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农家乐(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农家乐(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12-12 20: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内容?
1.聆听《丰收锣鼓》
? 2.聆听《快乐的农夫》
? 3.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4.表演《苹果丰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苹果丰收》
2.聆听《快乐的农夫》
教学过程:
一、学唱、表演《苹果丰收》
??1.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2.在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必需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是为了后快。
??3.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5.第二乐段的学习可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6.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7.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8.配上伴奏。?
??9.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10.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二、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有条件的教师,当场在钢琴上独奏,或请班上能演奏的同学独奏,这样更直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 雄壮 悲伤 )。?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2、聆听练习
教学过程:
一、学唱、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丰收锣鼓》
2.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