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辛勤劳作的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所得无几。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此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国农民的悲与喜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你知道古代和近代有哪些人提出过土地改革的要求吗?
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土地政策?
一、旧中国农民的悲
——土地改革背景
第3课 土地改革
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旧中国农民的悲——土地改革背景
富农
贫农
雇农
地主
你知道贫雇中农是怎么划分的吗?
材料二: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教材p13)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7%
其他
57%
占有土地比例
其他
50%
14%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材料三:……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 农具,每年只收 350 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 麦皮、 杂粮达 8 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旧社会农民生活悲惨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旧中国农民的悲——土地改革背景
结合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土地制度不合理
阻碍社会发展
1.土地改革的背景
2.发展生产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1.满足农民要求: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
——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第3课 土地改革
归纳:土地改革的概况
2.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3课 土地改革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3.基本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项目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分配形式
是否有剥削
相同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农民占有土地
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
地主剥削农民
不存在剥削
都是土地私有制
从“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不同身份下的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路井乡的财东家良田好地成百亩,骡马牛驴几十头,四合院的房屋好几院子,高大宽敞…… 农会的干部领着敲锣打鼓的人们,涌进财东们的家,扛的扛,抬的抬,将那些没收到的金银珠宝、粮食棉花、布匹绸缎以及农器家具等,搬到农会,登记造册,分给贫苦农民。
——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斗地主
烧地契
分土地
具体做法:(3)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具体做法:(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具体做法(2)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特点:
区别对待
4.改革方式
第3课 土地改革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二章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章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斜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第二章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地主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大陆完成土地改革(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1950年
1950冬
1952年底
5
结果
第3课 土地改革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材料二: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材料一: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
我花钱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 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意义
第3课 土地改革
二、新中国农民的喜——土地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材料三:
1949——1952年全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花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1949 11318.0 44.4 256.4 3.7 283.3 4.1 120.0
1950 13212.5 69.2 267.2 7.9 337.8 6.5 132.5
1951 14368.5 103.1 362.0 25.0 498.9 7.9 156.4
1952 16391.5 130.4 419.3 30.6 759.5 8.2 244.3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新中国农民的盼——农村新发展
第3课 土地改革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3-2019年,我国连续16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农机购置补贴
2020年益农信息社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修通修好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如培训和代替农村用户或种养大户等主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当地的大宗农产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等;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等物资,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具、家电、衣物等。 )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
原因
1.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过程
时间:1950-1952年底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基本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土地所有制
意义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制度)
2.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地位)
3.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国家发展)
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
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农村革命根据地)
打土豪、分田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1937-1945,敌后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不能一劳永逸;
任何制度或政策都应与时俱进,不能僵化。
启示
单元小结
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祖国大陆统一
为我国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本单元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的另一面
对地主采用群众性的残酷暴力手段
1.使用残杀,打,精神折磨
几乎每个村子都要杀,场面十分残酷,拳打、脚踢、棍棒相加,处死的一般是枪决,有个别地方采用酷刑。
2.扩大打击面
如果某个村子,按照标准没有人够资格评上地主,也得将富农提升为地主;假设连富农也没有,就“矮子里面拔将军”,把富裕中农提上去斗!对于同地主有亲戚或其他牵连的人,也归于另类,给以不同于一般人的政治待遇。
3.绝对的一言堂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上级说了算,农民说得对,对地主和富农来讲,是没有任何的辩白的权利。
4.利用流氓无产者参与土改
土地改革的另一面
周扒皮原名周春富——历史真相
在黄店屯,拥有200多亩土地,还有几个坊铺的周家最终被划作了地主。在村里是被认为“很有钱”的象征。周春富费尽心思积攒起的家业,最终成为了致命的包袱。
1947年12月的某天,“周春富被拎过来,贫下中农代表们控诉完毕之后,上去围攻,打啊踢啊。”据周春富健在的长工回忆,周的突出特点就是勤俭加能干,他是家中一把手,他看不惯有人闲着,全家人起早贪黑。他抠门吝啬到极致,但对扛活的却不薄。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最后周春富未经法律审判,被活活打死。
土地改革的另一面
土改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过激行为?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看待这些过激行为?
新时期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3课 土地改革—课堂练习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2)材料二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