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必修2第7章2. 功(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物理必修2第7章2. 功(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6 0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知道功的公式W=FXcosα ,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做正功和负功
4.理解几个力的总功的求法
一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在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1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求5s末物体的速度。
复习:
木头在起重机的拉力作用下
? 能增加
列车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下
? 能增加
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作用下 ? 能增加
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 功
1、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条件:
物体静止
⑴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⑵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1、公式:
W = F l cosα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二、功的计算:
2、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焦)
单位符号:J
1J=1N×1m=1N·m
(1)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应如何计算这个力的功?
W=Fl
(2)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应如何计算这个力的功?
F不做功 即 W=0
正功和负功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应如何计算这个力的功?
F和l都是矢量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a1
a2
a合
矢量的合成
b1
b2
b
b3
b4
矢量的分解
矢量合成分解的等效性
(1). 把F分解到位移方向上
F
F2
F1
α
l
WF=WF1+WF2
WF =F1·l+F2·0
而 F1=F cos α
W=F cosαl
(2). 把l分解到力方向上
F
α
l
l2
l1
W=Wl1+Wl2
WF =F·l1+0·l2
W=Fl cosα
而 l1=lcos α
3、功的计算公式
W=FX cosα
理解:
1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2 用此公式计算功时,F必须为恒力。
3 做功与物体运动形式无关,也就是说,力对物体做功具有独立性。
4 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计算哪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能张冠李戴。
对功的公式的进一步理解
5.如何找力与位移的夹角 ?
技巧:寻找“夹角”可以将力的方向向位移方向旋转,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力的方向所转过较小的的角度就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4 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

1J 意义
1J就是1N的力让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α=π/2
α<π/2
π/2<α≤π
COSα= 0
COSα>0
COSα<0
W = 0
W > 0
W<0
表示力F对物体不做功
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α COSα W 物理意义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
负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是阻力。
三、正功和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正功、负功不表示方向相反,仅表示不同做功的效果
下列图中,各力做功会怎样?
二 正功和负功
其中F=100N X=1m cos150°=-cos30°
W=FXcos(180°-θ)
=86.6J
W=FXcos(180°-θ)
=-86.6J
W=FXcosθ
=86.6J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所谓正功负功,是反映力对物体做功性质的,若为正功,表明该力促进了物体的运动,若为负功,表明力阻碍物体的运动。
W=F Xcosα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绝对值),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正功的物理意义 :
(1)从动力学角度考虑:
力F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
(2)从能量角度考虑:
力F对物体做功,是向物体提供能量的过程,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
负功的物理意义 :
(1)从动力学角度考虑:
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2)从能量角度考虑:
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个过程是受力物体向外输出能量的过程,即负功表示物体失去了能量。
四.总功的求法:
方法1: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W总=W1 +W2 + W3+….
适用条件:几个力为恒力;且这几个力是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
(注意:W1、W2、W3本身包含正、负号)
方法2:先求出各个力的合力,再用
求总功
适用条件:几个力为恒力;且这几个力是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同时出现。
三、总功
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行一段位移X时,这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各分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总=W1+W2+W3+……+Wn
=F合X cos α
注意:各力必须对应同一段位移
[问题思考]
起重机将质量为100 kg的重物沿竖直方向移动了2m,下列三种情况下,做功的力各有哪几个?每个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不计阻力,g=9.8m/s2)
(1)匀加速提高,加速度a1=0.2m/s2;
(2)匀速提高;
(3)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a2=0.2m/s2.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使斜面体向左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物体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
求:(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2)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
(3)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斜面对物体所做的功
mgL sin θcosθ
- mgLsin θcosθ
0
0
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物体(所有接触面都光滑)物体受到的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课堂讨论
结论:
1、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2、支持力对物体做负功
练习、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拉力作用2s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g=10m/s2,则在图示的6s内,正确的是:
A、拉力F做功150J
B、拉力F做功500J
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J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J
A
h
2h
h
h
力的作用点移动h物体移动h
物体上升h力的作用点上升 
2h
题型: 涉及滑轮的做功问题
?例3 动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所示,滑轮和绳子的质量不计,用力开始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开始运动后3秒内拉力做的功.
题型:变力做功问题
对于变力做功不能依定义式
直接求解,但可依物理规律通过技巧的转化间接求解
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1)题目当中明确指出是平均力,直接用公式计算
(2)若变力大小随位移是线性变化,且方向不变 时,可将变力的平均值求出后用公式
计算。如弹簧的弹力做功就可以用此法计算。
练习.一物体在如图所示的外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L,又被同样的力拉着返回原处,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与摩擦力f和支持力N各对物体作了多少功?
【答案】
2.力F在全过程是变力。但在某一阶段是恒力,这样可以先求出各个阶段的功,然后再代数和
思考: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吗?
滑动摩擦力f对m做负功 W1=- f Sm
滑动摩擦力f对M做正功 W2= f SM
滑动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对桌不做功
滑动摩擦力即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题型: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思考: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吗?
A和B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
静摩擦力对A做负功W=-fS
静摩擦力对B做正功W=fS
一对静摩擦力作功之和必定为零
静摩擦力即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手握啤酒瓶水平方向移动
静摩擦力不做功
思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吗?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其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也不一定相反
如图A、B 两辆小车各放一个磁铁,各以速度V相向运动,两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A车做 功, 两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B车做 功


若用手按住一个小车情况怎样?
1.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移动S, 则摩擦力f1对A做————功,f2对B做————功。
W1=f S W2= - f S W1 + W2= 0


举例说明:
f1是B对A的摩擦力
f2是A对B的摩擦力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B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甚至不做功(会举例说明)
3.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A物体用线系在墙上,B 物体在力 F作用下向右运动,则f1对A做————功,f2对B做————功。
F
B
A
0

4.正在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轻轻放一个小木块,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小木块做———— —— 功。
开始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
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达到速度v后,物体不受摩擦力,做匀速
运动,不做功.
5:一个木箱放置在匀加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一起上升,跟扶梯保持相对静止。木箱所受的重力对木箱做 ——————功,木箱所受的弹力对木箱做——————功。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对木箱做 ——————功,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二、功的一般计算公式

三、功是标量,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J
四、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成为为物体运动的阻力
五、总功的求法
1、先求每一个力所做的功,在求它们的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