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6 16: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基因的显隐性、性状的显隐性;
2.举例说出基因的显隐性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优生优育。?
二、教学重难点
1.举例说出基因的显隐性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出基因的显隐性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解的方式解释亲子代间的遗传现象。
三、教学策略
用“想一想,议一议”切入主题,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孟德尔实验的相关材料,逐步分析实验结果,逐步得到结论。由单双眼皮的遗传现象的解释自然过渡到“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通过分析白化病,引导学生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孟德尔实验的文字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复习引入
提问:1.在传种接代中,父母传给孩子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2.基因在亲子代间如何传递?
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进行新课
阅读,分析,总结,归纳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孟德尔实验的有关材料,逐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材料,分析结果,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能力,
1.阅读有关孟德尔资料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孟德尔资料
1.学生阅读有关孟德尔资料
逐步分析孟德尔实验,逐步得到结论,将知识从理解上升到运用层面
2.分析孟德尔实验
2.指导学生分析孟德尔实验
2.学生分析孟德尔实验
分析资料能力
3对孟德尔实验进行解释
3.引导学生用孟德尔的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用孟德尔的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理解孟德尔理论
4.运用孟德尔理论解释生活中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
4.引导学生用孟德尔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对性状遗传现象
4.用孟德尔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对性状遗传现象
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迁移
禁止近亲结婚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2.近亲结婚的危害
1.用图谱引导学生分析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亲缘关系
2.用单双眼皮的遗传引入白化病为代表的隐性遗传病
1.分析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亲缘关系
2.分析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
理解优生优育政策的必要性
课堂小结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近亲禁止结婚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课堂小结
训练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课堂练习
1.教材第37页课后第2、3题
2.教材第37页课后第1题
3.教材第37页课后第4题
课堂小结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相对比较抽象而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分析孟德尔的实验为主线,逐层分析,循序渐进进行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