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5 17:01:3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第四章 三角形
试卷讲评课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7cm、5cm、12cm  B、6cm、8 cm、15cm 
C、8cm、4cm、3cm   D、4cm、6 cm、5cm
考查内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选择题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下列各图中,作出AC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
3.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考查内容: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4.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
以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
法得△OCP≌△ODP的根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考查读题能力
语言描述
线段的相等关系
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考查内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6.如图,△ABC≌△EDF,AF=20,EC=8,则AE等于(  )

A.6 B.8 C.10 D.12
考查内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7.如图,为了测量池塘两端点A,B间的距离,小亮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现测得DE=30米,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米.
A.15 B.20 C.30 D.60
边、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
另外的边、角相等
模型:共顶点旋转模型
8. 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点A,B,C共线。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
① AE=DB;
② CM=CN;
③ AC=DN。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3个 B.2个
C .1个 D.0个
二、填空题
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
考查内容:三角形的稳定性
稳定性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考查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分类思想;
三角形三边关系.
3.如图,若∠1=∠2,加上条件 ,则有ΔAOC≌ΔBOC。
考查内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4.如图,已知∠DCE=90°,∠DAC=90°,BE⊥AC于B,且DC=EC,若BE=7,AB=3,则AD的长为   .
考查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10分)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BE=CF,AB∥DE,∠ACB=∠F.求证:△ABC≌△DEF.
三、解答题
∵BE=CF
∴BE+CE=CF+CE
∴BC=EF
∵AB ∥DE
∴∠B=∠DEF
在△ ABC与△DEF中
∠B=∠DEF
BC=EF
∠ACB=∠F
∴ △ABC≌△DEF(ASA)
证明:
2.(8分)已知如图,AE=AC,AB=AD,∠EAB=∠CAD,试说明:∠B=∠D.
考查内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证明:
∵ ∠EAB=∠CAD
∴ ∠EAB+∠BAD=∠CAD+∠BAD
∴ ∠EAD=∠CAB
在△ABC与△ADE中
AC=AE
∠CAB=∠EAD
AB=AD
∴ △ABC≌△ADE(SAS)
∴ ∠B=∠D
3.(10分)如图,△ABC中,AD⊥BC于点D,B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0?,∠C=60?,求∠AOB的度数。


∵ BE是△ABC的角平分线
∴∠ABE= ∠ABC= ×40°=20°
解:∵ ∠BAC=80?,∠C=60?
∴∠ABC=180°-80°-60°=40°
∵ AD⊥BC
∴∠ADB=90°
∴∠BAD=90°-∠ABC=90°-40°=50°
∴∠AOB=180°-∠BAD-∠ABE
=180°-50°-20°
=110°
考查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考查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线三垂直”模型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AD⊥MN,BE⊥MN
∴∠ADC=∠CEB=90°
∴∠1+∠2=90°
∵∠ACB=90°
∴∠1+∠3=90°
∴∠2=∠3
在△ADC与△CEB中
∠ADC =∠CEB
AC=CB
∠2=∠3
∴ △ADC≌△CEB (ASA)
(1)证明: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AD⊥MN,BE⊥MN
∴∠ADC=∠CEB=90°
∴∠1+∠2=90°
∵∠ACB=90°
∴∠1+∠3=90°
∴∠2=∠3
在△ADC与△CEB中
∠ADC =∠CEB
AC=CB
∠2=∠3
∴ △ADC≌△CEB (ASA)
(2)证明:

∴AD=CE,DC=EB
∴DE=CE-DC=AD-BE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解题方法:类比、迁移
完善知识结构
掌握基本图形
分析数量关系
类比、迁移解决新问题

济南市初中数学名师课堂单元测试七年级 课题编制人:高传彬
第四章《三角形》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8小题)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7cm 、5cm、12cm  B、6cm、8 cm、15cm  C、8cm、4cm、3cm D、4cm、6 cm、5cm
2.下列各图中,作出AC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3.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4.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由作法得的根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6.如图,△ABC≌△EDF,AF=20,EC=8,则AE等于( )
A.6 B.8 C.10 D.12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7.如图,为了测量池塘两端点A,B间的距离,小亮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现测得DE=30米,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米.
A.15 B.20 C.30 D.60
8. 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B三点共线。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 △ACE≌△DCB; ② CM=CN;③ 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3个 B.2个 C .1个 D.0个

第7题图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小题)
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三角形具有 。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3.如图,若∠1=∠2,加上条件 ,则有ΔAOC≌ΔBOC。
4.如图,已知∠DCE=90°,∠DAC=90°,BE⊥AC于B,且DC=EC,若BE=7,
AB=3,则AD的长为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三、解答题
1.(10分)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BE=CF,AB∥DE,∠ACB=∠F.
求证:△ABC≌△DEF.

第1题图



2.(8分)如图,已知AE=AC,AB=AD,∠EAB=∠CAD,试说明:∠B=∠D.

第2题图




3.(10分)如图,△ABC中,AD⊥BC于点D,B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0?,∠C=60?,求∠AOB的度数。

第3题图







4.(12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
(
C
B
A
E
D

1
N
M
) (
A
B
C
D
E
M
N

2
) (
A
C
B
E
D
N
M

3
)
第4题图



4
第四章《三角形》综合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C
6.A
7.C
8.B
二、填空题
1.稳定性
2. 20
3.∠A=∠B或∠ACO=∠BCO或AO=BO
4. 4
三、解答题
1. 证明:∵BE=CF
∴BE+CE=CF+CE
∴BC=EF
∵AB ∥DE
∴∠B=∠DEF
在△ ABC与△DEF中
∠B=∠DEF
BC=EF
∠ACB=∠F
∴ △ABC≌△DEF(ASA)
2.证明:∵ ∠EAB=∠CAD
∴ ∠EAB+∠BAD=∠CAD+∠BAD
∴ ∠EAD=∠CAB
在△ABC与△ADE中
AC=AE
∠CAB=∠EAD
AB=AD
∴ △ABC≌△ADE(SAS)
∴ ∠B=∠D

3.解:∵ ∠BAC=80?,∠C=60?
∴∠ABC=180°-80°-60°=40°
∵ BE是△ABC的角平分线
∴∠ABE=∠ABC=×40°=20°
∵ AD⊥BC
∴∠ADB=90°
∴∠BAD=90°-∠ABC=90°-40°=50°
∴∠AOB=180°-∠BAD-∠ABE=180°-50°-20°=110°
4. (1)①
证明:∵AD⊥MN,BE⊥MN
∴∠ADC=∠CEB=90°
∴∠DAC+∠DCA=90°
∵∠ACB=90°
∴∠ECB+∠DCA=90°
∴∠DAC=∠ECB
在△ADC与△CEB中
∠ADC =∠CEB
AC=CB
∠DAC=∠ECB
∴ △ADC≌△CEB (ASA)
②∵ △ADC≌△CEB
∴AD=CE,DC=EB
∴DE=DC+CE=AD+BE
(2)证明:∵AD⊥MN,BE⊥MN
∴∠ADC=∠CEB=90°
∴∠DAC+∠DCA=90°
∵∠ACB=90°
∴∠ECB+∠DCA=90°
∴∠DAC=∠ECB
在△ADC与△CEB中
∠ADC =∠CEB
AC=CB
∠DAC=∠ECB
∴ △ADC≌△CEB (ASA)
∴AD=CE,DC=EB
∴DE=CE-DC= AD- BE
(3)DE= B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