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7 07: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1、概念: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目的:
3、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
日本
政治经济制度
科技文化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唐朝妇女




此外:还有节日、茶道、花道、书法、中草药等等
二、鉴真东渡
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新罗商人
对新罗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双向)
崔志远(新罗人)
目的 交往方式 代表人物 影响


《西游记》唐僧
唐僧原型:
唐朝的玄奘和尚
“玄奘西游往天竺,故事经典传千年”
——印度篇
《大唐西域记》
三、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1、时间:
2、成果
带回大量佛经
以亲身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
3、意义:
为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僧人
僧人
天竺
日本
独行
结伴
历经磨难
长途跋涉
求取真经
弘扬佛法
问题思考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勇往直前、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虚心好学等等。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目的 独行还是结伴 途中遭遇
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国力强盛
制度、文化先进有吸引力
对外开放政策
海陆并重交通发达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节选
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外关系中获得什么启示?
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
主权独立才是国家开放的前提
坚持平等合作与开放发展方针
鼓励与支持各行主动走出国门
中外文化交流
日本
印度



对外开放

双向
交流

兼容
并蓄

日本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本课小结
新罗
交往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