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课标导学课前预习重难点突破课后作业课堂演练生物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消化道消化消化道消化腺3.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成 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可直接被吸收。 ?小分子口腔 麦芽糖 咽食道胃蛋白质小肠消化吸收大肠肛门唾液腺唾液淀粉麦芽糖肝脏胆囊脂肪胃蛋白蛋白质胰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麦芽糖葡萄糖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氨基酸【小试牛刀】
(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D( )2.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脂肪、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B血液酒精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维生素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1)适于消化的特点:
①长度很长,成人小肠一般为 米;?
②消化液种类多,除了肠腺分泌的 ,还有 和 等多种消化液。?小肠5~6肠液胰液胆汁(2)适于吸收的特点:
①面积大:在消化道内最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其上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②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壁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
构成。?皱襞上皮细胞【小试牛刀】
(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小肠 B.胃 C.口腔 D.大肠A3.制定和实施计划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 );C块不做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 挤压到小烧杯中。?牙齿的咀嚼唾液4.实验结果
(1)①号试管 ,原因是淀粉被
分解;?
(2)②号试管 ,原因是淀粉
,遇碘 。?
(3)③号试管 ,原因是淀粉没有被全完消化,遇碘 。?不变蓝唾液淀粉酶变蓝没有被分解变蓝变蓝变蓝5.实验分析
(1)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
,可以证明
。?
(2)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
,可以证明
。?
(3)3支试管都置于37 ℃温水中,目的是
。?唾液馒头的消化与唾液有关是否切碎、是否搅拌馒头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模拟口腔温度6.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 以及
都有关系。?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小试牛刀】
( )在口腔里细嚼馒头或饭粒,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B1.食物的消化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比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乳化等,属于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属于化学性消化。2.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
(2)化学性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唾液。3.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胃壁有发达的肌肉层,胃的蠕动可以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2)化学性消化:将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4.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
粒。
(2)化学性消化: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ABA( )4.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淀粉 C.麦芽糖 D.葡萄糖
(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DC消化腺唾液淀粉酶麦芽糖(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能分泌 ,促进 的消化,故肝炎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4)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蛋白质最终分解成 。?
(5)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其内有多种消化液,有肠液、胆
汁和[ ] ?分泌的胰液。10肝脏胆汁脂肪3胃氨基酸6小肠 4胰(6)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填序号)。?
(7)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 ] 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病。3、63胃( )1.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
A.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 )2.下列营养物质中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
A.水 B.无机盐 C.维生素 D.淀粉
( )3.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 )4.下列消化液中参与糖类消化的是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DDB( )5.下列消化道器官中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①口腔 ②食道 ③胃 ④小肠 ⑤大肠 ⑥肛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CDC( )8.以下有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 ℃左右
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该实验必须要设置一个对照组CC10.(实验探究)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 。?
(2)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
。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 。?
(3)C步骤中将两支试管放在37 ℃温水中的目的是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形成对照重复组模拟口腔温度(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 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5)如要再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 。?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 ℃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 中。?2唾液淀粉酶唾液0 ℃或90 ℃D( )12.人体有五种消化液,能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的是
A.胰液和肠液 B.胃液和胆汁
C.唾液 D.胃液AC( )14.人体的消化液中,可以参与消化脂肪的有
A.唾液、肠液和胰液
B.唾液、胃液和胆汁
C.胃液、肠液和胰液
D.胆汁、肠液和胰液D( )1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B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答案:A(1)图一中 (选填标号)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2)从图二分析,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图一中的B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唾液中含有的
可以将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为麦芽糖。?D唾液淀粉酶(3)图二中的曲线乙是 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消化的曲线,它首先在胃内被初步消化。?
(4)图中的G区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叫做
,有多种消化液,其中有胆汁、肠液、胰液。?
(5)某人晚上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看不清东西,医生诊断他患有夜盲症,缺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需要多补充动物肝脏或者鱼肝油。?蛋白质小肠维生素A(1)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如果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 。?
(3)1~3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呈蓝色的试管是 。?1、3唾液1号(4)1~3号试管的温度保持在37 ℃的目的是
。?
(5)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上表中a处应填入 。?
(6)馒头在口腔中越嚼越甜的原因是
。?模拟口腔温度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吗2 mL唾液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