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连通器 导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3 连通器 导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08: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连通器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具体应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一些联系实际并且有广泛应用的连通器知识,重在理解和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如茶壶、水塔、回水管等),利用“假想液片”的理想模型,用二力平衡和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连通器的原理。
 本节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理解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在静止时液面相平,认识不同形状的连通器,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连通器,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出连通器。
 2.了解用“假想液片法”解释连通器原理。
 3.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船闸的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或挂图认识连通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让学生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进一步体会理想模型法是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通过动手制作“人工喷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进一步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特别是对三峡船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动手制作“人工喷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连通器的特点。会分辨生活中的连通器,会解释一些简单的关于连通器的问题。
 难点:船闸的工作原理。由于学生缺乏对船闸的感性认识,直接表述船闸的工作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通过生活中常见连通器的工作原理,类比表述船闸的工作原理




被密封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液压机的工作基础。
 根据帕斯卡原理,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图所示),即= 。如果第二个活塞面积是第一个活塞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作用在第一个活塞上力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
【导入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播放茶艺表演录像。
[师] ①长嘴茶壶的茶艺表演很好看,观察这种茶壶并和教材中P64图8-14甲、乙所示茶壶比较,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壶盖上为什么要留有一个小孔?②图甲中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的高度有什么关系?如图乙所示的茶壶在设计上有问题吗?水可以装满吗?
[观察归纳 ]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述] 各种茶壶的共同特点是上部开口,下部连通。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这样设计的原因,引入新课:三、连通器。
【导入二】 (观察牲畜饮水动画,引入新课)
观察牲畜自动饮水器动画(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 为什么牛在喝水时,随着水箱中液面水位的下降,左边的进水口就会打开?左、右两边的装置有什么特点?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入新课:三、连通器。
【导入三】 (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选择透明的容器,并将水染色使有利于观察。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连通器(如图所示)注入水时、连通器倾斜时、倒出水时,连通器的各容器液面是否相平。在注入水或倒出水时,堵住其中一容器的管口,观察水面是否相平。引入新课:三、连通器。
学点1 连通器
图8-3-1
观察:如图8-3-1所示。
思考:
问题:茶壶壶嘴与壶身底部__连通__,壶盖上留有小孔,目的是__与外界空气连通__。像茶壶这样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作__连通器__。
学点2 连通器的原理
观察:如图8-3-2所示。
图8-3-2
思考:
问题: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液体__静止__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__相平__。
观察:如图8-3-3所示。
图8-3-3
思考:
问题:在连通器中,设想在两容器连通的部分有一“液片”。当容器内装同一种液体静止时,这个“液片”也是静止的。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力__相等__,压强__相等__。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h1=h2,也就是左右两管中液体的液面高度相同,即液面__相平__。
观察:如图8-3-4所示。
图8-3-4
思考:
问题1:如图甲所示,当连通器内各部分液面不相平时,液体会由压强大的部分流向压强小的部分,直到各部分压强__相等__。
问题2:如图乙所示,打开阀门K,阀门两侧液体__不流动__,原因是__阀门两侧液体压强相等__。
学点3 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如图8-3-5所示。
图8-3-5
思考:
问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牲畜自动饮水器等都是应用__连通器原理__的实例。
观察:如图8-3-6所示。
图8-3-6
思考:
问题1:当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时:关闭下游闸门和阀门B,打开上游闸门和阀门A,上游和闸室形成一个__连通器__。闸室水位升高,与上游水面高度相等,使得船能够进入闸室。船进入闸室后,__关闭__上游闸门和阀门A,__打开__下游闸门和阀门B,这时,闸室和下游又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水位下降,与下游水面高度相等,船行至下游。
问题2:船从下游驶向上游时,工作过程与船从上游驶向下游相反,船闸实质上是利用__连通器的原理__进行工作的,实际生活中的船闸结构复杂得多,由多级构成,但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1.如图8-3-8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  )
图8-3-8
A.N1=G1+G2,N2=G2        B.N1>G1+G2,N2>G2
C.N1G2
[解析] D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N1=G1+G2,而装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为以容器底为面积,深度为高的液柱的重力(即N2=pS=ρhSg),而在本题中容器的上下大小不均匀(上小下大),比较N2和G2可知N2>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