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一 交通专题
一、选择题
(2019年全国Ⅰ卷)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2019年全国Ⅲ卷)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5.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2019年北京卷)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图1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6.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019年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7
7.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8.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2018年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下面问题。
9.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强
10.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11.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8年北京卷)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2.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 ②大城市 ③交通线路 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8年4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面问题。
13.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14.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2017江苏)“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6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5.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16.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2017江苏)图9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7.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千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千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18.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2015新课标1)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问题。
19.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 B.经济 C. 地形 D.人口
20.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21.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 C.53°N D.40°N
(2015浙江)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22.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2014新课标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问题。
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2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2014四川)如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27.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28.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2014浙江)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问题。
29.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2013天津)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问题
3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3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33.(2013广东)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2012广东)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如图),完成问题。
34.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35.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2012江苏)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 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如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36.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37.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2011全国)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如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问题。
38.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39.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40.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2011安徽)近年来安徽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如图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问题。
41.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42.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43.(2010天津)据图8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2011新课标)据此完成问题。
44.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45.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46.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二、综合题
47.(2019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2分)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6分)
48.(2017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
49.(2017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6分)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6分)
50.(2016全国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51.(2016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 ,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 (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 、 。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
52.(2015安徽)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53.(2015新课标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如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54.(2015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如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55.(2012全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 ,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如图示意灵渠位置。完成下题。
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56.(2011重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_____ 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其表现有佛教文化由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属于_____。图中标出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
(2)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_ ____,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______。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_____。(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得综合整治措施。
57.(2010广东)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2)。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排放(图13)。
图12
图13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排放?
参考答案
1.B【解析】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A项错误、B项正确;山脊线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C项错误;山麓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布,D项错误。
2.A【解析】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但该区域工业和商品农业不发达,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向外运输原木,A项正确,B、C项错误;河谷两岸地区到处是石材,开挖、运输石材没有必要将铁路线修到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D项错误。
3.D【解析】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原木的主要供应地,近些年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林木资源日益减少,加上保护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些地区禁止森林采伐,因而运输需求减小,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设施陈旧、运速太慢会催生新的铁路的修建,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废弃,A、B项错误;线路过密只会加剧运输线路之间的竞争,部分线路可能因竞争力弱而废弃,但不会全部废弃,C项错误。
4.D【解析】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且为山前洪积平原,可推知该公路位于高海拔地区,A、B错;该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故该公路应位于气候干旱的新疆,C错,D对。
5.B【解析】该公路山区段封路禁行的时间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此时段纬度较高的新疆降水以降雪为主,不会出现洪水和泥石流,A、C错;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公路山区段降雪量较大,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加之该公路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道路急弯、陡坡较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故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B对;路面冻融沉降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半年,D错。
6.C【解析】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
7.A【解析】海上丝路货物运往欧洲,需要绕道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路程比丝路班列远,运输速度慢、时效低,A正确、D错误。海运货物运输量比铁路大,单位运价低,B、C错误。
8.D【解析】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并没有增加铁路线,A错误。货运班列运输的主要产品不是能源,B错误。货运班列增加说明安徽省销往国外的商品增加,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可能下降,C错误、D正确。
9.C【解析】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拉萨位于成都西侧,且两地纬度差异较小,因此拉萨的日出较成都晚;成都纬度高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成都昼长长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拉萨昼长长于成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成都;由图中高程可知,拉萨的海拔明显高于成都,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晴天多,日照强。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10.D【解析】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板块边界属于消亡边界;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以自西北向东南流的居多;图示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自然景观以高寒草甸为主;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11.B【解析】目前,青藏高原地区对外的客货运输对青藏铁路的依赖程度较高,青藏铁路承担的交通运输压力较大,而川藏铁路开通后,可缓解青藏铁路的运输压力;川藏铁路开通后,可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通达度,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过剩物资的外运,也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短缺物资的输入;图示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可能消除灾害的影响;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12.B【解析】甲类钢铁厂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而乙类钢铁厂的主要原料为废钢(即钢铁消费地),因此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不可能均靠近铁矿;读图可知,该地区的两个大城市附近均有甲、乙两类钢铁厂分布,但该地区绝大部分城镇附近也有乙类钢铁厂分布;大城市和城镇作为钢铁消费地,一方面可作为甲类钢铁厂产品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可为乙类钢铁厂提供原料;读图可知,甲、乙两类钢铁厂均紧邻铁路线分布。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13.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车变为驾驶私家车,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收入水平,A对;舒适程度是由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决定的,B错;由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交通条件是在不断改进的、区域差距也是在变化的,但交通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C、D错。答案选A。
14.D【解析】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变为驾驶私家车,可能会加剧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会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会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B错;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C错;大量私家车开回中西部农村,会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D对。答案选D。
15.D【解析】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消耗能源最低,属于“绿色出行”;与小汽车相比,公共交通载客量大,人均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对较少;由图可知,2011年之后,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占比迅速上升,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占比也有所上升,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占比迅速下降,这表明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了明显影响。
16.B【解析】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地域范围受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城市服务功能主要受城市等级、规模影响。
17.D【解析】从图上可以直观看出,1843年以前的上海港位于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上,属于支流港;1843年以后及1949年以后的拓建都位于黄浦江上,属于干流港;1984年以后和1997年以后的拓建都位于长江口,属于门户港;而2005年以后的拓建位于长江口外,属于深海港。
18.C【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洋山港为深海港,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其为离岸港口,其发展对城市内部功能变迁影响不大;洋山港建设可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洋山港建设能够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但这不是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洋山港建设并不能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19.A【解析】读图可知,甘德国际机场位于纽芬兰岛,该岛屿位于横跨北大西洋航线的重要位置,所以导致该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20.D【解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飞机制造技术提高,飞机续航能力增强,所以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就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了。
21.C【解析】由于飞机每小时飞行650千米,如果沿着经线飞行,最远距离不超过6个纬度,结合图中甘德机场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1小时后飞机可能位于53°N。
22.C【解析】与陆路运输相比,海运具有运输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灵活性不强;古代陆路交通不便,且到达东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陆上线路沿途地势起伏大,相比之下,海运更为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的破损;从图中可以看出,海运比陆运路程要远。故选C项。
23.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甲处位于赤道附近,所以北极星的仰角约为,由于地形等的阻挡,甲处很难看到北极星,A错;由材料中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再结合北印度洋风向和洋流的季节变化可推知,输出越瓷的船只到达乙处时应在北半球冬季,此时可借助北印度洋的东北季风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航行,顺风顺水,速度快,B正确;丙处位于印度河人海口,该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冰雪消融量小,所以河流为枯水期,C错;丁处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以荒漠为主,D错。
24.D【解析】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
25.B【解析】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30千米,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
26.B【解析】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水源关系密切,而绿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所以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的分布。
27.B【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内,高速铁路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外,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均较小。
28.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在运距600 km以内较低且变化小,运距为600-800 km时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运距超过800 km后,客运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说明该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方面具有优势,最有可能是航空运输。
29.C【解析】铁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这是其主要优势;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材料及先进的技术,所以其修建总成本并不低;运输快捷及灵活方便并不是铁路运输的优势,而是公路运输的优势。
30.B【解析】从成海到阿拉木图地表植被均以荒漠为主;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的山脉为天山山脉,山坡上有森林植被,山顶有终年积雪冰川;锡尔河为内流河,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向北走,可以看到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断降低。
31.B【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包括高速化、网络化、大型化、专业化。题目中叙述“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使交通运输线形成网络,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网络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2.D【解析】根据题目叙述:“网购”使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来源于网络,所以不一定能促进商业网点密度的增大和商业区的规模扩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3.D【解析】为了不对城,市中心的交通造成影响,高铁站的选址应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故选D
34.C【解析】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且对城区景观、环境影响和城区内部交通影响都比乙模式要大。
35.B【解析】当城区不断扩展时,会把原位于城区外的高速路纳入城区内部。
36.AC【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高速公路位于四川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且材料中明确给出沿线地区多高山、断崖、陡坡和深谷。溶洞对桥隧影响不大,角峰为冰川地貌,本地区极少分布。
37.CD【解析】本题考查四川局部地区的地理特征。冰川和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在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极少分布。
38.A【解析】解题关键在于影响速度的因素,地形首当其冲,此题区分度非常小。
39.B?【解析】模拟题中类似题目很多,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较少,联系我国土地政策(切实保护耕地,应该都能选出答案,区分度小。
40.?A?【解析】高铁在中长途有优势,航空在长途优势明显,公路运输在短途有优势,还应该注意两地之间客流量,杭州----上海距离太短,冲击较小,成都----上海、兰州-----北京客运量较小距离较远,其中成都----上海是最难判断的。
41.C【解析】本题考查外贸商品及其流向,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英国的石油资源丰富,安徽省不可能向英国出口石油;日本资源较为贫乏,安徽省不可能从日本进口铁矿砂;智利汽车工业不发达,安徽省不可能从智利进口汽车。
42.B【解析】本题考查进出口贸易状况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图中可知安徽省主要的出口国家为美国、日本、德国等,均为发达国家,安徽省的工业化水平不可能超过这些国家;从安徽省贸易对象及进出口额可知,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从材料中“安徽省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说明安徽省原料导向型工业不具有优势;安徽省的外贸商品中很多不适宜用航空运输,所以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的比例不会是最大的。
4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为了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图中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是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同时交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44.B【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中的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而河流的方向与P方向相反,即P方向远离拉萨,但该方向不—定是正北;该段铁路几乎与河流平行,并非沿等高线布线;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上,冬季气温较低,有结冰现象。
45.C【解析】本题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中的信息可知,M、N堆积物位于山坡的沟口处,可能是沟里的物质被水流带到该处后堆积而成的。
46.B【解析】本题考查了工程设施对铁路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T设施相当于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项正确。
47.【答案】(l)物流(仓储)
(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货物集散地需要修建大面积的物资仓库、增加方便物资运输的交通工具等,因而当地应重点发展物流(仓储)业。第(2)问,读图可知,中欧班列运输线与我国东部沿海多个港口相连,对相关港口的服务范围、吞吐量、运营效率等都有积极意义。
48.【解析】第(1)问,主要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当地气候可判断季节;根据季节可分析原因。第(3)问,从自然地理条件对交通线建设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49.【解析】第(1)问,首先,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说明两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其次,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产生的客货流大,使得很多铁路线选择经过京、津两城市,京、津两城市也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此外,京、津两城市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等优势,有利于铁路建设。第(2)问,不利自然条件会增大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由图中信息可知,唐山至承德之间的铁路穿越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施工难度。第(3)问,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等;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地区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等,再结合承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图文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50.【解析】第(1)问,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可通过图示信息获得,从栖息地的面积、连续性、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注意要分别描述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第(2)问,材料说明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伐作业,造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第(3)问,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可知,人类在开发和建设时,应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同时加强对植被的保护等。
【答案】(1) 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4分)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7分。)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3分)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3分)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分)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2分)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2分)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2分)
51.【答案】(1)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合理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 地势低洼 河网密布 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会,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 促进南北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现有铁路网高铁线少,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这必然会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第(2)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规划在建的②线路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从图中可以看出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线经过河流、湿地,故其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主要是路基地质条件差、河网密布,地势低洼。第(3)问,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淮安有多条铁路经过,将成为江苏省新的交通枢纽,这将加强其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促进其经济发展。第(4)问,可以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促进与苏中、苏南的交流,促进产业转移等角度分析。
52.【解析】 第(1)问,应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里程、交通运输线密度、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交通运输网的构成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问,应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等)及城市化特征(包括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等级体系等)两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53.【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铁路分布可知其路网特点;作用主要从产品的输出和输入方面回答。第(2)问,你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应从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东西向铁路方面回答。第(3)问,首先可以利用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得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是高温中暑、急性传染病、毒虫叮咬等。第(4)问,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机械、电子通信等与铁路建设和 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答案】(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分)(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部分满分不得超过3分。)(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l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54.【解析】第(1)问,解答本问首先要明白医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然后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结合图文材料从人才、政策、交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修建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对该地区发展的意义主要从加强区域联系、扩大贸易量等方面分析。第(3)问,本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赞成主要从两地工程量大小比较分析,不赞成主要从两地交通需求量大小方面分析。
【答案】(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5.【答案】(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56.【答案】(1)龙门 迁移 壶口瀑布
(2)太行山 温带季风 大 原因:①岩石较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②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③降水量较小,流水侵蚀作用弱。
(3)③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
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
57.【答案】(1)北美 欧
(2)自西向东 暖流 7 8 GPS
(3)三 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