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7 壶口瀑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河滩(tān) 弥漫(ní)
横溢(yì) 振耳欲聋
B.推搡(sāng) 吞没(mò)
寒噤(jìn) 怒不可遏
C.潺潺(chán) 汩汩(gǔ)
告诫(jiè) 前呼后涌
D.迂回(yū) 霎时(shà)
雾霭(ǎi) 窟窟窍窍
?
?
?
?
?
?
D
?
?
?
?
?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B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大约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C
4.对下面句子的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六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的情景时时出现在我们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山东曲阜”,谓语中心语是“时时”,宾语是“我们”。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习近平总书记”,谓语中心语是“视察”,补语是“在我们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我们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六年来”,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我们”。
C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两次观赏雨季壶口瀑布的见闻和感受。
B.作者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角度切入,写出了壶口瀑布水势浩大、令人震撼的气势。
C.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壮观之美。
D.文章最后,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升华主旨,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立意深远。
A
6.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加以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画面,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
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而旁侧的瀑布半掩半露,与主体瀑布相得益彰,再添一层气势。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7.【训练点:侧面描写】课文在描写壶口瀑布时用了侧面描写,请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
一、语文要素训练
示例:①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8.【训练点:理解重点段落的作用】文章第6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由景生情,借物喻人,赞美黄河,实则也是赞美中华民族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勇于反抗的精神。结构上总结全文。
阅读课文第3——6段,回答问题。
9.用原文说出“壶口”这个名字的由来。
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一、精段品析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壶口瀑布在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11.选文在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对壶口瀑布的赞美转向对黄河的赞颂,进而转向对中华民族博大宽厚、坚韧刚强的精神的歌颂。
12.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因为秦晋大峡谷为雄心勃勃的黄河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13.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①瀑布迸溅而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②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③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④黄河水流们有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
?
?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
?
?
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15.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象征。文章借“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向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16.请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这几句的深刻内涵。
示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7.在世界所有的大江大河中间,像黄河这样一条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黄河”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的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黄河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走访黄河两岸居民
示例一:黄河——你是个充满志气与青春活力的男孩,踏着矫健的步伐,带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勇往直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曲唱出了你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奔涌吧,黄河!怒吼吧,中国龙!让我们在心中祈祷:中华大地上将重写一部崭新的黄河史,黄河儿女将歌唱一曲高昂的华夏歌!我心中的黄河永远是最伟大的母亲河!
(2)【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黄河美景入眼帘。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黄河的赞美之情。(60字以上)
(3)【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黄河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主题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黄河。
示例:让垃圾远离黄河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18.本文由黄河的个性联想到人的个性,以水喻人,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请你也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例文:梅花,在中国是特别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