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内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C.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
D.在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这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
2.在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膈的收缩和舒张可以使胸廓的上下径发生变化,图中膈肌的运动状态是( )
A.收缩 B.先收缩再舒张 C.舒张 D.先舒张再收缩
3.人体能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因为我们人体内存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系统消化食物 B.循环系统运送物质
C.呼吸系统吸入氧气 D.泌尿系统排出废物
4.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A.鼻 B.喉 C.肺 D.食道
5.人体能对吸入人体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更温暖、清洁、湿润的结构是( )
A.口腔 B.呼吸道 C.肺 D.呼吸道和肺
6.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7.下列与肺进行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量众多 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
C.肺分左肺和右肺 D.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
8.人体进行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与肋间肌、膈肌有关。吸气时,膈肌的状况是: (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D.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9.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发现其会变浑浊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10.五点取样法是计数的方法之一,五点的位置应该是( )
A.一块地方内随机五点 B.一块地方内等距离的五点
C.对角线中心和对角线上与中心等距离的四点 D.面积大小相同的五点
1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青春期男孩的喉部变大,声带较窄、较厚,所以音调低沉而粗
C.吞咽食物时不能进行呼吸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2.如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两种状态,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
B.乙图呼气状态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C.甲图吸气状态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
D.乙图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
13.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依赖于( )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的扩散作用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4.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界的气体相比,氧和二氧化碳的特点是
A.氧的浓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比外界高
B.氧的浓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比外界低
C.氧的浓度低,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D.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15.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①
②
③
④
氧气
40
98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A.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②表示肺泡处
C.③代表组织细胞 D.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16.在人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值如表所示,则甲、乙、丙分别表示(假设其它气体含量相同)( )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氧气 100/86 100/250 100/67
A.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B.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
C.静脉血、动脉血、组织细胞 D.静脉血、组织细胞、动脉血
17.婴儿总是“啼哭”着来的人间,这是因为( )
A.婴儿见到妈妈非常高兴引起“啼哭”
B.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回缩,使肺内气体部分排出,冲击声带,引起“啼哭”
C.从温暖的体内环境突然来到自然环境,因感觉冷而引起“啼哭”
D.因环境变化而害怕,引起“啼哭”
18.下列结构与呼吸运动无关的是( )
A.膈肌 B.肋间肌 C.胸廓 D.肺部毛细血管
19.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部
A.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上升,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D.下降,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20.吸气后,氧在下列结构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组织细胞、动脉血、肺泡 B.动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C.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 D.肺泡、动脉血、组织细胞
21.下列哪项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C.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是
22.吸气时,能正确反应呼吸肌的活动情况与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C.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增大
D.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23.能对吸入人体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清洁、温暖、湿润的结构是
A.口腔 B.呼吸道 C.肺 D.膈肌
24.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在b到c的过程中( )
A.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 B.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
C.肋间肌收缩,膈顶上升 D.肋间肌舒张,膈顶下降
二、综合题
25.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A 78 78
B 21 16
C 0.03 4
水蒸气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⑴通过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比较,可推知气体B为____;气体C为____________;
⑵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混浊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环境中的气体、②吸入的气体、③呼出的气体)
2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专家认为,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根据上图写出可入肺颗粒物PM2.5进入肺所经过的结构。(填序号)
(
空气
肺
喉
)
(2)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部分可与???__ __和? __ ? 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粘在一起形成痰。平时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3)PM2.5能够进入肺,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__ __。
27.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瓶底的橡皮膜代表______。
(2)如图Ⅱ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______,这表示____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______,使得胸腔容积______,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 ,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 的气体交换。
(4)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B 6.B 7.C 8.B 9.B 10.C 11.C 12.D 13.C 14.C 15.C 16.C 17.B 18.D 19.B 20.D 21.D 22.A 23.B 24.B
25. 氧气 二氧化碳 ③(填序号:①环境中的气体、②吸入的气体、③呼出的气体)
26.(1)1 3 4 5 (2)气管 支气管 (3)有一定限度的
27. 肺 膈肌 扩张 吸气 收缩 增大 增大 减小 外界 图乙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