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材分析:
《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旋律活泼欢快。其疏密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打秋千时的姿态。歌曲是民族五声调式。第一二小节旋律进行平稳,好像是小朋友刚坐上秋千。接着,第三、四小节旋律起伏比较大,六度、七度下滑音的运用更形象地描绘出小朋友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情景,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也使歌曲更具有趣味性。本课的知识点是下滑音的演唱。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分析,基本能够产生一定的音乐想象,表达出对音乐的理解。本课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本课应充分让学生音乐游戏中体验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仡佬族民歌《打秋千》,在游戏活动中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美好。
在聆听、演唱、画旋律线活动中,感受歌曲疏密相间的节奏所描绘的打秋千情景。
了解仡佬族,喜爱仡佬族民歌。
教学重点:
分析力度、速度、节奏、音区音乐要素塑造欢快的音乐形象,准确演唱下滑音及六度、七度音程。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疏密相间节奏所描绘的打秋千情景。
教学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那我们来尝试一种特别的玩法,在音乐中做游戏,好吗?
2、(出示课件一)播放歌曲《拍皮球》《丢手绢》,生与师一起律动游戏。
3、师生问候。师:刚才我们玩了什么游戏?(拍皮球,丢手绢)开心吗?(生:开心)想不想继续玩?(生:想)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和那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提起仡佬族,你都有哪些了解呢?那快快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仡佬族吧。(出示课件二简介:仡佬族)
2、聆听歌曲,导入课题。
(1)师:“快听!仡佬族的小朋友唱着仡佬族的儿歌玩什么游戏呢?(出示课件三播放歌曲)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生:打秋千)
(2)(出示课件四)师:“都有谁在玩?他们心情怎么样?”(生:开心、高兴、兴奋)兄弟们、姐妹们、伙伴们生活的怎么样?(生:很幸福)他们还怎样?(手势提示:很团结)
感受歌曲:
1、复听。师:“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那秋千又是怎样的呢?(生:晃来晃去、叮叮当当、高又高、快又快)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师哼唱并用动作模仿荡秋千动作表现歌曲的4/4韵律)
3、提示学生生随音乐师:“4/4拍有什么特点?你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吗?”(生用声势动作表现:强弱,次强弱,提问2名同学表现,教师哼唱两句,余生跟随尝试感受)
师:“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又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呢?伸出小手来画一画吧。”(出示课件五:播放歌曲伴奏,课件出示旋律线,生随音乐来画。)
师:“共有几个乐句?(生:三个)这些乐句有变化吗?我们用“啦”随着音乐边唱边画边感受,想一想乐句中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呢?(播放歌曲伴奏)
小结:正是歌曲中音高、节奏、时值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塑造了这么好听的歌曲和生动的打秋千形象。
学唱歌曲:
师:“打秋千这么好玩,我们快来加入他们的游戏,用我们的歌声表达出来。
2、出示课件六:看歌谱,学唱歌曲。
师:“随歌曲伴奏哼唱旋律,想一想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小音符呢?”(生哼唱发现有五个小音符)师:“这首仡佬族民歌由5个小音符12356 写成,我们称它为民族五声调式。”
分析乐句,分句教唱。
(1)师:“歌曲的第一个乐句表现了秋千晃来晃去刚刚启动的样子,这里出现的附点节奏和二分音符的时值,使节奏变得稍稍舒展了,感觉秋千怎样呢?”(生:启动起来了。)“这里的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更紧凑了,让我们感觉秋千又怎样呢?”(生:更有要启动起来的劲头了。)
(2)师“第二个乐句表现了秋千越荡越高,有几个最高点?(生:两个)“荡起来了又滑下去了,这里用了两个下滑音记号,表现了秋千从最高点滑向最低点。这是六度音程i-3 ,这个是七度音程5-6”(用手势教生演唱下滑音。)“后面的休止符表现了秋千越荡越高,小朋友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在这个地方心里空了一下。现在我们完整演唱这一句”
(3)师:“第三个乐句表现了秋千越来越平稳,最后慢慢停了下来。这里有一个什么记号?(生:换气记号)后面的休止符表现了什么?(秋千停了下来,小朋友双脚落地了。)
我们完整来演唱歌谱:歌曲有几段歌词?提示反复记号。(生随琴完整演唱歌谱)随后结束句音调变高了,表现了小朋友心情怎样?(生:太开心了)
加入歌词演唱。
师:“我们加入歌词试一试。”
表现歌曲:
1、加入音乐,生用肢体动作律动边唱边演。
师:“我们快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边唱边玩打秋千吧。”
2、生起立随音乐边唱边玩打秋千。
拓展:
师:“刚刚在歌曲中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丢手绢、拍皮球、打秋千)开心吗?那在乐曲中又能玩什么游戏呢?听这段乐曲是在玩什么游戏呢?随着音乐来试试你要玩的游戏吧。
1、(1) (出示课件七)播放《乒乓变奏曲》,生想象游戏。
(2)师:“乐曲是几拍子的?(生:2拍)你们觉得是在玩什么游戏呢?(生:跳绳、打篮球……)音乐都有什么变化呢?”(生:有时快有时候慢,有时候音区高有时候音区低,有时候连贯,有时候跳跃)(师根据音乐的不同变化,介绍不同的打法)
(3)师:“作曲家很注意观察生活,根据打乒乓球的情景创作了《乒乓变奏曲》曲,我们快来感受一下打乒乓球的快乐吧。
播放《踢毽子》,引导生想象踢毽子:这段音乐在玩什么游戏呢?
(1)师:“几拍子的(生:2拍)?在玩什么呢?(生:踢毽子)”
(2)师:“作曲家用音乐表现了有趣的踢毽子游戏,创作了乐曲《踢毽子》,我们快来玩踢毽子吧。
(3)师:刚才在乐曲中我们都表现了哪些踢毽子时的高难度技巧?(总结踢毽子的技巧动作)
六、结束:
师:“呀,我们玩了这么久,仡佬族的小朋友都着急了,喊我们一起去打秋千呢,我们快去和他们一起玩吧。”(播放《打秋千》,生边唱边表演。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