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新课导入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共产党好
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 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
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建设好 社会主义好……
“三”
“改造”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概念解析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1953年6月15日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材料一: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材料二: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材料三:据1954年的调查,浙江嘉兴县高照乡龙游下范二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其中典卖土地的有16户,典卖农具的有28户,送卖子女的有2户……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缺乏生产工具
一家一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三大改造之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原则: 自愿互利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三步走
土地入股
牲畜农具折价入社
统一经营
统一分配
农业生产合作社
拓展延伸
改造方式
国家对农业的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目的
实质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完成。
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
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开始,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相继成立了五个张小泉制剪合作社。1955年,五社合并为张小泉制剪合作社,职工已增加到527人。这个品牌开始了重新崛起之路。
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的好东西,一定要来一个恢复…”之后,政府拨款40万元支持张小泉剪刀厂。
到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重点)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公私合营
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公(国家)、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资本家(私人)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大体上经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1)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全行业公私合营,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相关链接
公私合营的两个阶段
方式
成就
创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对资本主义私股进行赎买,发给年息百分之
五,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资本家除定息外,
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在劳动中改造
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工商业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土地农民私人所有
耕牛农民私人所有
工具农民私人所有
集体公有
手工私人所有
集体公有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工厂资本家私人所有
国家公有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三大改造的实质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2.9%
私有制经济
7.1%
100%
—
95.8%
4.2%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完成影响
1954年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只有1.4万多个,1955年春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万个,并且在中央批准建议1955年秋收前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到60万个,改变了当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规定的发展30~35万个合作社的计划。
缺点:存在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意义:
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实质:
生产资料 私有制 转变为 公有制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