分)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 )
(2)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西藏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3)“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4)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圆满完成。( )
(6)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
(7)1995年1月,胡锦涛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歌曲《天路》唱道:“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材料二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1)唐朝时对吐蕃采取了和亲政策,请举例说明。(2分)
(2)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2分)
(3)材料一中的“天路”指的是哪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通车对西藏的发展有何作用?(4分)
(4)材料二中提到的“大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个战略有什么作用?(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这种制度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 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材料三 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创造性运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
(1)根据材料一,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经济特区的概念和实际作用。(4分)
(3)材料三中的特别行政区适用于哪些地区?有什么特别之处?(4分)
(4)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三者中哪些享有自治权?这三者的相同之处有哪些?(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一“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材料二中的宣传画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对台方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交流的迅速发展,想一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4)当前,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当代中学生应当怎样做?(3分)
教师详解详析
1.B 2.B
3.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①②的表述符合题意。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③的表述符合题意。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④的表述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
4.C
5.D 【解析】 青藏铁路于2006年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果之一。B、C两项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A项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中线、东线工程。故选D项。
6.C 【解析】 本题考点为“一国两制”,考查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天才的创见”指的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故选C项。
7.D
8.B 【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为实现祖国统一,基于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深圳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在深圳等地设立的是经济特区,故选B项。
9.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香港回归祖国史实的掌握。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所以这名警察的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故选B项。
10.C
11.D 【解析】 A项与史实不符,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B项错误,设置台湾省是在清朝晚期;C项错误,1895年割占中国台湾的国家是日本。故选D项。
12.D 13.A 14.B
15.C 【解析】 本题考点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海峡两岸领导人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了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故选C项。
16.(1)× (2)× (3)√ (4)√ (5)×
(6)√ (7)×
17.(1)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或金城公主入藏和亲)。
(2)驻藏大臣。
(3)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西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西部大开发战略。作用: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8.(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
(3)香港、澳门、台湾。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4)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统一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19.(1)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等。
(4)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和破坏。做法: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谴责“台独”行径,坚决同“台独”分子作斗争;拥护党和政府的对台方针;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和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