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第十单元课题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52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 16、Na -23、S -32。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硫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一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要观察到的溶液的变化过程是( )
A.紫→蓝→红 B.红→紫→蓝
C.紫→红→蓝 D.蓝→红→紫
2.下列物质能跟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锌粒 B.氢氧化钠溶液 C.氧化铜 D.碳酸钠溶液
3.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熟石灰可用作( )
①改良酸性土壤;②中和胃酸;③硫酸厂污水处理;④建筑材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各物质,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石灰石、稀盐酸 B.氧化铁、稀硫酸
C.氢氧化钡、稀硫酸 D.氢氧化钠、稀硫酸
5.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6.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Cl和NaOH B..CO2 和NaOH C..H2SO4 和Fe2O3 D.H2SO4 和BaCl2
7.人被虫咬后,痛痒难忍,是由于人体被注入了一种液体(主要成分是甲酸)。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缓解症状( )
A.醋 B.肥皂水 C.酒精 D.食盐水
8.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醋酸 D.KNO3溶液
9.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0.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因此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D.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2.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3.(6分)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⑴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符号为 。
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应 (填序号)。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14.(4分)右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⑴“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_________(写化学式)。
⑵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5.(8分)某同学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
⑴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 (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
⑵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______(填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16.(6分)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⑵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⑶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17.(14分)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该实验操作是将 (写溶质的化学式)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⑶若用稀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将稀硫酸逐滴加入至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当滴加到一定量并充分反应时,请对烧杯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I:Na2SO4; II: ; III:Na2SO4和NaOH。
【实验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 猜想Ⅱ正确
②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正确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8.(8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⑴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⑶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9.(12分)某化学小组对室温下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中和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图一) (图二)
⑴写出图一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利用温度计测出图一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现象。
当实验进行一会儿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想与假设】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猜想:
猜想一:溶质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猜想二: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三:溶质有氯化钙和氯化氢;
【设计并实验】限用试剂: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猜想一不正确
②再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过量 先产生无色气体,后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⑷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⑸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20.某同学为定量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取40g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⑴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12.B、B、A、D;C、D、B、B;B、D、D、B。
13.⑴OH﹣、Na+;⑵HCl+NaOH=NaCl+H2O;⑶①
14.⑴Mg(OH)2;⑵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
15.⑴红;⑵不能;⑶C。
16.⑴石蕊溶液变红;⑵B;⑶2。
17.⑴HCl+NaOH=NaCl+H2O;⑵ NaOH;⑶C。【猜想与假设】H2SO4和Na2SO4; 【实验与探究】①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钠)(合理即可) ;溶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生); ②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或硫酸铜)(合理即可);溶液变红色(生成蓝色沉淀)。
18.⑴2KOH+H2SO4=K2SO4+2H2O;;⑵ H2SO4;⑶12;⑷C。
19.⑴Ca(OH)2+2HCl=CaCl2+2H2O;⑵放热; ⑶酚酞溶液不变色;碳酸钠(或Na2CO3 );⑷让充分反应;⑸反应物的质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0.⑴10%;⑵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