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解释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
2、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技能。
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前准备: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指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下列准备:
1.提前2天浸泡种子,用于观察植物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2.提前一天做“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的演示实验,用于课堂教学时演示使用;
3.提前一天准备新鲜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根、茎、叶、花、果实,将其放入500毫升的广口瓶中用橡皮塞密封,用于学生进行 “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的分组实验;
4.教师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如烧杯、玻璃瓶、种子等)。
(二)药品试剂的准备
石灰水(学生操作配制:在一个大烧杯里注入500mL清水,加入1g生石灰(CaO),搅拌均匀。待石灰沉淀后,倒出上面澄清的石灰水,用滤纸过滤。将澄清的石灰水放入试剂瓶中密封待用。)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
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质疑自探
视频导入,为什么人进入地窖会发生晕倒的现象呢?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学习《呼吸作用》,从本节课中寻找答案。
二、分组学习 合作交流
演示实验一 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1.演示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什么?(作为对照)
2.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有利于实验正常进行)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说明甲瓶里缺少氧气;而乙瓶中有氧气,所以蜡烛正常燃烧。结论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二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1.实验中为什么要对准一条湿润的试纸条吹一口气?? (告诉大家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试纸条褪色变白。)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甲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说明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三 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1.煮熟种子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煮熟种子没有生命,不再进行生命活动,因而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三、分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
1、各组分别操作实验,验证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能量。
2、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的操作情况、看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
3、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精讲点拨 巩固训练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瓶中萌发的种子所释放出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火
苗熄灭,这是因为( )。
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物质是( )
A.水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 氮气
3.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种子 D.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4.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5.用两个暖水瓶(甲装有萌发的种子,乙装有煮熟已冷却的种子),各插入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两瓶内均有空气
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1)甲暖水瓶放置几小时后,和实验初时比较,温度上升
了,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的热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瓶在与甲瓶同样的时间里,瓶内的温度和实验之初相
比没有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瓶在整个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问:
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因受热而
腐烂,堆积在一起的蔬菜为什么能
生热呢?
答: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五、总结评价
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总结,赠送表现最好的小组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