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6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化合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答案]B
2.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氯原子取代,所以生成一氯代烃的种类分别为:A为两种、B有两种、C有一种、D有四种。
[答案]C
3.在1.013×105 Pa下,测得的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沸点(℃)
正丁烷CH3(CH2)2CH3 -0.5
正戊烷CH3(CH2)3CH3 36.1
异戊烷CH3CH2CHCH3CH3 27.8
9.5
69.0
A.在标准状况下,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 Pa,20℃时,C5H12都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
D.C5H12随支链增加,沸点降低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1)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如
(2)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如CH3(CH2)2CH3、CH3CH(CH3)2,CH2===CH2、CH2===CH—CH3;(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很多的,如无机物中的H2SO4和H3PO4,又如有机物中的C2H6O(乙醇)与CH2O2(甲酸),这些物质都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4)当不同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时,其分子式一定相同,因此这样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5.进行一氯取代后,只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解析]一氯取代只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分子中有三种等效氢。A项中有5种,B项有4种,C项有2种,D项有3种。
[答案]D
6.瓦斯爆炸是当空气中含甲烷5%~15%时遇到火源所产生的爆炸。当发生最强烈爆炸时,甲烷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 )
A.15% B.10.5%
C.9% D.5%
[解析]当瓦斯发生最强烈爆炸时,说明一定量的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设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知耗氧气2 mol,设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则n(CH4)n(空气)=1?(10+1),此时甲烷的体积分数约为9%。
[答案]C
7.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 )
1 2 3 4 5 6 7 8 9 …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解析]规律:①碳原子数逐渐增多,②炔烃、烯烃、烷烃逐渐循环;发现了以上规律, 很容解出第15位烃的分子式。
[答案]B
8.某气态烷烃20 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00 mL,该烃的化学式是( )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解析]气态烷烃的燃烧方程式为
CnH2n+2+O2nCO2+(n+1)H2O
1
20 mL 100 mL
即=,解得n=3。
[答案]B
9.已知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可形成四种有机取代产物,你认为乙烷(CH3CH3)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可形成的有机取代产物的种数是( )
A.4种 B.6种
C.9种 D.12种
[解析]一氯乙烷有1种,二氯乙烷有2种,三氯乙烷有2种,四氯乙烷有2种,五氯乙烷有1种,六氯乙烷有1种。
[答案]C
10.将O2、CH4、Na2O2置于密闭容器中,在250℃下用电火花引发化学反应。反应停止后使容器内恢复至250℃,容器内气压为零。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6,反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2CO3和NaHCO3
B.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4,反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2CO3和NaOH
C.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6,反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2CO3和NaOH
D.原O2、CH4、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4,反应后容器内生成的固体是NaHCO3和NaOH
[解析]发生反应为
CH4+2O2CO2+2H2O(g)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反应后气体为零,则气体无剩余,设CH4的物质的量为n,则n(Na2O2)=3n,
n(O2)=2n--n=
故n(O2)︰n(CH4)︰n(Na2O2)=︰n︰3n=1?︰2?︰6
固体为Na2CO3和NaOH。
[答案]C
11.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为单键
B.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分子的通式为CnH2n+2,符合该通式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D.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解析]烷烃是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2,符合该通式的烃一定是烷烃。
[答案]C
12.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U型管,封闭着的一端有一段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柱,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应,使CH4和Cl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假设中间气柱未移出U型管的水平部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在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①液氯 ②氯气 ③白磷 ④红磷 ⑤D ⑥T
[答案]⑦⑧ ⑨⑩ ③④ ⑤⑥ ①②
14.(1)乙烷(CH3CH3)可认为是甲基(—CH3)取代了甲烷中的1个氢原子生成的,丙烷 (CH3CH2CH3)可认为是甲基取代了乙烷中的1个氢原子生成的,依次类推。请结合甲烷的结构特点分析: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能在一条直线上吗?正丁烷(CH3CH2CH2CH3)的4个碳原子最可能的构型是怎样的?
(2)键线结构式是以线表示共价键,每个折点和线端点处表示一个碳原子,并省略书写氢原子的一种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式,如:异丁烷()要表示为“”,请分析这一表示方式的要领,试用键线结构式写出戊烷(C5H12)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正丁烷的4个碳原子应呈锯齿状“”排列。
(2)戊烷的3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2CH3、
,结合键线结构式的表示方式分别写作
[答案](1)不能 呈锯齿状
(2)
分子中,n1=6,n2=1,n3=2,n4=1。试根据不同烷烃的组成结构,分析出烷烃(除甲烷外)各原子数的关系。
(1)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n0与n1、n2、n3、n4之间的关系是n0=________或n0=________。
(2)四种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为n1=________。
(3)若分子中n2=n3=n4=1,则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氢原子守恒可得n0=3n1+2n2+n3;由烷烃的通式CnH2n+2,可得n0=2(n1+n2+n3+n4)+2。(2)由(1)中的两式相等,3n1+2n2+n3=2(n1+n2+n3+n4)+2,可得出n1=n3+2n4+2。(3)由(2)中关系代入数据得
[答案](1)3n1+2n2+n3 2(n1+n2+n3+n4)+2 (2)n3+2n4+2
16.常温常压下,20 mL某气态烃和100 mL足量的氧气混合,引燃后该烃充分燃烧,残留气体为70 mL(相同状况下),恢复到原状况后将残留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得到30 mL气体,求该烃的结构简式。
[解析]常温下水为液态,设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CxHy,依据题意,最后剩余的30 mL气体为过量的氧气,即氧气实际消耗的体积为:100 mL-30 mL=70 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70 mL-30 mL=40 mL,因此有:n(CxHy)n(O2)n(CO2)=V(CxHy)V(O2)V(CO2)=20 mL?70 mL?40 mL=2?7?4,则有:2CxHy+7O24CO2+yH2O,依据元素守恒关系求得:x=2,y=6,即该烃为C2H6,其结构简式为:CH3—CH3。
[答案]CH3—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