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2《礼记》二则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3)《兑命》曰“学学半”( )( )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6)男有分,女有归( )
?
?
?
?
?
jiā
?
?
?
yáo
qiǎng
yuè
xiào
jǔ
mù
guān
fè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男有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好的道理。
?
?
?
?
?
?
因此。
以……为亲
兴起。
兴起。
职分,职守
?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点拨】B项第一个“学”同“敩”;C项“与”同“举”;D项“矜”同“鳏”。
A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2)教然后知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3)教学相长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美
?
?
?
?
意义
困惑
疲乏想睡
教与学
教学生学习功课
或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4)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5)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5)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
?
?
女子出嫁
返回
害人
偷东西的人
财物
货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B.不独子其子
C.货恶其弃于地也
D.使老有所终
C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有嘉肴》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写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教学相长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道之行也》中表现社会安定和平、民风淳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一)阅读《虽有嘉肴》,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精读
即使。
?
?
好。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困惑。
9.《虽有嘉肴》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作比,引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论述,然后集中论述了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
教
学
教学相长
(二)阅读《大道之行也》全文,回答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讲信修睦(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点拨】大同:指理想社会。
D
?
?
?
?
?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1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大同”社会的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全社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美
?
?
?
?
勉励
停止
所以,因此
1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寒冷。
15.【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教学相长(也)
比喻论证、举例
论证
16.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略。
【点拨】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即可。
【乙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助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行为就不会有差错了。
17.综合性学习。
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和创新的智慧源泉。近日,光明中学拟开展“读国学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设计一条宣传语悬挂在校门口,要求含有“国学”二字。
示例一:用国学经典,启智慧人生。
示例二: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
示例三:读国学经典,塑高尚人格。
(2)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下面材料均出自国学经典,请写出阅读收获。
材料一: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材料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材料三: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孔颖达疏》)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我们要向他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