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欢乐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欢乐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5 21: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欢乐颂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交响曲。
(2)歌曲中跨小节连线的练习。
(3)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4)通过贝多芬生平的介绍,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欢乐颂》。
2、过程与方法
饱含热情、庄重的情绪,用独唱、重唱、合唱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
3、情感价值观
能够从音乐中感受与体验人世间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教学重点】
用热情、庄重的情绪,不同的表演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连线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贝多芬故事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小贝多芬的成长故事:
1770年,小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母亲是一名厨师的女儿,他的父亲酗酒如命,常常打骂小贝多芬,父亲想让小贝多芬成为音乐神童,为家里赚钱,于是,小贝多芬才刚刚4岁时,就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和小提琴,5岁时,可怜的小贝多芬患上了中耳炎,从此耳疾伴随了他的一生。虽然家庭贫困,在小贝多芬练琴时,父亲经常棍棒相加,但小贝多芬酷爱音乐,练琴非常刻苦,8岁时,小贝多芬就开始登台演出了。11岁时,他发表了第一首钢琴作品,13岁,开始担任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慢慢的,小贝多芬长大了,16岁时,贝多芬就感觉到听力慢慢消失,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刻苦学习,努力创作,发表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22岁,贝多芬背景离乡,定居于维也纳,在那里,贝多芬拜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大师为师,继续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贝多芬34岁时,医生说他的耳聋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同学们想一想,作为一名音乐家耳朵听不到声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这时他仿佛听到了命运魔鬼敲门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播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片段视频)
2、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了命运的敲门声(教师用钢琴再次弹琴命运主题),命运的敲门声可怕吗?
生:可怕!
3、那么,命运来敲门了,贝多芬要向命运屈服吗?
生:不要!要和命运搏斗,斗争!
师:是的!
贝多芬没有屈服,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展开了又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刚刚我们听到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后来,贝多芬又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伟大的音乐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贝多芬在耳聋后创作的另一首不朽之作《欢乐颂》。
教授新课
1、了解贝多芬。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欢乐颂》的作曲是贝多芬,同学们了解他吗?
生:乐圣。
生:贝多芬的耳朵聋了。
师:贝多芬为什么被尊称为乐圣呢?下面我们通过短片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播放贝多芬生平及作品短片)
2、学唱歌曲。
了解交响曲
同学们,通过贝多芬的短片,我们知道,贝多芬在其不平凡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其中《第九交响曲》,又叫《合唱交响曲》是他音乐创作的巅峰和总结,那什么是交响曲呢?有哪位同学知道?
生:有很多乐器。
师: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学习的《欢乐颂》就选自《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主题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教师范唱,学生初次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旋律,请学生用“la”音轻声模唱旋律,注意气息。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试唱歌曲乐谱,再次熟悉旋律。
介绍延音记号,呼吸记号,反复记号。
解决难点:重点练习跨小节连线,延音记号。
教师教唱歌曲。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初试演唱歌曲,注意呼吸记号。
小组讨论歌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同学们刚刚唱的非常好,下面,同学们根据老师和自己的演唱,想一想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大多是四分音符
生:速度是中速
生:旋律只有12345五个音。
欢乐颂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请同学们根据歌词的描述以及自己对歌曲的演唱,来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热情、神圣
生:热烈、庄重
(10)领会歌曲力度与情绪变化的表现作用,用热情、庄重的情绪再次齐唱歌曲。
①小组讨论演唱力度与音量,划分为1-8小节,第9-12小节,13-16小节,重点讨论跨小节连线部分。
②教师示范歌唱中力度的变化,学生模仿演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用热情、庄重的情绪再次齐唱歌曲!
三、合唱创编
欣赏《第九交响曲》演出片断,用独唱、重唱、合唱的形式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气势辉煌的欢乐气氛。
(、师:《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片断,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生:独唱、重唱、合唱。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那么,我们能模仿歌唱家的形式来表演这首歌曲吗?
生:能!
师:好!下面请每个小组派出两位同学领唱,老师来伴奏,让我们一起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与赞颂之情,分别用独唱、重唱、合唱的形式再次演唱歌曲。(教师编排演唱形式)
第一遍:男生独唱(反复时合唱)
第二遍:四重唱(反复时合唱)
第三遍:合唱
小结
同学们,《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热望,1824年,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首演时,双耳都聋了,演出结束后,他听不到背后人们热烈欢呼的掌声,一位女歌唱家扶着他慢慢转身,这时贝多芬热泪盈眶,因为《第九交响曲》是他一生的总结!我们要学习贝多芬勇于向命运搏斗的精神,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热爱和平!
作业
观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完整演出视频,更深层次的欣赏这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板书设计】
欢乐颂
作词 席 勒
作曲 贝多芬
热情的 庄重的
【教学反思】
在这个流行音乐膨胀的时代,古典音乐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而抽象的,特别是农村村小的孩子们,环境闭塞,生活和教育条件匮乏,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歌曲所赞颂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我希望通过这节课,为孩子们种下一粒种子,为他们打开一扇走进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大门,希望他们慢慢学会聆听、欣赏、感知古典音乐之美!
榆树市新立镇青顶中心小学校
张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