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
专项训练卷(二)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A.0.8x+2>5 B.4x-3 C.1.2x-1= D.1-=×3
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
A.多4? B.少4 C.多24? D.少24
3.把一个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1分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5∶1 B.200∶1 C.20∶1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折扣一定,现价和原价成正比例 B.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C.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D.《秦皇岛晚报》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数量成正比例
5.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成( ).
A.ab B.a+b C.a+10b D.10a+b
6.李叔叔是汽轮机厂的工程师,他要将一个长4mm、宽2mm的零件画在一张A3纸(42cm×29.7cm)上,合适的比例尺是( )。
A.1∶100 B.100∶1 C.1∶1000 D.1000∶1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7.一本书,东东每天看x页,5天后还剩下y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______)页。
8.小佳今年n岁,张老师今年(n+15)岁,10年后,她们相差(______)岁。
9.赵飞2.5小时步行10km,他步行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_)km。如果赵飞步行的速度一定,他行走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比例关系。
10.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是a,最小的是(______),最大的是(______)。
11.如果a=b,且a、b均不为0,那么b∶a=(______)∶(______)。
12.芳芳买了6本练习本,每本a元,又买了b支钢笔,每支6.5元。6.5-a表示(______),6a+6.5b表示(______)。
13.用、8、2.5再加上一个数(______),可以组成的比例是(______)。
14.六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的多16人,男生有x人,女生有(______)人。
15.某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男生比女生少(______),女生比男生多(______)。
16.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厘米。
17.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有一面国旗的宽是128cm,长应是(______)cm。
18.x、y是两个变量,而且x=,那么x与y成(________)比例关系,并把下表填全。
x 0.1 0.2 (________)
y 60 (________) 15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
19.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_____)
20.学校有科技书150本,是故事书的a倍,故事书有150a本。(______)
21.一份稿件,甲4小时打完,乙6小时打完。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2∶3。(______)
2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______)
23.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反比例。(____)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24.求未知数x。
x-40%x= x∶2.8=1.2∶ 14×3+7x=56
∶0.6=x∶ -x=× 0.8∶x=
2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26.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
27.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如下表。
(1)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有什么关系?
路程/km 16 48 64 80
耗油量/L 2 6 8 10
(2)利用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C
(3)看表填数。
出发时有40L油,到目的地时有( )L油,汽车耗油( )L,大约行驶了( )km。
28.猎豹奔跑的时速能达到110千米/时,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时。猫的最快时速是多少?(用方程解答)
29.甲、乙两城在一幅的地图上测得图上距离为10厘米。
(1)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王叔叔上午9:00从甲城出发要把货运到乙城,10:30进加油站时正好行驶了9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若王叔叔11:00从加油站开出,下午几点钟能赶到乙城?
30.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驶180km,用同样的速度再行驶2.4小时就到达乙城。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
31.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总数的,第二次取出总数的,这时桶中还剩下42kg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用方程解答)
3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乙队每天修200米,两队同时开工合修这条公路,完工时,甲、乙两队工作量的比是2∶1,这条路有多长?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还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详解】
A. 0.8x+2>5,这是不等式,不是方程;B. 4x-3,这只是算式,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C. 1.2x-1=,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D. 1-=×3,虽然是等式,没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程的意义,先看是不是等式,再看有没有未知数。
2.C
【解析】
【分析】
错写成4(x+8),就相当于8多乘了一个4,8与4的积是32,32比8多24,两个式子的差就是24。
【详解】
4(x+8)-(4x+8)
=4x+32-4x-8
=32-8
=24
结果比原来多24。
故答案为:C
3.C
【解析】
【分析】
由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解答。
【详解】
1分米=100毫米
5毫米∶100毫米=20∶1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关键是要掌握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C
【解析】
【分析】
根据x÷y=k(一定),是正比例,xy=k(一定)是反比例,进行辨别即可。
【详解】
A. 现价÷原价=折扣(一定),折扣一定,现价和原价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B. 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一定),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说法正确;
C. 身高和体重不是相关联的量,所以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说法错误;
D.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所以《秦皇岛晚报》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数量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辨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两个相关联的量,商一定是正比例,积一定是反比例。
5.D
【解析】
【详解】
略
6.B
【解析】
【分析】
通过题意可知,要用放大比例尺,A和C是缩小比例尺,可以排除,分别求出以B和D为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比较即可。
【详解】
A. 1∶100,缩小比例尺,排除;
B. 100∶1,4×100=400(mm)=40(cm),2×100=200(mm)=20(cm),比例尺合适;
C. 1∶1000,缩小比例尺,排除;
D. 1000∶1,4×1000=4000(mm)=400(cm),400>42,比例尺不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要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
7.5x+y
【解析】
【分析】
总页数=看了的页数+没看的页数。
【详解】
一本书,东东每天看x页,5天后还剩下y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 5x+y )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字母表示数,把字母当成个数字开始可能不习惯。
8.15
【解析】
【分析】
年龄差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会改变。
【详解】
n+15-n=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字母表示数,年龄差永不变。
9.4 正
【解析】
【分析】
速度=路程÷时间,两个相关联的量,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详解】
10÷2.5=4(千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如果赵飞步行的速度一定,他行走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关系。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和辨识正比例的量,商一定是正比例,积一定是反比例。
10.a-2 a+2
【解析】
【分析】
连续的偶数,前后相差2,据此填空。
【详解】
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是a,最小的是( a-2 ),最大的是( a+2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偶数和字母表示数,将字母当成个数来理解即可。
11.9 10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即可。
【详解】
a=b,b∶a=( )∶( ),a在内项,所以也在内项,b在外项,所以也在外项,即b∶a=∶=9∶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
12.每支钢笔比每本练习本贵的钱数 6本练习本和b支钢笔一共的钱数
【解析】
【分析】
钢笔单价-练习本单价表示每支钢笔比每本练习本贵的钱数,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填空。
【详解】
芳芳买了6本练习本,每本a元,又买了b支钢笔,每支6.5元。6.5-a表示(每支钢笔比每本练习本贵的钱数),6a+6.5b表示(6本练习本和b支钢笔一共的钱数)。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字母表示数,要理解数量关系,把字母当成数。
13.2.4 8∶2.5=2.4∶(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其中两个数当外项,其中一个数当外项,求出另一个数,填空即可。
【详解】
×8÷2.5=2.4,所以8∶2.5=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
14.x+16
【解析】
【分析】
女生人数比男生的多16人,男生人数是单位“1”,先表示出男生的,再加16即可。
【详解】
六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的多16人,男生有x人,女生有( x+16 )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字母表示数和分数复合应用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
15.
【解析】
【分析】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男生人数看成5份,女生人数看成6份,全班人数有5+6份,据此填空。
【详解】
5+6=11,5÷11=,(6-5)÷6=1÷6=,(6-5)÷5=1÷5=,所以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少( ),女生比男生多(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和比的意义,将比的前后项和分数的分子分母当成份数比较好理解。
16.400 8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5÷=5×8000000=40000000(厘米)=400(千米)
400÷50=8(厘米)
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 400 )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应画( 8 )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在利用线段比例尺的换算中,可灵活运用方法。
17.192
【解析】
【分析】
设国旗长x厘米,根据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国旗长x厘米。
x∶128=3∶2
2x=128×3
2x÷2=384÷2
x=192
答:国旗长192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应用题,注意比例两侧长和宽要对应。
18.反 0.4 30
【解析】
【分析】
将x和y通过运算技巧转化到等式的一侧,是乘积的形式就是反比例,利用反比例关系填空即可。
【详解】
x=,可得xy=6,所以x与y成( 反 )比例关系;0.1×60÷15=0.4;0.1×60÷0.2=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两个相关联的量,积一定,就是反比例。
19.×
【解析】
【详解】
略
20.×
【解析】
【分析】
学校有科技书150本,是故事书的a倍,说明故事书是1倍数,科技书是150倍数,求故事书用除法,据此判断。
【详解】
学校有科技书150本,是故事书的a倍,故事书有150÷a本,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字母表示数,要理解数量关系。
21.×
【解析】
【分析】
根据时间比是效率的反比,判断即可。
【详解】
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4=3∶2,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时间越少工作效率越高。
22.√
【解析】
【详解】
略
23.×
【解析】
【详解】
略
24.x=; x=4.48 ; x=2 ;
x=;x=; x=0.5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即可。
【详解】
x-40%x=
解:0.6x÷0.6=0.4÷0.6
x=
x∶2.8=1.2∶
解:0.75x=2.8×1.2
0.75x÷0.75=3.36÷0.75
x=4.48
14×3+7x=56
解:7x=14
7x÷7=14÷7
x=2
∶0.6=x∶
解:x=×
x×=××
x=
-x=×
解:x= -
x=
0.8∶x=
解:8x=4
8x÷8=4÷8
x=0.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和解比例,计算时要认真。
25.5x+80=300
x=44
【解析】
【分析】
根据梨树棵树的5倍+80棵=桃树棵树,列方程计算即可。
【详解】
5x+80=300
解:5x+80-80=300-80
5x=220
5x÷5=220÷5
x=4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文应用题,要看好等量关系。
26.x+x=25
x=20
【解析】
【分析】
根据男生人数+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详解】
x+x=25
解:x=25
x×=25×
x=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文应用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27.(1)正比例关系;
(2)
(3)10;30;240
【解析】
【分析】
(1)算出前几组数据的商,商一定就是正比例;
(2)根据数据先描点,再连线,画出统计图即可;
(3)看表填空即可。
【详解】
(1)16÷2=8(千米),48÷6=8(千米),64÷8=8(千米),路程÷耗油量=一升油行驶路程(一定)
答: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关系。
(2)
(3)40-10=30(升)365-125=240(千米)
出发时有40L油,到目的地时有( 10 )L油,汽车耗油( 30 )L,大约行驶了( 240 )km。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商一定是正比例,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8.45千米/时
【解析】
【分析】
设猫的最快时速是x千米/时,根据猫的最快时速×2+20=猎豹时速,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猫的最快时速是x千米/时。
2x+20=110
2x÷2=90÷2
x=45
答:猫的最快时速是45千米/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29.(1)300千米 (2)下午2:30
【解析】
【详解】
(1)3000000×10=30000000(厘米)=300千米
(2)上午9:00到10:30共1.5小时;
90÷1.5=60(千米/时)
(300-90)÷60=3.5(小时)
11时+3.5小时=14时30分,即下午2:30.
答:下午2:30能赶到乙城。
【点睛】
考查了比例尺问题及简单的行程问题。
30.324千米
【解析】
【分析】
设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x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列出正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x千米。
(x-180)∶2.4=180∶3
3x-540=432
3x=972
3x÷3=972÷3
x=324
答: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324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应用题,关键是找到2.4小时对应的路程。
31.120千克
【解析】
【分析】
设这桶油原来有x千克,根据原来油的重量-第一次取出的油重量-第二次取出的油重量=剩下的油重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这桶油原来有x千克。
x-x-x=42
x=42
x×=42×
x=120
答:这桶油原来有12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取出的油重量。
32.4800米
【解析】
【分析】
工作总量比等于效率比,甲、乙两队工作量的比是2∶1,效率比也是2∶1,根据乙队每天修200米,可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用甲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就是这条路的总长度。
【详解】
甲队效率:200÷1×2=400(米)
400×12=4800(米)
答:这条路有4800米长。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简单的工程问题,要想明白数量关系。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