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1《庄子》二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6)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
?
?
?
?
míng
kūn
xǐ
tuán
yé
?
?
háo
tiáo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不知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循其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溟”,海
?
?
?
?
?
?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记载
怎么
固然
追溯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D
?
?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
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A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
6.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样画葫芦,栩栩如生。请将下列古体字的序号对应填入简体字的括号里。
A.茧( ) B.鸟( )
C.乳( ) D.水( )
【点拨】本题旨在通过浅近古体字的辨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汉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①中间几根横线代表鸟的羽毛,这个是“鸟”;②这个“水”的象形字和“水”是非常接近的,很好辨认;③整个字看起来就是一个“虫”字被外面的“草字头”“绞丝旁”裹着,就是“茧”;④整个字就像一个人伸出双手怀抱因饥饿而张口的孩子,就是“乳”。
【答案】A.③ B.① C.④ D.②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你说“汝安知鱼乐”这样的话,(说明)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展翅翱翔的画面。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的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相同的。
C.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D.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文中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短,我们却不难从中领略《庄子》的独特风格。
【点拨】“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相同的”不合文意。
【答案】B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B.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
D.请循其本(本心)
一、课文研读
?
?
?
?
【点拨】本,本原。
D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庄子曰:“请循其本。”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D.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答案】D
【点拨】A项两个“其”的意思分别为“表示选择”“代词,指话题”;B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为“介词,到”“介词,在”;C项两个“而”的意思分别为“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D项两个“是”都是“这”的意思。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庄子曰:“请循其本。”
用力鼓动翅膀高飞,它的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
1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示例: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②在想象中对比。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或谓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梧桐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商贾之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辞平原君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
?
?
?
?
栖息。
那。
离开。
14.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练实不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去国怀乡
C.为人排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仰而视之曰 解纷乱而无取也
【点拨】A项中第一个“食”意思是“吃”,第二个“食”意思是“饲养、喂养”;C项中第一个“患”意思是“祸患”,第二个“患”意思是“担心”;D项中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B项中两个“国”都是“国都”的意思。
B
?
?
?
?
?
?
?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点拨】注意关键词“相”“见”的解释;
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敬酒,祝鲁仲连长寿。
【点拨】注意关键词“酣”“寿”的解释。
16.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志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两个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自己比作“鹓 ”,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比较,强调自己的志趣。
【乙译文】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推辞了很多次,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敬酒,祝鲁仲连长寿。鲁仲连笑着说:“被天下认为可贵的人,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却不收取任何酬劳。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愿意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离开了,终身不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