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难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肇(zhào) 缅(miǎn)怀 探索(suǒ) 毅(yì)力
彷徨(pánghuáng) 袖( xiù)手旁观 嘹(liào)望
华裔(yì) 堕(duò)落 干燥(zaò) 出类拔萃(cuì)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探察:探听侦查;察看。
(3)探讨:研究讨论。
(4)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5)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6)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7)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8)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9)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10)盲目: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考虑不慎重;目标不明确。
三、整体感知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并勾画关键信息。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1)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自己的演讲主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二部分(2~12段):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进一步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第三部分(13段):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做了解释,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是因为:(1)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3)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四、深层探究
要求:学生分组认领问题,每组重点围绕1~2个问题合作探究,注意紧扣文本,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来说。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明确: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不一样。丁先生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不对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证明实验的过程不足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证明知识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的。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6.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是为了证明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是为了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7.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8.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文中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呢?为什么?作者对此是怎样论证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因为他们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以作者白己的经历为例(举例论证)。
五、举例论证
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课文,找出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要求:1.学生速读课文,标注文中的论证方法,并进行概括总结。
2.代表展示,教帅点拨。
学生组内交流,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全班展示,教师即时点评。
明确: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实验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孜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止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作者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六、学有所悟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相信你们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想一想,你们是否也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
明确:1.我从探究剪刀的工作原理,从而知道了杠杆原理(中间那个点构造了杠杆)。
2.搜集的名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历史故事: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七、达标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拚音写汉字。
肇(zhào) 缅(miǎn)怀 探索(suǒ) 毅(yì)力 彷徨(pánghuáng) 袖( xiù)手旁观
嘹(liào)望 华裔(yì) 堕(duò)落 干燥(zaò) 出类拔萃(cuì)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B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证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蝜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C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2)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D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3)文中概述柳宗元《顿贩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的道理是(C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4)“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C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小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八、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有力地阐明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九、布置作业
用思维导图梳理议论文中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十、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问题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指出当今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的现状
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