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 B.车 C.手 D.沙子
3.如图所示,两车追尾撞击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先撞击甲车,甲车后撞击乙车
B.甲车撞击乙车的力大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
C.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
D.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同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半,其密度大小也减半
D.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如果俯视液面最低点,则其读数将偏小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7.同学们在课外实践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与力的大小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C.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9.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2019年中国女排再次器荣膺世界杯冠军,如图是她们参赛的照片,照片中她们都用到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图不同的是( )
A.扣球 B.拦网
C.垫球 D.握球
11.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臂 D.作用点
12.小华先后两次用力拉同一根弹簧顶端的同一位置,情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中情景可以得出,影响拉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如图甲所示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况,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4.抛出去的石块可以在冰面上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5.如图(a),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下,然后用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同一根弹簧上,如图(b)、(c),已知F1<F2,观察比较(a)、(b)或(a)、(c),可得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 和 有关。
16.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 ,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7.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当用手推动易拉罐的下部,易拉罐会沿地面水平滑动;而推易拉罐的上部,易拉罐很容易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18.如图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 ;乙图表示力可以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9.在图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0.如图所示,物体A在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请画出墙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尺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 和图 ;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 和图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和图 。
(4)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法。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解:AB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主动实施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给予它的反作用力,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故AB正确,C错误;
D、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 B.车 C.手 D.沙子
解: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两车追尾撞击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先撞击甲车,甲车后撞击乙车
B.甲车撞击乙车的力大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
C.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两车形变程度不同
D.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同
解:A、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所以两车追尾时同时相撞。故A不正确;
B、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等于乙车撞击甲车的力。故B不正确;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虽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由于两车的受力作用点等因素不同,所以两车形变程度不同。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车撞击乙车的力的方向和乙车撞击甲车的力的方向相反。故D不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②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解:
①②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①②正确;
③④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挤压、推拉等作用,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一对磁铁或一对电荷均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故③④错误;
综上可知,只有①②正确。
故选: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半,其密度大小也减半
D.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如果俯视液面最低点,则其读数将偏小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相接触的物体(不挤压)不一定就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物质的种类决定,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物体的质量减半,其密度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如果俯视液面最低点,则其读数将偏大。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
故选:B。
7.同学们在课外实践中,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与力的大小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C.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小铁钉,虽然磁铁和铁钉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但是没有相互接触,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马拉车前进的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
A、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其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因为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说法正确。
B、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说法正确。
C、“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建筑物表面对他的拉力(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鸡蛋给碗一个力,碗则会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即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0.2019年中国女排再次器荣膺世界杯冠军,如图是她们参赛的照片,照片中她们都用到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图不同的是( )
A.扣球 B.拦网
C.垫球 D.握球
解:
A、扣球时,力改变了排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拦网时,力改变了排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用力垫球,使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握球,力使排球发生了形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综上所述,只有D选项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选项不同。
故选:D。
11.有些时候只要运动员踢球的位置得当,便能让足球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对方的运动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蕉球”。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力臂 D.作用点
解: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由于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小华先后两次用力拉同一根弹簧顶端的同一位置,情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中情景可以得出,影响拉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由图可知,用力向右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力向左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如图甲所示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况,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方向 有关;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解:
(1)由图甲可知,用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乙图,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方向;相互的。
14.抛出去的石块可以在冰面上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 摩擦力(阻力) 的作用,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解:
抛出去的石块由于惯性,可以在冰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在水平方向石块和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阻力),在摩擦力(阻力)的作用下,石块由运动变为静止;石块由运动到静止是由于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摩擦力(阻力);运动状态。
15.如图(a),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下,然后用大小不等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同一根弹簧上,如图(b)、(c),已知F1<F2,观察比较(a)、(b)或(a)、(c),可得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 方向 和 作用点 有关。
解: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均相同的力拉弹簧,力F2比F1大,所以(c)图作用效果明显,力的三要素也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方向;作用点。
16.科幻片《流浪地球》中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出“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 反 ,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解:发动机喷出“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反;相互。
17.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当用手推动易拉罐的下部,易拉罐会沿地面水平滑动;而推易拉罐的上部,易拉罐很容易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作用点 有关。
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就会变扁,这是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
当用手推动易拉罐的下部,易拉罐会沿地面水平滑动;而推易拉罐的上部,易拉罐很容易翻到,两次力的作用点不同,易拉罐的运动情况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形变;力的作用点。
18.如图反应了力的作用放果,其中甲图表示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表示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形状 。
解:
甲图:运动员用脚踢球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用头顶球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用双手扑球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乙图:用手握气球,气球的形状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9.在图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0.如图所示,物体A在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请画出墙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尺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 a 和图 b ;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 a 和图 c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a 和图 d 。
(4)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解:由题知,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
(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时,应选择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的图a和b;
(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应选择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的图a和c;
(3)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时,应选择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的图a和d;
(4)控制变量法是一个物理量有多个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量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量,观察物理量和这个改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本实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a;b;(2)a;c;(3)a;d;(4)控制变量。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