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液态内部的压强 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液态内部的压强 导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08: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在力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验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问题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由于八年级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会感到茫然。建议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增加一组取材方便、简单易做的探究型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难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探究课题]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器材] 微小压强计、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
 [实验步骤] 见教材P59~P60学生实验。
 [讨论交流] ①如何显示微小压强计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答案:通过对比U形管中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其受到的压强大小)
 ②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压强计密封不好,漏气)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导入一】 (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①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②再用钉子在袋子的四周扎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师引导]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K
[师]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二、液体内部的压强。引入新课。
【导入二】 (联系生活,设计问题,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①潜水艇为什么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
②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会死亡?
[述]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今天学习:二、液体内部的压强。K
学点1 液体的压强
观察:如图8-2-1所示。
思考:
问题1:在容器中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明显地向外凸起,这说明__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产生了压强__。
问题2:由于液体__受重力作用__,且具有__流动性__,所以液体对阻碍它下落和散开的容器底和容器壁都会产生压强。不仅如此,容器内部各部分液体之间也相互挤压,也会产生压强。
图8-2-1
     
图8-2-2
学点2 液体压强的特点
观察:如图8-2-2所示。
思考:
问题:微小压强计由金属盒、橡皮软管、玻璃U形管(内装有液体)组成。U形管的右管开口,左管通过橡皮软管跟一个扎有橡皮薄膜的金属盒相连。当金属盒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__相平__;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侧液面便出现__高度差__,压强越大时,__高度差__越大。
阅读教材P59~P60“学生实验”。
问题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压强计、大烧杯、水、浓盐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如图8-2-3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较浅处,记录玻璃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位,使探头朝上、朝下、朝__各个侧面__,记录不同情况下玻璃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重复步骤1。
3.将大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重复步骤1。
分析与结论:
1.液体内部各处都存在压强
2.在液体同一深度的不同位置处,液体压强__相等__,与探头的方位__无关__。
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增大__。
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__有关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