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 强 单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秋?宝山区月考)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力一定是压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答案】D
【解答】(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不一定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D正确;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比如,物体同时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其他力,此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就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故B错误;
(3)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力不一定是压力,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就与接触面垂直,故C错误。
2.(2019春?自贡期末)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乙的质量一样大
B.甲、乙对沙面的压强一样大
C.甲的密度可能比乙大
D.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小
【答案】B
【解答】由图知,甲和乙对细沙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即甲、乙对沙面的压强一样大,故B正确;
根据公式p=可知,甲的底面积大,在压强相同时,甲的压力大,即甲的重力大、质量大,故AD错误;
根据公式p======ρgh可知,压强相同时,甲的高度高,则甲的密度小,故C错误。
3.(2019春?唐河县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实心铁制圆柱,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B
【解答】三个铁制的实心圆柱体,质地均匀,上下横截面积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p=====ρgh,密度相同,高度不相同,乙图高度最大,故三个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乙最大。
4.(2019春?沙依巴克区期末)“农夫山泉,有点甜。”如图所示,将一瓶装满水的农夫山泉(瓶内无空气),先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再将其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1、p2,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1、F2,其中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答案】D
【解答】(1)因为瓶内无空气,故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与正放时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故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1、p2,倒放时水对瓶盖与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一样大,即p1=p2;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的重力作用在瓶子的侧壁上,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1>F2,故D正确,ABC错误。
5.(2019春?邹城市期中)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答案】D
【解答】(1)A、B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则液体的重力相等;
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 FA=FB;
(2)由于容器装的是同种液体,则密度相同,由图可知:hA<hB,则根据p=ρgh可知:pA<pB.ABC错误,D正确。
6.(2019秋?顺义区期末)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图钉的尖很尖锐
【答案】B
【解答】A、破窗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图钉的尖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7.(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吸盘 B.高压锅
C.抽水机 D.茶壶
【答案】D
【解答】A、吸盘是利大气压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的应用,故A错误;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不属于连通器应用,故B错误;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的应用,故C错误;
D、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故D正确;
8.(2019秋?顺义区期末)图所示,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箍着相同的橡皮膜,且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A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德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其上端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强,下端的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压强,故两端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而图中下端橡皮膜向外凸,故A错误;
B、左右橡皮膜所处深度相同,两端的橡皮膜均向内凹,且橡皮膜凹的程度相同,故B正确。
C、因为下端的橡皮膜所处水的深度大于上端的橡皮膜所处水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下端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上端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小,所以,下端的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大,上端橡皮膜向内凹的小,而图中上下橡皮膜凹的程度相同,故C错误;
D、左右橡皮膜所处深度相同,两端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而图中均向外凸,故D错误。
9.(2019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洗手池下的回水管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 D.覆杯实验
【答案】A
【解答】A、洗手池下的回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注射器吸取药水时,将针口插入药时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水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盘挂钩挂物品,吸盘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吸在墙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对纸片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从而托住水,使水不流出,与大气压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10.(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飞机 B.热气球
C.飞艇 D.火箭
【答案】A
【解答】A、飞机的机翼上面凸起,下面平直,飞机升空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便形成了向上的升力,符合题意;
B、热气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气球内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热气球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不符合题意;
C、飞艇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飞艇内的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能在空中飞行,不符合题意;
D、火箭升空靠喷气产生的动力推动,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2019?内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的长:宽:高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FB,pA pB(选填“>”“=”“<”)
【答案】<;=
【解答】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均等于其重力,即可F=G,A组一块,B组两块,FA=G,FB=2G,.故FA<FB;
A组砖侧放,则面积为SA=4×1=4;压强pA==,
B组砖平放,则面积为SB=4×2=8;压强pB===,
则pA=pB。
12.(2020?宝山区一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 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如图所示),可以 受力面积;从而 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增大;减小
【解答】(1)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减小支架的质量,进而减小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
(2)登月舱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增大了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能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
13.(2019?黔南州模拟)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9N,放在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该长方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900;变小
【解答】(1)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G=9N;
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S′=0.01m2,
此时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900Pa;
(2)设长方体的底面积为S,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
没切除阴影部分时,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因为S′<S,所以>﹣﹣﹣﹣﹣﹣﹣①
当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设剩余部分的重力为kG,则受力面积为kS,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kG,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②;
由①②可知,切除阴影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14.(2019春?龙海市校级月考)前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在3000m深的地方此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a;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浮力 ,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取海水密度为1.0×103kg/m3)
【答案】3×107;不变;变大
【解答】水下机器人潜到3000m深的地方此时液体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3000m=3×107Pa;
机器人下潜过程中,水的密度一定,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根据p=ρgh可知,下潜过程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所以受的压强逐渐变大。
15.(2019秋?台州期中)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液体,这是由于
的作用。
【答案】乙;大气压
【解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若壶盖上没有小孔,壶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间增大,气体压强减小,当茶壶内外的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壶中的水将倒不出来,因而在壶盖上打一小孔,与空气相通,使壶内外的气体压强始终相同,水在重力作用下就可流出来。因此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乙液体。
16.(2019秋?岳麓区校级月考)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将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此时装置可以看成是 ;待液面高度稳定后,再拔掉软木塞,当水流出时,a、b两管的液而高度不同,原因是在液体中 。
【答案】连通器;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
【解答】(1)由图可知,a管和b管上端开口,底部连通,二者构成了连通器,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因此稳定后两管水面等高;
(2)拔掉右端的软木塞后,水会向外涌出,由于b管底部较细,水的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所以b管水面比a管水面低,即a管的水面高度大于b管水面的高度。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7.(2019春?环翠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6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解答】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即F=G=6N,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则压力的示意图如下:
18.(2019春?北碚区校级期中)如图乙所示,重为20N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10N,画出物体在图示位置时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解答】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示意图,并标明F=10N.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9.(2019春?南平期末)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叙述理由: 。
(5)进一步分析实验甲、乙、丙发现: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该比值定义为压强。以下物理量也采用比值定义的是 。
A.重力 B.功 C.功率 D.动能
【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2)甲丙;(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5)C
【解答】(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图甲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5)物理学上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定义为压强,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比值定义法;
B、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采用的是乘积定义法,不是比值定义法;
C、功率是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即P=,是采用的比值定义法。
D、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不是比值定义法。
故选C。
20.(2019?长春模拟)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左右两侧的液面几乎无变化,这表明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然后小红又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3)小红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并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若探头所在处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乙,则p甲 p乙,ρ甲 ρ乙(选填“>”、“=”或“<”)。
(4)小红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答案】(1)不是;(2)漏气;(3)>;>;(4)相等
【解答】(1)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因此,不是连通器;
(2)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导致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
(3)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来体现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由图可知,甲的高度差大于乙的高度差,故p甲>p乙;
又因为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ρ甲>ρ乙;
(4)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1.(2019春?赤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古至今,科学发现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
高度总保持距离槽中水银面如图(1)所示的位置,于是规定了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为一标准大气压。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在他的多次实验中有一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但依然能支持托里拆利的观点。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一标准大气压约是 pa;
(2)在帕斯卡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他测得的大气压是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那么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1.013×105;(2)750;实验时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较高
【解答】(1)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2)图中750mm高度才是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验表面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大气压强的大小。
所以,可能是实验时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较高。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2.(2019秋?奉化区期中)如图所示,容器重4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取g=10N/kg)求: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解析】
(1)水的重力:
G水=m水g=1.1kg×10N/kg=11N,
容器和水的总重力:G=G容+G水=4N+11N=15N,
因为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15N;
(2)容器容积:
V=10cm×10cm×10cm+5cm×5cm×5cm=1125cm3,
由ρ=可得水的体积:
V水===1.1×10﹣3m3=1100cm3,
因为V水<V,
所以注入1.1kg水未灌满容器,
V水=V下+S小h=10cm×10cm×10cm+5cm×5cm×h=1100cm3,
解得:h=4cm,
容器内水深:
h=10cm+4cm=0.14m,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4m=1.4×103Pa。
答:(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5N;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1.4×103Pa。
23.(2019?朝阳区校级模拟)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圆满完成了7km级海试。它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当它在7km深处时(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海水产生的压强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解析】(1)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2)由p=可得,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7×107Pa×50×10﹣4m2=3.5×105N。
答:(1)海水产生的压强为7×107Pa;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3.5×105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 强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秋?宝山区月考)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力一定是压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2.(2019春?自贡期末)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乙的质量一样大
B.甲、乙对沙面的压强一样大
C.甲的密度可能比乙大
D.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小
3.(2019春?唐河县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实心铁制圆柱,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2019春?沙依巴克区期末)“农夫山泉,有点甜。”如图所示,将一瓶装满水的农夫山泉(瓶内无空气),先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再将其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1、p2,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1、F2,其中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5.(2019春?邹城市期中)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6.(2019秋?顺义区期末)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图钉的尖很尖锐
7.(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吸盘 B.高压锅
C.抽水机 D.茶壶
8.(2019秋?顺义区期末)图所示,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箍着相同的橡皮膜,且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
A.B. C. D.
9.(2019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洗手池下的回水管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 D.覆杯实验
10.(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飞机 B.热气球
C.飞艇 D.火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2019?内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的长:宽:高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FB,pA pB(选填“>”“=”“<”)
12.(2020?宝山区一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 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如图所示),可以 受力面积;从而 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3.(2019?黔南州模拟)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9N,放在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该长方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19春?龙海市校级月考)前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在3000m深的地方此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a;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浮力 ,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取海水密度为1.0×103kg/m3)
15.(2019秋?台州期中)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液体,这是由于
的作用。
16.(2019秋?岳麓区校级月考)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将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此时装置可以看成是 ;待液面高度稳定后,再拔掉软木塞,当水流出时,a、b两管的液而高度不同,原因是在液体中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7.(2019春?环翠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6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8.(2019春?北碚区校级期中)如图乙所示,重为20N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10N,画出物体在图示位置时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9.(2019春?南平期末)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叙述理由: 。
(5)进一步分析实验甲、乙、丙发现: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该比值定义为压强。以下物理量也采用比值定义的是 。
A.重力 B.功 C.功率 D.动能
20.(2019?长春模拟)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左右两侧的液面几乎无变化,这表明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然后小红又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3)小红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并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若探头所在处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乙,则p甲 p乙,ρ甲 ρ乙(选填“>”、“=”或“<”)。
(4)小红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21.(2019春?赤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古至今,科学发现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
高度总保持距离槽中水银面如图(1)所示的位置,于是规定了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为一标准大气压。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在他的多次实验中有一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但依然能支持托里拆利的观点。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一标准大气压约是 pa;
(2)在帕斯卡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他测得的大气压是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那么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2.(2019秋?奉化区期中)如图所示,容器重4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取g=10N/kg)求: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23.(2019?朝阳区校级模拟)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圆满完成了7km级海试。它有一个50cm2的观察窗,当它在7km深处时(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海水产生的压强
(2)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