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溶液第三节溶解度同步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溶液第三节溶解度同步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16 21: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溶解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氧气可用于气焊,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
D.?喝可乐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水的质量为(  )
A.?100g?????????????????????????B.?145g?????????????????????????C.?195g?????????????????????????D.?245g
3.???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
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5.???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A.?烧碱、氨水、纯碱都属于碱????????????????????????????????????????
B.?空气、液氧、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
C.?氯化钠、冰、铁都是晶体????????????????????????????????????????
D.?塑料、食盐水、橡胶都是绝缘体
6.???经实验测定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NaCl/g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g 20.9 31.6 45.8 63.9 85.5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NaCl可得到质量分数为33.3%的NaCl溶液
D.?分别将两种物质的100g饱和溶液从50℃降至10℃,KNO3中析出的晶体多
7.???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20g某物质加入到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B.?20℃时,20g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C.?20 g某物质在100克水里恰好饱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D.?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某物质20g,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8.???20℃时,向一盛有30g某物质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该物质固体,过滤得到5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25g????????????????????????????????????????
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0%????????????????????????????????????????
C.?该温度下,再加20g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该温度下,再加30g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C.?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10.???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纯碱制备过程中的某一步是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NaCl可以得到NH4Cl和NaHCO3.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在20℃时将25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
C.?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H4HCO3
D.?在0~60℃之间,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1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现察
②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 ①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矿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生活的认识
①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②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汽车修理厂工人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②缺铁会引起贫血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器防锈

A.?A?????????????????????????B.?B?????????????????????????C.?C?????????????????????????D.?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变大了
C.?为了防止水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可长期饮用“纯净水”
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3.???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
(2)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______ 氯化钾.
(3)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外的方法是______.
(4)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14.???t℃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图所示,m、n、w、z分别是图中的四个点。

(1)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
(2)如将m点移动到n点,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
(3)图中4个点(m、n、w、z)所表示的溶液的溶质质分数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m>n
B.w>z
C.w>n
D.m<w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w是饱和溶液
C.t℃时,50g的水最多溶解25g的固体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和产能评价,涪陵页岩气田资源量2.1万亿方,是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这里的“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KNO3属于______肥料(填“钾肥”、“氮肥”、“磷肥”或“复合肥”)。若用30%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成500g这种营养液需加______g水。
(3)交通警察常用含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来检测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6.???
KNO3和Na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
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aCl 35.7 36.0 36.6 37.3

(1)20℃时,将33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将此溶液升温至40℃,此时溶液为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60℃,100克水中溶解KNO3达到饱和状态,降温至40℃有______gKNO3析出;
(3)从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获取全部KNO3的方法是______。
17.???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______除去。
(2)工业上常用水制取水煤气,其原理为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4)①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③把100g20%的硫酸铜溶液稀释为10%的稀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__。
18.???
4月26日,全省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盐城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目正式投料生产.
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能闻到香味说明______.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酵母的作用是______.
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除去矿物盐的软水.实验室常用______试剂区别软水和硬水.
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测定啤酒的酸碱度可用______.
⑤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9.???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1)每100g 莲藕中含有16.2g 糖类、0.9g 蛋白质、0.1g脂肪,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 和铁、钙等元素。
①糖类的组成元素有______。
②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______。(填序号)
a.蛋清 b.乙酸铅溶液 c.水
③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填序号)
a.土豆 b.牛奶 c.豆油
④缺______元素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______。
⑥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_____和糖类。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①地铁的轨道建设需用大量钢材。钢材属于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铝合金有着广泛的应用。铝合金的硬度______铝的硬度。(填“小于”或“大于”)。
③钢锭能制成钢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性。(填“延展”或“导电”)
④车架表面喷漆防锈蚀的原理是______。
(3)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电极a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农业生产常用10%~20%的NaCl溶液选种。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加水______g。
20.???为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的危害,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继续支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要求。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

(1)在燃料电池里需要加入30%的KOH溶液,现有10Kg 10%的KOH溶液、14Kg KOH固体和适量蒸馏水,可以配制出30%的KOH溶液______千克;
(2)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内负电荷移动方向为______(填“向左”或“向右”),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若燃烧1Kg氢气,需氧气______千克。






第三节 溶解度

【答案】
1.??B???????2.??C???????3.??D???????4.??C???????5.??C???????
6.??C???????7.??D???????8.??C???????9.??C???????10.??C???????
11.??A???????12.??D???????
13.??氯化钾? >? 升高温度? 20%???????
14.??50g? 增加溶剂? B? C???????
15.??CH4? 复合肥? 400? +6???????
16.??68? 饱和? 46.1? 蒸发结晶???????
17.??过滤? C+H2O=H2+CO?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降低? 乳化? 100g? 节约用水???????
18.??C? 化学? 催化? 肥皂水? pH试纸? 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
19.??C、H、O? a? a? Ca? 维生素? 蛋白质? 脂肪? a? 大于? 延展? 隔离水、空气? 氢气? 200???????
20.??50? 向右? 变小? 8???????
【解析】
1.??
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说法正确;
B.氧气可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助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都需要检验其纯度,以防气体不纯发生爆炸,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喝可乐时易打嗝,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验纯的必要性来分析;
D.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可燃性气体验纯的必要性、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等,难度不大。
2.??
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g×98%=(50g+x)×20%??? x=195g。
故选:C。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
解:A、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所以Y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
B、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所以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
C、如果Y溶液是饱和溶液,而Z溶液也是饱和溶液,且温度相同,所以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C正确;
D、如果Y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大于2g,故D错误。
故选:D。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就说明这种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同温度下的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
解:A、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解:A、纯碱属于盐,错误;
B、液氧属于纯净物,错误;
C、氯化钠、冰、铁都是晶体,正确;
D、食盐水是导体,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的性质和类别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解:A、在20~30℃之间,NaCl从36.0g增加到36.3g,硝酸钾从31.6g增加到45.8g,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NaCl,最多能溶解3.6g,得到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分别将两种物质的100g饱和溶液从50℃降至10℃,KNO3中析出的晶体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表中NaCl的溶解度最大为37.0g,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5.8g,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标准是100g溶剂里,本选项中未指明溶剂的量;故A不正确;
B、“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中没指明溶液的状态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无法确定该温度下此物质的溶解度。故B不正确C、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是必须指明温度,这里没有说温度;故C不正确;
D、此项描述具备了溶解度的四个要素。故D正确。
故选:D。
解决本题要注意溶解度的四个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g.
考查学生对于溶解度的掌握情况,解决这类题目时要根据溶解度四要素来分析解答,其中对于溶解度的标准是易错点,要多加注意.
8.??
解:A、20℃时,向一盛有30g某物质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该物质固体,过滤得到5g固体,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0g-5g=25g,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0%,故选项说法正确。
C、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某物质25g,再加20g水后,最多能溶解5g,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某物质25g,再加20g水后,最多能溶解5g,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再加30g水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20℃时,向一盛有30g某物质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该物质固体,过滤得到5g固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质质量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某物质25g,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某物质25g,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解:A、②中蔗糖不能继续溶解,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③中溶质的质量大于②中溶质的质量,则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③中溶质的质量大于②中溶质的质量,而溶剂的质量相同,则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B、根据③中溶质的质量大于②中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③中溶质的质量大于②中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解:A.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NH4Cl的溶解度约为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铵就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即在20℃时将25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由于不知道四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判断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多少,说法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0~60℃之间,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C.根据结晶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溶解度曲线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解:A.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②区分黄铜和黄金,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变黑的是黄铜,不变的是黄金;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硫酸钾,完全正确;
B.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于食品防腐,说法错误;
C.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说法错误;
D.霉变的大米洗净、煮熟后不可以食用,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鉴别方法来分析;
B.根据安全知识来分析解答;
C.根据微粒的性质与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有关化学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
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说法错误;
B、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说法错误。
C、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这是因为人体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需要从水中获取,故说法错误。
D、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故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进行分析;
C、根据纯净水是经过加工得到的,有些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些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此题是一道生活实际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相关的现象的分析及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
解:(1)据图可以看出,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钾,故填:氯化钾.
(2)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故填:>;
(3)要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外还可以升高温度,故填:升高温度.
(4)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故填:20%.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以及溶液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解:(1)根据溶解度的四要素可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指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质量,所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2)m点移动到n点溶剂增多,所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剂;
(3)n和m的区别是n中有100g水,m中有80g水,溶质相同都是20g,所以n中溶质质量分数要小于m中质量分数,n、m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w和z都在曲线上,都属于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又因为温度没变,溶解度就不变,所以w和z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为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z=w>m>n.故B错误;
(4)A、由图不能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
B、w和z都在曲线上,都属于饱和溶液,故B错;
C、t℃时,100g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是50g,所以t℃时,50g的水最多溶解25g的固体,故C正确。
故答案为:(1)50g;(2)增加溶剂;(3)B;(4)C。
(1)根据溶解度的四要素考虑;
(2)根据m点移动到n点溶剂增多考虑;
(3)根据每一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
(4)根据图中信息提取有用信息。
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15.??
解:(1)这里的“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
(2)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设用30%的KNO3溶液质量为x,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x×30%=500g×6%,解得x=100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500g-100g=400g;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算出铬元素化合价是+6。
故答案为:(1)CH4;???(2)复合肥;400;(3)+6
(1)这里的“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根据化肥分类和溶液稀释考虑;
(3)根据化合价的计算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化肥的分类,化合价的计算。
16.??
解:(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6g氯化钠,所以20℃时,将33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8g;40℃,NaCl的溶解度是36.6g,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3gNaCl,将此溶液升温至40℃,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2)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4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60℃,100克水中溶解KNO3达到饱和状态,降温至40℃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63.9g=46.1g;
(3)从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获取全部KNO3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
(1)68;饱和;
(2)46.1;
(3)蒸发结晶。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解:(1)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填:过滤;
(2)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2O=H2+CO;故填:C+H2O=H2+CO;
(3)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是利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故填: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①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造成溶液的温度降低;故填:降低;
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③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
100g×20%=(100g+x)×10%
x=100g
故填:100g;
(5)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故填:节约用水。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现象来分析;
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5)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灭火的原理、溶解现象与乳化现象、溶液的稀释等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8.??
解: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酵母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除去矿物盐的软水.实验室常用肥皂水来区别软水和硬水;
④测定啤酒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
⑤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
故答为:①C;?②化学;?催化;③肥皂水;?④pH试纸;⑤防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CO2气体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导致瓶子爆裂.
①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
②根据变化的特征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根据酵母的作用分析;
③根据硬水软水的不同点及区别方法来分析;
④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⑤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19.??
解:(1)①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三种元素,故填:C、H、O。
②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富含蛋白质的鸡蛋清,故填:a。
③土豆中富含淀粉,故填:a。
④缺Ca元素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故填:Ca。
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 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⑥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故填:蛋白质;脂肪。
(2)①钢材属于金属材料,故填:a。
②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的硬度,故填:大于。
③钢锭能制成钢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故填:延展。
④车架表面喷漆防锈蚀的原理是隔离水、空气,故填:隔离水、空气。
(3)电极a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将300 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不变,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故填:200。
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性质、溶液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
解:(1)现有10Kg 10%的KOH溶液、14KgKOH固体和适量蒸馏水,则可以配制出30%的KOH溶液质量为:50Kg,故填:50;
(2)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内负电荷向正极方向移动,故移动方向为向右,反应中水的质量增加,氢氧化钾的质量不变,故溶液变稀,溶液的pH 变小,故填:向右;变小;
(3)若燃烧1Kg氢气,设需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

4??????32
1Kg?? x
x=8Kg;
故填:8。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液pH的变化以及物质间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计算以及氢氧燃料电池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