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能根据个位相加是否进位,估计出两个两位数的和是几十多。
2.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数感。
我跳了45下。
我比小华多跳23下。
我比小华多跳28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小红跳了多少下?
(2)小军跳了多少下?
45+23= ( )
45+28= ( )
例 1
探究新知
(1)小红跳了多少下?
45+23= ( )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和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算40加20 ,
再算5加3 ……
先算45加20 ,再算 ……
答:小红跳了 下。
40+20=60
5+3= 8
60+8=68
45+20=65
65+3=68
68
下
68
探究新知
(2)小军跳了多少下?
45+28= ( )
你是怎样算的?和同学交流。
5+8=13
65+8=73
答:小军跳了 下。
73
下
73
探究新知
45+28= ( )
73
下
40+20= 60
5+8= 13
60+13=73
45+20= 65
65+8= 73
上面两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5+23= ( )
68
下
40+20= 60
5+3= 8
60+8=68
45+20= 65
65+3= 68
这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是先加几十,再加几。不同是第一题是不进位加,第二题是进位加。
探究新知
1.
32+50=
82+7=
32+57=
26+40=
66+9=
26+49=
14+50=
64+6=
14+56=
82
89
89
66
75
75
64
70
70
想想做做
2.
87
94
68
70
59
64
想想做做
3.先说说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口算。
54+14=
49+37=
68
86
38+54=
26+29=
92
55
69+25=
32+45=
94
77
六十多
八十多
九十多
五十多
九十多
七十多
想想做做
4.红光小学一、二、三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如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男生 36人 28人 49人
女生 25人 32人 26人
一共 ( )人 ( )人 ( )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男生 36人 28人 49人
女生 25人 32人 26人
一共 ( )人 ( )人 ( )人
61
60
75
答:三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
哪个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
想想做做
5.
我买一架飞机和一辆汽车。
37元
42元
29元
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37+42=79(元)
42+29=71(元)
小军用去多少元?
小红用去多少元?
我买一辆汽车和一只轮船。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把一个两位数拆成几十
和几,先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2.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
(共13张PPT)
第2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数感。
2
我比小明少24枚。
我有56枚邮票。
我比小明少27枚。
(1)小芳有多少枚邮票?
(2)小宁有多少枚邮票?
56-24= ( )
56-27= ( )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探究新知
(1)小芳有多少枚邮票?
56-24= ( )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和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算50减20 ,再算6减4 ……
先算56减20 ,再算 ……
答:小芳有 枚邮票。
50-20= 30
6-4= 2
30+2= 32
56-20= 36
36-4= 32
32
枚
32
2
探究新知
(2)小宁有多少枚邮票?
56-27= ( )
29
枚
你是怎样算的?和同学交流。
40-20= 20
16-7= 9
20+9=29
56-20= 36
36-7= 29
答:小宁有 枚邮票。
29
探究新知
56-29= ( )
29
枚
40-20= 20
16-7= 9
20+9=29
56-20= 36
36-7= 29
上面两题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
56-24= ( )
32
枚
50-20= 30
6-4= 2
30+2= 32
56-20= 36
36-4= 32
这两题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时都是先减几十,再减几。不同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
探究新知
1.
57-30=
27-2=
57-32=
27
25
25
76-60=
16-8=
76-68=
16
8
8
40-20=
20-3=
40-23=
20
17
17
想想做做
2.
52
46
23
26
40
36
想想做做
3.先说说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口算。
67-35=
72-53=
32
19
94-38=
84-16=
56
68
31+26=
80-45=
57
35
三十多
一十多
五十多
六十多
五十多
三十多
想想做做
4.
故事书 连环画 儿童画报
原 有 72本 34本 50本
借 出 48本 13本 36本
还 剩 ( )本 ( )本 ( )本
算出班级图书角每种书还剩多少本。
24
21
14
原有-借出=还剩
还剩怎么求?
想想做做
5.
40-12= 28(元)
70-18= 52(元)
50-14= 26(元)
我付出50元,找回14元。
我付出40元,找回12元。
先想想哪种球最贵,再算出每种球的价格。
我付出70元,找回18元。
最贵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时,把一个两位数拆成几十
和几,先算两位数减几十,再减几。
2.个位不够减要退位。
谢 谢 观 看!
(共13张PPT)
第3课时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加、减两步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
到站后有15下车。
车上原来有34人。
又有18人上车。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可以怎样解答?和同学说一说。
探究新知
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
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
3
到站后有15下车。
车上原来有34人。
又有18人上车。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探究新知
车上原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先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
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
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
34-15=19(人)
19+18=37(人)
34+18=52(人)
52-15=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 人。
37
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
探究新知
车上原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想一想这是怎么列式的?
18-15=3(人)
34+3=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 人。
37
解答正确吗?检查一下。
探究新知
1. 小华现在有多少张画片?算一算,填一填。
原有37张
又买了13张
送给小芳15张
还剩 张
37+13=50(张)
50-15=35(张)
35
想想做做
2.
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人?
游泳池里有42人
走了25人
又来了37人
42-25=17(人)
17+37=54(人)
答:现在游泳池里有54人。
想想做做
3.
上午运来45袋水泥
下午运来54袋水泥
用去88袋,还剩多少袋?
45+54=99(袋)
99-88=11(袋)
答:还剩11袋。
想想做做
4.
上午摘了120个,卖出60个。
下午又摘了80个,现在有西瓜多少个?
120-60=60(个)
60+80=140(个)
答:现在有西瓜140个。
想想做做
5.丁丁在自己班进行调查,得到如下数据:
男 生 26人
女 生 24人
会游泳的 32人
会溜冰的 29人
他们班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
26+24=50(人)
50-32=18(人)
50-29=21(人)
答:不会游泳的有18人,不会溜冰的有21人。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找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列式解答求出结果,并检验写出答句。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4课时 练习六(1)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怎样口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减几十,再减几。
复习旧知
56+20= 56-20=
56+22= 56-22=
56+28= 56-28=
76
78
84
36
34
28
比一比每组题之间有什么不同?
复习旧知
55-38=
55+38=
55-32=
55+32=
55+35=
90-35=
87
93
23
17
90
55
练习六
1.
3.先说说哪几题的得数比50小,再口算。
32+19=
23+19=
87-35=
78-35=
90-34=
90-43=
51
52
56
42
43
47
比50小
比50小
比50小
练习六
68
31
90
46
17
23
77
18
51
83
4.
练习六
5.一辆汽车上有乘客35人,到卫星广场下车15人,上车11人。离开广场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35-15=20(人)
20+11=31(人)
答:离开广场时车上有乘客31人。
练习六
6.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26+28=54(页)
72-54=18(页)
答:再看18页才能看完。
72-26=46(页)
46-28=18(页)
练习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共同点:先算两位数加上或减去几十,再加上或减去几;计算时注意个位上相加时要不要进位,相减时要不要退位。
谢 谢 观 看!
(共22张PPT)
第5课时 练习六(2)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整十(百)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怎样口算?
加法可以想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十几个十或十几个百是多少;减法可以想十几个十减几个十、十几个百减几个百,得几个十或几个百是多少。
复习旧知
15个十是( ),180里面有( )个十。
15个百是( ),1800里面有( )个百。
口答。
150
1500
18
18
复习旧知
30+40= 60+20= 10+50=
70-40= 80-60= 60-50=
口算。
70
30
80
20
60
10
你发现了什么?
复习旧知
6+9=
60+90=
600+900=
16-8=
160-80=
1600-800=
15
150
1500
8
80
800
练习六
7.
900
1100
1400
200
600
800
练习六
8.
140
40
200
40
130
900
1700
90
1100
练习六
9.
50+60=110(个)
答:一共包了110个水饺。
练习六
10.
80
60
160
110
练习六
11.
400+400+400=1200(厘米)
答:花坛栏杆一共长1200厘米。
练习六
12.
小军家离学校400米,小玲家离学校多少米?
700+500-400=800(米)
答:小玲家离学校800米。
练习六
13.
60
70
90
56
120
16
6
30
90
练习六
14.
99
85
140
74
26
34
25
60
练习六
15.
42
55
11
81
71
52
90
150
练习六
16.
17.学校艺术节上,二年级有54人表演节目,三年级表演节目的比二年级多19人,一年级表演节目的比二年级少25人。三年级和一年级各有多少人表演节目?
54+19=73(人)
54-25=29(人)
答:三年级有73人表演节目,一年级有29人表演节目。
练习六
500+300=800(个)
800+500=1300(个)
答:鸭蛋和鸡蛋一共有1300个。
练习六
18.
19.妈妈的银行卡上原有800元,后存入500元,买东西支出700元。
妈妈的银行卡现在有多少元?
800+500=1300(元)
1300-700=600(元)
答:妈妈的银行卡现在有600元。
练习六
赵强家养的鸡比鸭多30只,后来又买来30只鸡和45只鸭。现在是鸡多还是鸭多,多多少只?
30+30=60(只)
60-45=15(只)
答:现在是鸡多,多15只。
练习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整十、整百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可以直接看做几加几、十几减几来口算,算出是一百几十还是一千几百。
1.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找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列式解答求出结果,并检验写出答句。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6课时 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加)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的思考。
4
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选出142幅放进橱窗展览,还剩86幅。
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142+86= ( )
探究新知
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142+86= ( )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1 4 2
+ 8 6
8
2
百 十 个
和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
2
要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怎样做?
8 6
+ 1 4 2
8
2
2
答:一共制作了 幅。
228
228
幅
1
1
4
探究新知
用竖式计算643+752 ,并验算。
6 4 3
+ 7 5 2
5
9
3
1
7 5 2
+ 6 4 3
5
9
3
1
验算: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互相说一说。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1
1
试一试
1.
5 7
+ 4 3 5
2
9
4
6 2 1
+ 8 4 8
9
6
4
1
2 3 0
+ 9 6
6
2
3
1
1
1
想想做做
2.
313+605
87+252
943+154
605+313
252+87
154+943
8 7
+ 2 5 2
9
3
3
9 4 3
+ 1 5 4
7
9
0
1
3 1 3
+ 6 0 5
8
1
9
2 5 2
+ 8 7
9
3
3
1 5 4
+ 9 4 3
7
9
0
1
6 0 5
+ 3 1 3
8
1
9
=918
=918
=339
=339
=1097
=1097
想想做做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42+405
74+794
303+28
895+602
=947
=868
=331
=1497
3 0 3
+ 2 8
1
3
3
8 9 5
+ 6 0 2
7
9
4
1
7 4
+ 7 9 4
8
6
8
5 4 2
+ 4 0 5
7
4
9
2 8
+ 3 0 3
1
3
3
6 0 2
+ 8 9 5
7
9
4
1
7 9 4
+ 7 4
8
6
8
4 0 5
+ 5 4 2
7
4
9
验算:
想想做做
4.
山地自行车多少元?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贵175元。
243元
243+175
答:山地自行车418元。
=418(元)
2 4 3
+ 1 7 5
8
1
4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加法笔算,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相加满10要进1;
3.加法验算是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谢 谢 观 看!
(共13张PPT)
第7课时 笔算加法(连续进位加)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较熟练、正确地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5
湖光小学一、二年级同学给山区小朋友捐图书。
298+405= ( )
一年级捐了298本。
二年级捐了405本。
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先估计一共捐了几百本,再用竖式计算。
探究新知
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
298+405= ( )
先估计一共捐了几百本,再用竖式计算。
300+400=700,估计一共捐了700本。
298接近300 , 405接近400。
2 9 8
+ 4 0 5
百 十 个
3
0
7
1
1
5
探究新知
298+405= ( )
2 9 8
+ 4 0 5
百 十 个
3
0
7
验算一下,看做对了没有。
4 0 5
+ 2 9 8
3
0
7
答:两个年级一共捐了 本。
703
703
本
1
1
1
1
探究新知
用竖式计算954+383 ,并验算。
9 5 4
+ 3 8 3
7
3
3
1
3 8 3
+ 9 5 4
7
3
3
1
验算:
1
1
1
1
试一试
1.
4 3 6
+ 5 7 1
7
0
0
6 2 3
+ 9 4 8
1
7
5
1
7 9
+ 6 6 2
1
4
7
1
1
1
1
1
1
1
想想做做
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2.
6 5
+ 2 4 3
8
0
2
6 3 4
+ 5 6 9
3
0
1
7 6
+ 6 4 6
2
1
7
1
3
2
1
2
1
2
想想做做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35+89
238+907
90+910
647+353
=624
=1145
=1000
=1000
9 0
+ 9 1 0
0
0
0
6 4 7
+ 3 5 3
0
0
0
1
2 3 8
+ 9 0 7
5
4
1
5 3 5
+ 8 9
4
2
6
9 1 0
+ 9 0
0
0
0
3 5 3
+ 6 4 7
0
0
0
1
9 0 7
+ 2 3 8
5
4
1
8 9
+ 5 3 5
4
2
6
验算:
1
1
1
1
想想做做
4.
上山走了235米。
下山的路比上山多85米。
下山要走多少米?
235+85
答:下山要走320米。
=320(米)
2 3 5
+ 8 5
0
2
3
1
想想做做
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看演出,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场共有400个座位,够坐吗?为什么?(口答)
5.
195接近200,比200小 ;
198接近200,比200小 ;
195+198<400
够坐。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学会了连续进位加,哪一位满10就向前一位进1。
谢 谢 观 看!
(共21张PPT)
第8课时 练习七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位数加法怎样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复习旧知
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计算时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复习旧知
口算下面各题。
400+500=
700+600=
50+90=
53+19=
27+25=
80+60=
1300
140
72
52
900
140
复习旧知
用竖式计算。
142+56=
243+168=
1 4 2
+ 5 6
————
1 9 8
198
2 4 3
+ 1 6 8
————
4 1 1
411
复习旧知
=789
=429
=749
=819
=1249
=1125
练习七
1.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28+172=
546+215=
94+707=
857+319=
600
801
761
1176
练习七
练习七
3.
135+95=230(棵)
答:一共要栽树230棵。
练习七
4.
227+85=312(只)
312+159=471(只)
答:黄鸡有312只,黑鸡有471只。
练习七
5.
6.口算下面各题。
700+500= 60+90= 48+19=
27+66= 400+300= 80+90=
1200
1200
150
67
1200
1200
练习七
790
673
1191
548
1202
练习七
7.
651+39+436= 278+476+337=
1126
1091
练习七
8.
9.同学们去烈士陵园扫墓,低年级去了198人,中年级去了268人,高年级去了74人。一共去了多少人?
198+268+74=
540(人)
答:一共去了540人。
练习七
10.大象上午搬了203根木头,下午比上午多搬98根。下午搬了多少根?(先估一估,再计算)
203+98=
301(根)
答:下午搬了301根。
练习七
468+235=
703(米)
468+703=
1171(米)
答:第二天用电线703米。
答:两天一共用电线1171米。
练习七
11.
用三种颜色的材质做9张卡片,每种颜色各3张,再任意在卡片上写出1~9。例如:
把9张卡片反扣在桌上,打乱后,照下面的样子组成3个三位数,使颜色相同的卡片在同一个数位上,然后把这些卡片翻过来,算出3个三位数的和。
练习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位数加法要注意进位,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几十加几十,几百加几百,都可以按几加几来想,算出得数是多少个十或多少个百。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
(共12张PPT)
第9课时 笔算减法(不连续退位)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的思考。
借出93本,还剩多少本?
215-93= ( )
例 6
探究新知
215-93= ( )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2 1 5
- 9 3
2
2
百 十 个
1
差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
探究新知
减法可以怎样验算?
可以用加法验算减法。
剩下的本数与借出的本数合起来,应该等于原来的本数。
验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
+ 9 3
5
1
2
2
2
1
215-93= ( )
122
本
2 1 5
- 9 3
2
2
1
答:还剩 本。
122
探究新知
用竖式计算643-580 、764-429,并验算。
6 4 3
- 5 8 0
6 3
6 3
+ 5 8 0
6 4 3
验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7 6 4
- 4 2 9
3 3 5
3 3 5
+ 4 2 9
7 6 4
验算: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互相说一说。
试一试
1.
7 4 5
- 4 3 8
7
0
3
9 2 6
- 8 4 6
0
8
2 3 9
- 5 4
5
8
1
不管是哪一位,如果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作10,把10加在这一位上再减;到前一位减时,要注意减已经退掉的1。
笔算减法有什么要注意的?
想想做做
2.
355-142
628-54
936-863
142+213
54+574
863+73
6 2 8
- 5 4
4
7
5
9 3 6
- 8 6 3
3
7
3 5 5
-1 4 2
3
1
2
5 4
+ 5 7 4
8
2
6
8 6 3
+ 7 3
6
3
9
1 4 2
+ 2 1 3
5
5
3
=213
=355
=574
=628
=73
=936
想想做做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47-413
670-49
305-121
847-755
=134
=621
=184
=92
3 0 5
- 1 2 1
4
8
1
8 4 7
- 7 5 5
2
9
6 7 0
- 4 9
1
2
6
5 4 7
-4 1 3
4
3
1
1 8 4
+ 1 2 1
5
0
3
9 2
+ 7 5 5
7
4
8
6 2 1
+ 4 9
0
7
6
1 3 4
+ 4 1 3
7
4
5
验算:
想想做做
4.
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了195天。
她打破了女性在太空生活188天的记录。
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195-188
答:她把记录提高了7天。
=7(天)
1 9 5
- 1 8 8
7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位数减法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10课时 笔算减法(连续退位)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的思考。
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1作10。
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你能说说减法笔算的方法吗
复习旧知
笔算下列各题。
563-281= 728-456=
2
7
5 6 3
- 2 8 1
2
8
2
7 2 8
- 4 5 6
2
282
272
复习旧知
130-60=
600-200=
150-80=
84-75=
1400-700=
90-57=
150-90=
51-35=
1200-500=
5.口算下面各题。
70
400
70
9
700
33
60
16
700
想想做做
6
0
2 2 0
- 1 2 6
4
9
2 3 2
- 1 2 6
1
9
7
6.
7 5 8
- 3 7 4
4
8
3
7 5 8
- 3 7 9
3
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想想做做
621-365
516-89
357-164
450-353
=256
=427
=193
3 5 7
- 1 6 4
3
9
4 5 0
- 3 5 3
7
9
5 1 6
- 8 9
7
2
4
6 2 1
-3 6 5
6
5
2
1 9 3
+ 1 6 4
9 7
+ 3 5 3
4 2 7
+ 8 9
2 5 6
+ 3 6 5
验算:
1
7
5
3
0
5
4
6
1
5
1
2
6
=97
7.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想想做做
我的身高是610厘米。
我比长颈鹿矮375厘米。
大象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610-375
答:大象的身高是235厘米。
=235(厘米)
6 1 0
- 3 7 5
5
3
2
8.
想想做做
9.春江公园举行花展,其中三种花的数量如下表:
品 种 海 棠 杜 鹃 月 季
数 量 248盆 260盆 316盆
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杜鹃比海棠多多少盆?
海棠比月季少多少盆?
月季比杜鹃多多少盆?
海棠比杜鹃少多少盆?
月季比海棠多多少盆?
杜鹃比月季少多少盆?
260-248
316-248
316-260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接着十位又不够减向百位退1作10。这样的减法就叫作连续退位减。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11课时 笔算减法(隔位退位)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的思考。
204-108= ( )
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
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
例 7
探究新知
204-108= ( )
2 0 4
- 1 0 8
6
9
百 十 个
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算一算。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96
幅
答:一年级同学画了 幅儿童画。
96
探究新知
1.
5 0 6
- 2 8 3
3
2
2
7 0 4
- 3 9 4
0
1
3
5 0 2
- 2 8 3
9
1
2
7 0 0
- 3 9 4
6
0
3
你会算一算、比一比吗?
想想做做
2.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 0 2
- 1 7 8
4
2
5
8 0 0
- 1 7 5
5
2
7
4 0 5
- 3 1 9
6
9
5
4
9
8
7
6
想想做做
603-245
407-89
302-218
200-95
=358
=318
=84
=105
3 0 2
- 2 1 8
4
8
2 0 0
- 9 5
5
0
4 0 7
- 8 9
8
1
3
6 0 3
-2 4 5
8
5
3
8 4
+ 2 1 8
2
0
3
1 0 5
+ 9 5
0
0
2
3 1 8
+ 8 9
7
0
4
3 5 8
+ 2 4 5
3
0
6
验算:
1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想想做做
检查的200个学生中,73人有蛀牙。
多少人没有蛀牙?
200-73
答:127人没有蛀牙。
=127(人)
2 0 0
- 7 3
7
2
1
4.
想想做做
一架大型客机有400个座位,某次航班已经售出机票304张。一个98人的旅游团准备乘坐这次航班,剩下的机票够吗?
5.
400-304
=96(张)
4 0 0
- 3 0 4
6
9
96<98
答:剩下的机票不够。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隔位退位时,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上作10,
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上作10再减;
2.被减数十位上的10已经退了1,就只有9。
谢 谢 观 看!
(共18张PPT)
第12课时 练习八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减法怎样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复习旧知
两、三位数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时要注意退位和不退位。
口算下面各题。口算时有什么不同?
59-26= 130-70= 1300-700=
53-26= 130-50= 1300-500=
33
27
60
80
600
800
笔算下列各题。
452-268= 402-268=
184
134
你能说说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吗?
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452
- 268
184
402
- 268
134
3 5 4
3 2 4
3 0 4
巩固练习
1.
= 230
= 227
= 275
= 207
=1
= 277
= 295
= 811
= 891
2.
569-182=
414-158=
803-737=
200-85=
387
66
256
115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
自行车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电风扇和洗衣机呢?
504-466=
172-158=
900-835=
38(元)
14(元)
65(元)
答:自行车比原来便宜38元,电风扇比原来便宜14
元,洗衣机比原来便宜65元。
4.
5.白云小学六年级订《科学画报》205份,五年级比六
年级少订67份,四年级比五年级少订39份。
205-67=
138-39=
138(份)
99(份)
答:五年级订了138份,四年级订了99份。
6.口算下面各题。
800-200= 73-38= 84-56=
140-50= 90-27= 150-90=
600
90
35
28
63
60
295
389
421
95
304
被减数-减数=差
怎样求差?
7.
752-39-436=
600-254+89=
987-476-337=
126+359-198=
277
435
165
287
8.
9.广州塔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高多少米?比中央广播电视塔
高多少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
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高多少米?
答:广州塔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132米,比中央广播电视塔
高195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高63米。
10.新桥小学504名学生分三批去参观
科技馆,第一批有145人,第二批
有169人。第三批去了多少人?
504-145=359(人)
359-169=190(人)
答:第三批去了190人。
11.小明、小华和小芳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5天后,小明还
剩34页没有看,小华还剩43页,小芳还剩26页。谁看的
页数最多,谁看的最少?最多和最少的相差多少页?
还剩的页数最少。
还剩的页数最多。
26<34<43
43-26=17(页)
答:小芳看的页数最多,小华看的最
少,最多和最少的相差17页。
三位数减法要注意如果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就是隔位退位减,需要先从百位退一再减。
三位数减法要注意退位,注意隔位退位和连续退位。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
(共20张PPT)
第13课时 复习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三位数的加减
口算
笔算
知识梳理
先算
53+20=73
53-20=33
53+28= ?53-28= ?是怎样口算的?
再算
73+8=81
33-8=25
所以
53+28=81
53-28=25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个位上相加满10,就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就要分出十几再减。
口算
328
+ 445
328+445= 773+227=
笔算加法,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相加满10,就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不要忘加进位数。
3
1
7
7
773
773
+ 227
0
1
0
1
0
1
1
1000
笔算
5
553-287= 500-345=
笔算减法,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不要忘减退位数。
553
- 287
·
·
6
2
6
266
500
- 345
·
·
155
笔算
5
1
35+24= 89-54= 600+500=
40-38= 150-90= 1400-800=
70+80= 57+28= 300+400=
1100
35
59
2
150
60
600
85
700
巩固练习
2.你能算一算、比一比吗?
=619
=622
=1022
=228
=531
=178
=158
=504
=9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18+456=
759+541=
576-485=
400-259=
774
82
1300
141
58+450+243=
726-178+842=
785-463-178=
546+283-312=
751
1390
144
517
4.
(1)一年级修补多少本?
(2)两个年级一共修补多
少本?
(1)254-69=185(本)
答:一年级修补185本。
(2)254+185=439(本)
答:两个年级一共修补439本。
5.
张丽家到刘阳家有285米,到学校有458米。李乙家到学校有360米,到刘阳家有多少米?
458-285=173(米)
173+360=533(米)
答:到刘阳家有533米。
6.
=388
=152
=236
=416
=89
=327
=925
=387
=538
比较每组的三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7.
8.想一想,填一填。
加数+加数=和
和 -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你是怎样想的呢?
379
578
483
515
138
612
9.在 里填合适的数字。
8
从哪一位填起?
从个位填起。
7
9
4
5
1
0
1
1
·
·
10.观察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方法计算,看能不能得到1089。
百位和个位交换位置
得数都是1089
小朋友发现结果相同吗?
11.一趟从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共有
610个座位,其中一等座51个,其
余的是二等座。列车出发时有498
位乘客坐二等座,二等座还有多
少个空座位?
610-51=559(个)
559-498=61(个)
答:二等座还有61个空座位。
12.博物馆上午9时开馆,到10时馆里有258人参观,10-12
时有95人离开,174人进馆。到12时,博物馆里有多少人?
258-95+174=337(人)
答:到12时,博物馆里有337人。
258+174=432(人)
答:这一听哦按9-12时进馆参观的有432人。
13.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如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89 319 351 328 346 355
电影院有1000个座位,同学们分两批去看电影,怎样安排比较合适?
289
346
355
+
+
319
351
328
+
+
答:一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为一批,二年级、三
年级和四年级为一批比较合适。
990
998
从左边的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差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305
698
450
129
184
292
两个数相差最大
两个数最接近
698
129
569
-
-
305
292
13
差最大是569,最小是13。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