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
学 校: 孙吴县第三小学、
执 教 者: 刘晓川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乐(五线谱) 五年级 上册
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教 学目 标 认知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解有关的乐器。对乐曲中的人物及对应的乐器进行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明白,各种乐器的音色、音响各具特色。不同的人物可用不同的乐器来塑造。
教 材分 析重点难 点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俄罗斯的民间故事谱写而成的。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中的的每一个角色都由一样乐器来伴奏。作曲家的作曲意图很明确,让孩子通过用音乐讲故事的形式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和管弦乐队。让孩子明白作曲家的乐思是如何运用乐器的特点表现出来的。重点:理解用不同的乐器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难点:运用已知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作品。
教学方 法 讲解法、引导法、讨论法、拓展探究法。
教学准 备 电脑多媒体 、课件、乐器音频文件、真实乐器(单簧管,圆号)。
环 节 过 程 设计意图
师 生问 好 师:同学们好生:大家好唱上节课学的歌曲。 课前预热讲故事,为接下来的音乐欣赏做铺垫,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起伏。
导入课 题 师:同学们,学习音乐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个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多媒体课件中的音乐故事一节。故事看完后问:同学们,故事有趣吗?(生:有趣)师:我猜大家都一定只听故事,没有听音乐吧。如果用音乐又该如何去讲这个故事呢?好,让我们只听音乐,来回想一下故事的情节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得到哪段音乐讲的是哪段故事?关掉图像,再次播放音乐。
教授新 课 播完音乐。师:又听了一遍音乐,同学们能说出这首曲子里都有那些乐器吗?生答:(小提琴,单簧管 圆号 ……)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看看都有哪些乐器。出示多媒体课件乐器商店一节。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各种乐器的声音。听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各种乐器的音色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也就是说说每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不让学生看到图像,顺次播放乐器的声音。(所播放的每件乐器的音乐,就是它所代表的人物形象的主题。)听完乐器的声音后。师问:同学们,谁能说说听了这些乐器的声音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啊?生:(小提琴声音高、长笛声音高、双簧管显得诙谐)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让我们回忆一下《彼得与狼》的故事里,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啊 出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使学生知道乐曲中所用到的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分段欣赏奠定基础。
生:(彼得、小鸟、鸭子、老爷爷、猫、大灰狼、以及猎人)师:对了,你们的记忆力真好。其实作曲家啊,把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一种乐器,并且专门为每个人物做了主题。这次我们在听的同时看看,课件中每种乐器都代表了哪一个人物形象,并且每种音乐主题都带给你什么感受?再次播放课件中乐器商店一节,并且让同学看到图像。(课件中,当某样乐器响起时,会相应的走出这种乐器所带表的人物。)播完之后。 师:我们再次听了并且看了每一样乐器所演奏的主题以及乐器所代表的人物,谁能说一说每样乐器所代表的人物,以及音乐主题所带给你的感受呢?生回答后,师总结。长笛——小鸟。(用长笛高音区的快速华彩,表现小鸟的小巧、轻盈。) 双簧管——鸭子。(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同时用节奏和音调刻画了鸭子的走路形象。) 单簧管——猫。 (用单簧管的低音区,表现猫的机敏,并用慢速的音乐体现猫在一点一点靠近小鸟。) 大管——老爷爷。(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并且结尾部分音调和节奏的重复,体现了老爷爷的喋喋不休。) 圆号——狼。 (三只圆号所演奏的不协和音程,体现了来了的恐怖紧张气氛。) 小提琴——彼得 (以小提琴群为主奏的一段弦乐曲,给人以清新感。借以体现彼得的、聪明、可爱勇敢。)大鼓、定音鼓——猎人 (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主要体现猎人的枪声。)
巩 固拓 展 师:好了,我们已经总结了各个人物所使用的的乐器,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每个人物的主题音乐,看看谁能在听完之后把它哼下来?(师把同学分成七组,每组听一个主题,听完之后选代表哼唱,师适当提醒。)
总 结 师:每个人物都有他的性格特点,并且故事是有情节的,那么用音乐又如何表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分段欣赏交响乐《彼得与狼》。师生互相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