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的情景,那时自己将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小故事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小故事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为整个航程胡思乱想,只想着要飞的每一段航程就足够了。最后,这位上尉终于安全地飞出了敌人的空域。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小故事 莫顿·亨特(1927~1983)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是《悬崖上的第一课》走近作者灼( ) 扒( )趴( ) 厌倦 ( )
附和( )突兀( )怦怦( )
晕眩( ) 哭泣( )呻吟( )
恍惚( )抽噎( )参差不齐( )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 xuànzhuó pā bā juàn hè wù pēng qì shēn yín huǎng hū yē cēn cī hōng cuò 整体感知1.默读,要求时间四分半,同学们把握好时间。2.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简单的复述这个故事。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56年前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抢答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游戏玩厌,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不要冒险。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里7、那座悬崖有多高?岩脊有多深?多长?大约只有60英尺左右;五六英尺深,15英尺长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脊了吗?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是的;不是;“我”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爬到岩脊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杰里11、“我”是怎样脱险的?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12、“我”现在多少岁?64岁(当时是8岁,时隔56年,所以8+56=64)时间地点人物七月里一个酷热的日子美国费城的一个悬崖“我”,5个男孩,父亲事件复述故事起因???经过???
结果???? 启示?????(1-5)(6-16)(17-28)(29)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父亲指点???摆脱困境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叙述了“我”在悬崖上冒险、脱险的经历,并由此悟出了经验。你能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吗?“我”遇险时身心变化的过程。一、犹豫不决 满头大汗 浑身发抖二、晕眩 哭泣三、神情恍惚 害怕和疲劳“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过程。1最初:毫无信心 3随后:信心大增 2继而:信心萌发4最后:巨大的成就感我不行 我会掉下去 我会摔死的这看起来我能做到再一次,我做到了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语言赏析1、“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一句中,“巨大”一词,是否用的重了?不重,对一个很胆小的孩子来说,独自摸黑爬下悬崖确实不容易,这是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后取得的成功。“巨大”恰好表达了我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 。课文理解“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学到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它告诉“我”无论遇上何种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课文理解 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可以战胜巨大的困难。当然,最重要还是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路上也是如此。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多角度阅读2、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多角度阅读3、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里? 如果你是杰里会怎么做?多角度阅读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3 .善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写作特点 本文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一步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关键在于要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