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课件(两课时,共17张+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课件(两课时,共17张+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4 11:45:26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州。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969年去陕北延边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回北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休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预习检测,自读课文1.朗读课文,关注字音。
2.听写生字生词。(文后“读读写写”)
3.选词造句。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读“我”)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母亲之间怎样的故事,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2.作者曾这样说:“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你能体会作者双腿残废后的生活和心情吗?1. 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2. 小组交流后,集体分享,研读下面两段话。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抓关键词,读出“我”的暴怒无常:突然、砸碎、猛地、摔向。抓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读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再读课文,走近“母亲”(读“母亲”)1.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母亲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标注轻重疾徐、抑扬顿挫。
2.师生对读。
师:当我暴怒无常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
生: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师:“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 指名朗读,说说对这两段话的理解。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1.读第一句话,需要关注“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等词语。注重比较重读与轻读之间的情感区別。
2.读第二句话,细细品味“抓”“扑”等动词、“好好儿活”反复的情感。
3.体会母亲的心情:母亲躲出去,再进来时“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很显然母亲偷偷地哭了;这时母亲面对捶打双腿不想活的“我”,却“忍住哭声说”。你一定是极度伤心的
你也许是有怒怨的

你没有怒吼
没有咆哮
没有悲天悯地地时时哭号
你只是
默默地扛着
苦苦地熬着你承载着多少生活的苦难
你背负着怎样的心灵酸楚
你经受着何等的病痛折磨
你坚忍
你包容
你敏感
你跋涉在艰难的命运中
如你艰难的呼吸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我们一起来朗诵诗歌:小结母亲疼爱儿子,呵护儿子,想方设法地给绝望中的儿子以安慰;母亲深深地理解着儿子,更以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内心加倍的痛苦,扛着命运的打击,给儿子以生的力量。再次朗读第一小节,结合下面的文字,体会作者心中的母亲。母亲的苦,不仅仅要面对儿子,还要扛住病痛的折磨。自读第三小节,自读批注, 小组交流后,班级分享。
品味细节描写的魅力。诵读第一至三小节,总结本课提示:
1.读出第一小节的激烈场面,第二小节情绪的陡然一落,第三小节略微轻松的变奏。
2.在朗读中体会母亲深深的苦、深沉的爱以及母亲的无私与隐忍。课件12张PPT。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目录诵读课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诵读结尾,理解主题(读“秋菊”)小组合作,探究写法改文演读,总结全课作业布置诵读课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诵读结尾,理解主题(读“秋菊”)思考一:
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作者对北海菊花的描写?
2.联系前文,你对“好好儿活”有了怎样的体悟?小结怎样活?好好儿活!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待:无论遇到怎样的厄运,都要活着,而且要好好儿地活着,要活得坚强,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精彩,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北海的菊花无论“淡雅”“高洁”,还是“热烈而深沉”,都是“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
史铁生领悟到了母亲的期望,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的路。思考二:
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可以改为“母亲”,你觉得呢?
提示:通读全文,理解“秋天的怀念”的表层义与深层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小组合作,探究写法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二”,总结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除了细节描写的力量,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发现。改文演读,总结全课学习活动一:
师读第一小节,将“母亲”“她”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学生先闭着眼睛听,感受“冷静的叙述,细节性的描写中饱含深情”的魅力。齐读最后一小节。学习活动二:
师读第二、第四、第五小节,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作业布置推荐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并写出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