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化学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一化学选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15 21: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3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基础过关]
一、能源及其能量转换
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
B.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C.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D.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2.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二、原电池的形成与判定
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是
(  )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Zn Cu CuCl2
B Cu Zn H2SO4
C Cu Zn CuSO4
D Zn Fe CuCl2
4.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且有电流产生的是 (  )

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 g氢气
生成
三、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判定
6.下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逐渐溶解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Zn为正极,Cu为负极
7. 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8. 如下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四、原电池的应用
9.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最好的方法是 (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10.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能力提升]
11.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____。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Cu+2Ag+===2Ag+Cu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氧化”或“还原”):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_______g,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
13.有A、B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

(1)①负极材料:
A池________,B池________。
②电极反应式:
A池: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池: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用品:电极(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耳机(或者电流计)(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
(3)实验装置如图。

(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生“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在耳机中又由_________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了_________反应;铜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
[拓展探究]
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Al、Mg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Al、Mg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____________。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D 2.D 3.C 4.D 5.B 6.A 7.C 8.D 9.D 10.B
11.(1)D (2)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溶解,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Cu沉积在其上,质量增加 (3)Fe+CuSO4===FeSO4+Cu
12.(1)(A)不能,(B)可以
(2)(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3)Cu Cu-2e-===Cu2+ 氧化 碳棒、Ag、铂、金(任选一) 2Ag++2e-===2Ag 还原 108 AgNO3溶液
13.(1)①Mg Al ②2H++2e-===H2↑ Mg-2e-===Mg2+ 2H2O+2e-===2OH-+H2↑ Al+4OH--3e-===AlO+2H2O (2)2Al+2OH-+2H2O===2AlO+3H2↑
(3)A池:Mg+H2SO4===MgSO4+H2↑
B池:2Al+2NaOH+2H2O===2NaAlO2+3H2↑
14.(2)铁钉或铁条 铜钉(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铂等都正确) 烧杯 导线
(4)①电能 电能 ②负 Fe-2e-===Fe2+ 氧化 正
2H++2e-===H2↑ 还原
15.(1)否 (2)①负 2Al-6e-===2Al3+ ②正 6H++6e-===3H2↑
③2Al+6HCl===2AlCl3+3H2↑
(3)负极 在NaOH溶液中,活动性Al>Mg Al-3e-+4OH-===AlO+2H2O
(4)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
Zn>Al,Al是原电池的正极
(5)①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②电解质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