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6 16: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人体内的废物的排出
一、单选题
1.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A.?贮存作用?B.?重吸收作用??C.?过滤作用??D.?分解作用
2.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内的水约人体重的2/3,是构成人体的最主要物质.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水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多余的水分主要通过排尿、排粪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产生的尿素、无机盐等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正常人的尿液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尿液受神经调节,是间歇的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的排泄废物的是( )
A.?尿液??B.?粪便??C.?汗液??D.?呼 出的二氧化碳
4.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D.?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5.小明上体育课时,上臂擦伤出血,这说明至少伤及了皮肤的(  )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
6.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肾小球-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滤过作用????
?C.?尿道-排出尿液?????????????D.?膀胱-输送尿液
7.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的形成是持续不断的
B.?图中②、③、④合称为肾单位
C.?形成尿的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③,重吸收作用发生在④
D.?②中的液体与血液相比较,主要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8.肾衰竭患者体内潴留多种毒素及代谢废物,通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时,血液向透析液排出的物质主要是(??? )
A.?血细胞、水、尿素、蛋白质??B.?水、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
C.?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D.?红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
9.健康人的血液、血浆、原尿、尿液都有的成分是(  )
A.?血细胞??B.?大分子蛋白质??C.?尿素???D.?葡萄糖
二、填空题
10.如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结构,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肾之后,有益物质得到保留,有害物质得以排出,从而保证了生命系统的健康运行,图中①、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作为肾单位的组成部分,a为________?,其中的液体称为________?.
(3)b内流动的血液为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c内血液最终通过下腔静脉流回到心脏的________?部位.
(4)剧烈运动时,在汗液大量分泌的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你只会排出少量的尿液,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
(5)某人经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的分泌不足造成的.

11.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________系统来完成的,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12.排泄的途径有三种: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由________排出体外;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随________排出体外;绝大多数的代谢产物经________形成尿排出体外.
13.人体内大部分废物是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
14.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15.肾单位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前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6.肾单位中的________和紧贴着它的________内壁起过滤作用.
17.人的高矮胖瘦千差万别,引起体形差异的原因很多,遗传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居住地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形状和大小.如赤道附近的尼罗河人,身材瘦高;而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则身宽体壮.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的种族之间人的体型有较大差别.(见如图,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种族的居住地纬度和平均骨盆宽度.骨盆越大,人的体型就越粗壮.)相反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如稗格米人和尼罗河人居住地的纬度相同,但却身材矮小.
为什么人类的体型会与地理位置相关呢?人类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居住地的气候影响了人体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皮肤表面积越大,身体散发的热量越多;体重越大,身体产生热量越多.人体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稳定的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形成这种体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________?;
(4)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写出一点)________?
(5)不同种族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小刚根据有关材料和知识设计了一份“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20至35周岁的人.请你在表中项目的空白处(有▲的地方),填上你认为和该研究问题最有关联的调查项目.
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
项目 姓名 年龄 性别 种族 ________? ________? 居住地 地理位置 …







三、综合题
18.如图是肾单位和肾小体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1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4]肾小囊的内壁的________作用,形成________.
(2)图中6是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全部________、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________进入血液.
(3)________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大约由200多万个________组成.除此之外肺和________也具有排泄功能.
19.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
(2)液体甲应是________,取自图中[________]________,是经过________ 作用形成的。
(3)液体乙应是________ , 和液体甲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________作用导致的。
20.下表中的样本为某健康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肾小管末端的尿液,表中的数据为各样本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单位:克/100毫升),请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与样本B相比,样本A中________的含量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________.
(2)样本C中尿素的含量是样本A的________倍,这是由于________所导致.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样品A中的无机盐有大部分被重吸收.请从上表中找出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信息,填写在下面表格中的横线上.
?样本A 样本________?
?无机盐 ?0.7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切入.
2.【答案】 A
【解析】【解答】A、人体内的水还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A符合题意;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物质,人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淡盐水,B不符合题意;
C、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等含氮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C不符合题意;
D、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过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3.【答案】 B
【解析】【解答】排泄是指将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由皮肤排出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由泌尿系统排出。排粪属于排遗。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及途径.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故答案为:B
【分析】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因此,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5.【答案】 C
【解析】【解答】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组成,表皮分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进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皮肤擦伤,渗出了一种黄色的液体(组织液),说明伤及了皮肤的表皮;如果出了血,则说明已经伤及了皮肤的真皮。
故选:C
【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
6.【答案】 C
【解析】【解答】A、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而不是肾小球,A不符合题意;
B、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而不是肾小管,B不符合题意;
C、尿道排出尿液,C符合题意;
D、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小囊组成.
(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关键是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并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7.【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由于血液不停的循环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持续不断的;
B、图中②(肾小囊)、③(肾小球)、④(肾小管)合称为肾单位;
C、形成尿的过程中,滤过作用发生在③(肾小球),重吸收作用发生在④(肾小管);
D、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都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②中的液体与血液相比较,主要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而不是“主要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所以,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②中的液体与血液相比较,主要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故选:D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3)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肾小球、④肾小管.
8.【答案】 C
【解析】【解答】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代替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可以透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血液透析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透析时,血液向透析液排出的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9.【答案】 C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血浆、原尿和尿液都含有的物质是尿素、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二、填空题
10.【答案】尿素;葡萄糖;肾小囊;原尿;动脉血;右心房;肾小管;激素调节;胰岛素
【解析】【解答】(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 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 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①是尿素,②是葡萄糖;
(2)图中的a是肾小囊,里面流动的原尿;
(3)b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c是肾静脉,血液由肾静脉经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4)剧烈运动时,在汗液大量分泌的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促进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尿液排出少,这是激素在起调节作用;
(5)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 尿病的特征之一.因此其尿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故答案为:
(1)尿素;葡萄糖;
(2)肾小囊;原尿;
(3)动脉血;右心房;
(4)肾小管;激素调节;
(5)胰岛素.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 流出形成尿液,据此解答.
11.【答案】 泌尿;肾脏
【解析】【解答】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和排出尿液.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由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泌尿;肾脏.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
12.【答案】呼吸系统;汗液;泌尿系统
【解析】【解答】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二、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分析】理解排泄的概念,熟记排泄的三条途径,据此答题。
13.【答案】尿液;泌尿;滤过;重吸收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把大量蛋白质和血细胞留在血液中,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这样尿液中就不会存在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了。
14.【答案】D;C
【解析】【解答】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的组成是如图: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 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 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 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选:D;C

【分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场所.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5.【答案】 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解析】【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一条细长上皮性小管,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
16.【答案】肾小球;肾小囊
【解析】【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我正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因此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故答案为:肾小球;肾小囊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17.【答案】 皮肤;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越粗壮(骨盆宽度越大);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或饮食习惯不同,或遗传变异等)(写出一点);身高;饮食习惯
【解析】【解答】(1)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实现的,此外有少部分热量是通过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而散失,还有极少部分热量随着尿和粪便的排出而散失. 通过皮肤表面的散热可以分为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大类. 人体通过皮肤直接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改变流经皮肤的血液量来加以控制.皮肤内血管舒张,血 液流量大,则体表温度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小,则体表温度低.所以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人体的散热状况. 汗液蒸发要吸收热量,在常温条件下,人体虽无明显发汗,但皮肤表面仍不断地有水分从角质层渗出而蒸发,称不显汗;但当环境温度上升到28~30℃以上的时 候,汗液分泌则增加,蒸发散热将变成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等到环境温度上升到等于体温的时候,则蒸发散热就成了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了.
(2)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就越粗壮(或骨盆宽度越大).或人的平均骨盆宽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变大,体型更加粗壮.
(3)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生物氧化,释放能量.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其他器官在总产热量中所占的比例较 小.人在安静状态时,肝脏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 20%~30%,骨骼肌占25%,脑占15%.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骨骼肌发达、肝脏较大,这种体型能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 北极环境.
(4)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同在低纬度,由于海陆位置、地貌等差异;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饮食习 惯不同等,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的体型更粗壮些,有的不太粗壮.因此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 的宽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或饮食习惯不同或遗传变异等).
(5)人的身高除了与年龄、性别、种族、居住地地理位置有关外,还与居住地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睡眠时间、遗传因素等有关.因此在“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中项目的空白处可以填:身高;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等、
故答案为:(1)皮肤
(2))居住地纬度越高,人的体型越粗壮(骨盆宽度越大)
(3)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4)居住地的海拔高度有明显不同(或饮食习惯不同,或遗传变异等)(写出一点).
(5)身高;饮食习惯;(或地理环境等)
【分析】该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考核学生设计调查表格、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发散性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学生如何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应用知识分析问题是本题考核的重点,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考核的意图.
三、综合题
18.【答案】 (1)动脉;3;肾小球;过滤;原尿
(2)葡萄糖;重吸收
(3)肾脏;肾单位;皮肤
【解析】【解答】解:(1)血管[1]入球小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2)一般情况下,6肾小管能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成分重吸收回血液.(3)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每个肾脏大约有2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6]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3]肾小球和[4]肾小囊.所以肾单位由[3]肾小球、[4]肾小囊和[6]肾小管构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人体的排泄器官除肾外,还有肺和皮肤.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3)图中1是入球小动脉,4是肾小囊,3是肾小球,2是出球小动脉,5是肾小囊腔,6是肾小管、7是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
19.【答案】(1)②④⑤
(2)原尿;⑤;肾小囊;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
(3)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解答】(1)肾单位是由②肾小球、④肾小管和⑤肾小囊三部分构成。
(2)液体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因此甲为原尿,原尿是血液经过②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产生的,即是从⑤肾小囊中取出来的液体。
(3)液体乙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乙应该是尿液,是由于肾小管的冲吸收作用后产生的。
故答案为:(1)②④⑤;(2)原尿;⑤;肾小囊;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3)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③是出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腔.甲为原尿,乙为尿液,丙为血浆.
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20.【答案】(1)蛋白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2)60;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
(3)C;1.1;尿素;0.03;1.8
【解析】【解答】解:(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与样本B相比”,样本A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2)样本C中尿素的含量是样本A的60倍,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样品A中的无机盐有大部分被重吸收”,同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导致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升高.因此上表中支持这一判断的信息,如下表:
样本A 样本
C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0.03 1.8

故答案为:(1)蛋白质;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2)60;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3)C? 1.1? 尿素? 0.03? 1.8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样品A原尿、样品B血浆、样品C尿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