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6 17: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港口初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执教人:洪琼花
班级:七(3)班
时间:2016年11月30日第7节
课题:第五章 第5节 运输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以及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2、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教学难点】 辨认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综艺: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二、导入新课:ppt图片
树怕伤皮,不怕伤心?这株古杉高28米,胸径2.19米,虽曾被焚空树干,但至今依然存活,被誉为“湖南杉树王”。
思考: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高大、粗壮?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却不会死亡?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ppt
结构名称
功 能
树皮
?外侧部
?保护作用
?韧皮部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
?形成层
?具有分裂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木质部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
?髓
?贮藏营养
(二)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目的要求}
1.观察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的运输;
2.观察并识别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运输的部位
{材料器具}
带叶的杨树枝条或凤仙花、稀释的红墨水(代替水分和无机盐)、带刻度有橡胶塞的锥形瓶、解剖刀、放大镜
{方法步骤}:
1、将节叶的杨树枝条进行相应的处理(甲剥掉树皮,乙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放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
2、将锥形瓶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h。
{观察思考题}:1. 从茎的横切面上看,染成红色的是茎的哪一部分?
2、茎内部结构被染成红色说明什么问题?
3. 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小结}:茎中被染成红色部分是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木质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三)演示实验:观察枝瘤
{演示观察枝瘤}
1、描述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2、试解释切囗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结论}:茎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茎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的最里面,大部分有机养料是自上而下运输的。
{课内拓展}小故事——ppt
(四)活动:观察导管和筛管——ppt
{小结}: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由下到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由上到下
活细胞
三、随堂练习——ppt
四、板书设计
第5节 运输作用
(一)、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二)、茎的运输作用
1、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
2、筛管输送有机物
五、作业布置:基础训练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