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9 桃花源记
1.下面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惋(wǎn) 林尽水源(yuán) 屋舍俨然(yǎn)
B.间隔(jiān) 豁然开朗(huò) 怡然自乐(yí)
C.郡下(jùn) 黄发垂髫(táo) 阡陌交通(qiān mò)
D.邑人(yì) 刘子骥(jì) 便要还家(yào)
【点拨】 B项“间”应读jiàn;C项“髫”应读tiáo;D项“要”是通假字,同“邀”,应读yāo。
A
?
?
?
?
?
?
?
?
?
?
?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着,顺着。
繁多的样子。
对……感到惊异。
田间小路。
整齐的样子。
全,都。
沿着、顺着。
打算,计划。
渡口。
?
?
?
?
?
?
?
?
?
?
?
?
3.下列句中加点字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后遂无问津者
【点拨】 C项“要”同“邀”,邀请。
C
?
?
?
?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
【点拨】 B项语意矛盾,应删去“大约”或“余”;C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D项语序不当,“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应改为“国庆节的烈士公园”。
?
?
?
?
?
?
?
?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B.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C.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D.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B
【点拨】 A项两个“舍”分别为“舍弃,放下”“房舍”;B项两个“林”都为“桃林”;C项两个“为”分别为“作为”“向”;D项两个“乃”分别为“于是,就”“竟然,居然”。
?
?
?
?
?
?
?
?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A
7.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点拨】B项应为“(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C项应为“(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项应为“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的人)具言所闻”。
A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描写桃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出现了许多成语,如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源于本文且借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
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类
详细
同“邀”,邀请
?
?
?
?
?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具答之
B.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其: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寻: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B
?
?
?
?
?
?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用文中原句填空:从“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们热情好客的特点;从“________”可以看出桃花源中人不想让外人打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比较阅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曳舟不得进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缘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错相通
牵、拉
于是,就
?
?
?
?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樵童牧竖相征逐。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
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
15.【甲】文中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平等地耕田种地,没有战乱。 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16.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潜亦无所辞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雅咏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学阅读
推辞
停止
?
?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只要懂得琴中的雅趣(就行了),何必非要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19.从本文中找出与《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0.从全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率真,面对穷苦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21.[2018·巴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示例:忆点滴关爱(送温馨祝福) 集孝亲名言(写亲情作文)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略。
【点拨】不得借用名人名言,要语句精练,具有激励、警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