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6 11:24:50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2
3
4
1
5
学习目标
……………
课前学案
……………
课堂导案
……………
随堂检测
……………
课后练案
……………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1课时 泌尿系统的构成&肾脏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重难点】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肾单位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肾单位的结构。
【学法指导】
先通读教材P60~P62,勾画出泌尿系统组成的各个器官功能、肾脏及肾单位的组成。最后完成探究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学案
尿液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盂
膀胱
输送尿液
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主要
知识点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材P60~P63) 1.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输尿管上端与肾脏的________相连,下端开口于________,输尿管有__________功能,膀胱有__________功能,尿道有_________功能。
二、肾脏的结构
(教材P61~P63) (一)位置和形态
1.肾脏外形像蚕豆,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是泌尿系统的________器官。
肾门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皮质

髓质
肾盂
课前学案
知识点
二、肾脏的结构
(教材P61~P63) 2.肾脏的一侧有一凹陷,叫做__________。肾门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出入肾脏,以及__________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二)肾脏的结构
1.外周部位,颜色较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
2.内侧,颜色较__________属
于__________
3.肾脏中央的空腔是_________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毛细血管
100多万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体
毛细血管
课前学案
知识点
二、肾脏的结构
(教材P61~P63) (三)肾单位
1.填出右边的肾单位结构图
2.每个肾脏由
__________个
肾单位组成。
每个肾单位包
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
个部分,其中肾
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__________。
3.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__________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动脉
皮质
髓质
出球
毛细血管网
肾盂
课前学案
知识点
二、肾脏的结构
(教材P61~P63) 4.血液由________________流入肾小球,由____________流出肾小球。即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流的是__________血。
5.肾小球和肾小囊主要分布在肾脏的________部分;肾小管主要分布在肾脏的________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有与__________小动脉相连通的__________。大量的肾小管汇集成一些较大的管道通入__________。
组内评价:好  中  差 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
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
衡。
观察右图泌尿系统的组成,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导案
1.人体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哪个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该器官有什么功能?
2.有的同学上课的时候想上厕所,但是还可以忍到下课,是因为__________有暂时贮存尿的作用。有的同学有长期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呢?
不好,损伤膀胱功能,引发尿道感染。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
膀胱
课堂导案
3.请根据上图,描述血液是分别通过哪些血管进出肾脏的?
血液通肾动脉进入肾脏,通过肾静脉输出肾脏。
课堂导案
:肾单位的组成
课堂导案
阅读教材肾单位组成的文字,结合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结构分别位于肾的什么部位?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与肾小囊分布在肾脏的皮质部分,肾小管主要分布在肾脏的髓质部分。
课堂导案
2.肾小球两端的血管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前面学过的血管知识有什么不同?
与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形成毛细血管球即肾小球,在肾小球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由于血液在肾小球内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是动脉血。而前面所学的血管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课堂导案
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衰竭)、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据统计,每1万人口中,每年约有1人发生慢肾衰。
课堂导案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肾脏衰竭最好的方法,因为移植到病人体内的肾几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肾脏的功能,让病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位肾衰竭病人都有机会接受肾移植。这是因为可能没有适合的肾脏或是愿意捐献肾脏的亲戚,再或是因为脑死亡后的器官捐献者的数目远远低于需求者的数量。病人要等到一个合适的肾脏进行肾移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捐献者的肾脏必须同病人的身体相匹配。
课堂导案
这时,病人必须进行定期的洗肾治疗以维持生命,直到可以通过移植手术获得新的肾脏。洗肾是指通过过滤,有选择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将病人在肾衰竭后体内堆积的有毒废物,水和盐分排除掉,使病人的身体状况恢复到健康状态。目前采用的洗肾形式有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种特殊的机器代替肾脏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体的腹膜充当过滤器,排除体内毒素。
课堂导案
【精例】下图是血液透析装置的原理图,图中的透析膜相当于(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小体
A
课堂导案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
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人肾脏的功能受
损,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
课堂导案
如图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图中的半透膜(透析膜)相当于肾小球。
【答案】A
课堂导案
知识点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2.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A
D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肾脏的基本结构
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盂 B.肾小球 C.肾小体 D.肾单位
4.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5.下列结构中哪项是由毛细血管组成的球状结构
(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小体
D
D
A
随堂检测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肾小球在下列哪种器官中(  )



A B C D
D
课后练案
2.(2019·遵义)我们每天都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的合成
B.人体对无机盐的吸收
C.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
D.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
D
课后练案
3.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尿液排出。痛风患者的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
A
课后练案
4.如下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静脉流出肾小球
D.③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
C
课后练案
5.上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内某器官前后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
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肺
C.肾 D.肝脏
6.(2019·亳州)与血浆的成分相比,尿液中不具有下列哪种成分:(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尿素
C
C
课后练案
7.皮肤、肺和肾脏共同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
A.调节体温 B.运输物质
C.气体交换 D.排出废物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
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C.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
D.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D
A
课后练案
9.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 ℃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某市(当时气温为5 ℃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
D
课后练案
10.人的泌尿系统中,各器官相互连接的顺序是(  )
①膀胱 ②尿道 ③输尿管 ④肾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B
课后练案
11.如下图为肾脏的结构示意图,形成原尿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课后练案
12.下列人体器官中,可形象类比为“血液净化器”的是(  )
A.血管 B.心脏 C.肾脏 D.肺
13.(2019·岳阳)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水 D.尿素
C
A
课后练案
14.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5.(2019·琼中)人体最大的排泄器官是(  )
A.肾脏 B.皮肤 C.肝脏 D.肺
B
B
课后练案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下列概念图请在从①到⑤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课后练案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肾小球
输尿管
膀胱
肾单位
肾小管
课后练案
17.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下图所示。
课后练案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__________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__________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
肾小球
尿素
器官
课后练案
感谢聆听
(共31张PPT)
?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2
3
4
1
5
学习目标
……………
课前学案
……………
课堂导案
……………
随堂检测
……………
课后练案
……………
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重难点】
1.说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2.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 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学法指导】
先通读教材P63~P65,勾画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及注意泌尿系统卫生等相应概念,尝试对尿液形成过程进行图片和文字分析。再完成探究案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学案
大分子蛋白质
肾小球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肾小囊
原尿
血细胞
知识点
一、尿液在肾单位形成
(教材P64)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人体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当血液流经__________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由肾小球滤过到__________中形成__________,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肾小管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全部葡萄糖
毛细血管
肾小管
尿液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课前学案
知识点
一、尿液在肾单位形成
(教材P64) 2.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原尿流经__________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到__________中,剩下的由__________流出形成__________,最后流向__________。
二、尿液在膀胱暂存由尿道排出
(教材P64) 肾脏形成的尿液,由肾盂流经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暂时贮存,当膀胱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经__________排出体外。
   尿道外口
相对平衡

排尿
课前学案
知识点
三、泌尿系统的卫生
(教材P64~P65) 人体每天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是__________的。若排尿过少,代谢废物积累会危害健康,若长期憋尿也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所以我们必须做到每天饮用适量的__________和必须及时__________,同时也要注意__________的清洁卫生。
组内评价:好  中  差 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尿液的形成过程
1.给各横线填上相应的名称或过程。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课堂导案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课堂导案
主要
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2.尿液和血浆的成分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是排哪些物质?
?
?
3.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肾小囊中只有少量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透过的过滤的作用特点。
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排尿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课堂导案
5.根据上述题目进行小结,请您对尿液形成过程进行文字分析:
    
4.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重吸收。
动脉
动脉

无机盐
葡萄糖
原尿

葡萄糖
无机盐
课堂导案
排泄是机体物质代谢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从尿中排出各种需要消除的水溶性物质。肾脏泌尿活动的生理意义,一方面是排泄上述各种新陈代谢的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药物和异物等;一方面又调控体液的容量及其成分的排出,保留体液中各种对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和重要的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排出过多的水和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
课堂导案
由于从肾脏排出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很大,而且可随着机体的不同情况而改变尿量和尿中物质的排出量,在调节机体的水和渗透压平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肾脏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排泄器官,而是机体内环境调节系统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肾脏还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即兼有一些内分泌功能,例如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维生素D3等,能起到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故肾脏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课堂导案
【精例】如右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静脉
B.肾小体是由③④⑤组成
C.⑥是肾小管,对原尿中的
物质有重新吸收的功能
D.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
不含葡萄糖
D
课堂导案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3)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毛细血管、⑦集合管。
【答案】D
课堂导案
知识点:尿的形成与排出
1.(2019·烟台)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 mg/dl。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值应该是(  )
A.4 mg/dl B.15 mg/dl
C.26 mg/dl D.35 mg/dl
D
随堂检测
2.某人的尿液常常引来许多蚂蚁,那他的尿液中可能含有(  )
A.血细胞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3.若某人尿液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可能发生的障碍结构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肾小囊
B
A
随堂检测
4.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
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B
D
随堂检测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该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C
课后练案
2.正常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5升,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
课后练案
3.(2019·莱芜区)如右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血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两种管道的管壁都很薄
B.经过A处后,血液中葡萄糖量减少
C.经过A处后,血液颜色发生变化
D.与②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尿素浓度较高
B
课后练案
4.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滤过
C.尿液中尿素浓度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
D.血浆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B
课后练案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15 0.1 0.02 0.9
尿液 0.1 0.0 1.8 1.1
5.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形成即指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即可形成尿液
C.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量可能增加
D.原尿中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C
课后练案
6.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C
课后练案
项目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7.如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A.心脏 B.小肠 C.肾脏 D.肺
C
课后练案
二、非选择题。
8.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比较(单位:g/L)
课后练案
成分 样本一 样本二 样本三
蛋白质 80.0 0.0 0.3
葡萄糖 1.0 0.0 1.0
尿素 0.3 18.0 0.3
(1)上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上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根据表l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_______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
出。
(4)某人出现了肾小球炎,则他的尿液可能会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肾脏
输尿管

蛋白质
红细胞
课后练案
9.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课后练案
(1)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呼吸也加快加
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
肾脏
葡萄糖
咽→喉→气管→
肺泡内
支气管
课后练案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 ml+麦香面包150 g+水果100 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小肠
氨基酸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①②④
课后练案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