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溶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或分类正确的是( )
A.?
元素分类?????????????????????????
B.?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
C.?
物质的溶解性分类?????????????????????????
D.?
能源类别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C.?电解水装置,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接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硝酸铵固体投入水中,液体温度明显降低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水是混合物?????????????B.?利用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D.?水能灭火主要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
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B.?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C.?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D.?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
A.?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向铜片中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向水中加入硝酸铵,液体温度升高
7.???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铜有导电性,用于做电线????????????????????????????????????????
B.?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洗洁精可去除油污,因为其具有乳化功能????????????????????????????????????????
D.?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化学性质稳定
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可燃物一接触到氧气就会发生燃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B.?粉笔灰?????????????????????????C.?面粉?????????????????????????D.?植物油
10.???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
11.???对下列事实的解样正确的是______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氧气有可燃性
B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C 大多物质受热膨胀 随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
D 一氧化碳有毒 煤气中毒
12.???某校学生的午餐为米饭、炖牛肉、炒芹菜、花生米等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13.???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______能源(再生,不可再生),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厨房里,你还会发现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油腻的碗筷既快捷又干净,这是由于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14.???从金刚石、淀粉、石墨、石蜡、水、油脂、钛合金六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①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_____;
②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
④常用作溶剂的物质是______。
15.???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______,说明盐酸具有______性。
(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了碳的哪个化学性质______。
(3)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4)将洁净的铜丝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为铜丝表面有______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5)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6)图书、档案着火应用______灭火器来灭火。
16.???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作用。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4)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
(5)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水。
17.???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请回答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石油属于______。
(2)汽油可用于清洗油污,其原理是______。
(3)2020年全国范围内乙醇汽油将全面取代传统燃油。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8.???
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许多人都喜欢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_(填“溶解”或“乳化”)作用;
(3)现在铁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______性,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______;
(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它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1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1两种产品。Na2C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H4Cl的溶解度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Na2CO3的溶解度。
②t2℃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温度下NH4C1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适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_____。
第一节 认识溶液
【答案】
1.??C???????2.??D???????3.??B???????4.??D???????5.??A???????
6.??A???????7.??D???????8.??B???????9.??A???????10.??A???????
11.??C? 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12.??蛋白质? 乳化???????
13.??不可再生? CH4+2O2=CO2+2H2O? 乳化? 吸附???????
14.??淀粉? 金刚石? 钛合金? 水???????
15.??白雾? 挥发? 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压强? 银白? 蓝? 乳化? 二氧化碳???????
16.??CH4? 乳化? 吸附? 隔离可燃物? 硬???????
17.??混合物? 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C2H5OH+3O2=2CO2+3H2O。???????
18.??蛋白质? 乳化? 导热? 贫血? 调大???????
19.??CH4+2O2=CO2+2H2O? ①②? 大于? 等于?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又能溶解碳酸钠了???????
【解析】
1.??
解:A、元素的简单分类是一般将元素分为这样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分类错误。
B、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分类错误。
C、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不溶),故选项分类正确。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分类错误。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的划分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乙醇可再生,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元素的简单分类、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分类与分类依据(室温时的溶解度)、能源的类别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
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的活泼性比铝差,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两者不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装置,与电源正负电极相连接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吸热,硝酸铵固体投入水中,液体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
3.??
解:A、自然界的水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正确;
B、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不能利用活性炭软化硬水,错误;
C、水可以溶解很多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正确;
D、水能灭火主要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正确;
故选:B。
根据已有的水的性质、用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水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解:A、汽油溶解油污,洗涤剂乳化油污,故汽油和洗涤剂都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正确;
B、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正确;
C、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放出热量,有的物质如硝酸铵吸收热量,正确;
D、NaCl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错误。
故选:D。
A、根据汽油溶解油污,洗涤剂乳化油污分析;
B、根据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考虑。
C、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热效应分析;
D、根据NaCl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热效应,知道溶解和乳化的区别。
5.??
解: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大,所以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故A正确;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是溶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故C错;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故D错。
故选:A。
A、根据合金的特点考虑;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植物油不溶于水;
D、根据现象的描述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合金的特点,溶液的判断方法,现象的描述方法。
6.??
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B、铜属于不活泼金属,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向水中加入硝酸铵,液体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向四周扩散,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溶液颜色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
解:A、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经常用铜做导线,故本选项因果关系成立;
B、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可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故本选项因果关系成立;
C、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于除油污,故本选项因果关系成立;
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故本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D。
A、根据铜的导电性进行分析。
B、根据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进行分析。
C、根据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铝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进行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多,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规律,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多思考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8.??
解:A、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体积相差较大,虽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仅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不一定更大,故A错;
B、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至少两种,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B正确;
C、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所以如果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即使接触到氧气也不能燃烧,故C错;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故D错。
故选:B。
A、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考虑;
C、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
D、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化合物的定义,燃烧的条件,溶液的特点。
9.??
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粉笔灰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0.??
解: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说法正确;
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上层的密度与下层的密度一样,故B错;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是溶液,故C错;
D、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D错。
故选:A。
A、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
B、根据溶液的均一性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溶液可以有颜色。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1.??
解:A、氧气助燃,不能燃烧,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于它的助燃性,故错误;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故错误;
C、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后变大了,故正确;
D、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故选:C。
答案为:C;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A、根据氧气助燃,不能燃烧进行解答;
B、根据去污原理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解答;
D、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解答。
掌握去污原理,氧气的性质,一氧化碳中毒原理以及分子的特性即可解答该题,属于基础题。
12.??
解:(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乳化。
(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乳化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解:(1)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洗涤剂对油脂类物质具有乳化作用;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答案为:
(1)不可再生;CH4+2O2=CO2+2H2O;乳化;
(2)吸附。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及其节能环保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小。
14.??
解:(1)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硬度大,镶在玻璃刀头上可用来裁玻璃;
(3)钛合金密度比较小,硬度大,不易被腐蚀,可制造“人造骨”;
(4)常用作溶剂的物质是水;
故答案为:(1)淀粉;(2)金刚石;(3)钛合金;(4)水。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能反映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难度并不大,结合课本知识就能顺利解答。
15.??
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即白雾。
(2)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因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3)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低时溶解度变小。
(4)将洁净的铜丝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由于铜能置换出银,故现象为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5)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会有残留,所以图书、档案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故答案为:(1)白雾;挥发;?(2)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稳定;?(3)压强;(4)银白;蓝;(5)乳化;(6)二氧化碳。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分析解答。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即可顺利解答。
16.??
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即CH4;
(2)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5)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硬水。
故答案为:(1)CH4;(2)乳化;(3)吸附;(4)隔离可燃物;(5)硬。
(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考虑;
(2)根据乳化原理考虑;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考虑;
(4)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
(5)根据软水和硬水的区别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天然气的成分,乳化原理,活性炭的性质,灭火方法。
17.??
解:(1)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填:混合;
(2)汽油可用于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故填: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4)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填:C2H5OH+3O2=2CO2+3H2O。
(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除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汽油能溶解油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难度较小。
18.??
解:(1)牛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3)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贫血,故填:导热,贫血;
(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故填:调大。
故答案为:(1)蛋白质;(2)乳化;(3)导热;贫血;(4)
(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根据乳化原理考虑;
(3)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只有同学们了解铁的性质、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就可做好此题。
19.??
解:(1)因为可燃冰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第①个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属于复分解反应,第②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①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②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又因为t2℃时,Na2CO3的溶解度等于NH4Cl的溶解度,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相等;该温度下NH4C1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使溶液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又能溶解碳酸钠了。
故答案为:
(1)CH4+2O2=CO2+2H2O;
(2)①②;
(3)①大于;
②等于;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又能溶解碳酸钠了。
(1)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3)①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
②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考虑;
③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可燃冰的燃烧产物,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溶解度大小的判断,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