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12-12 20: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内容: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
a.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b.控制整体音量。
c.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小结:
教学随笔:
学生能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本首歌曲,对三峡和三峡工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觉、欣赏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感觉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时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