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力》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重约10N
B.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
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人体密度约7.9×103kg/m3
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200kg的物体,那么到月球上他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为( )
A.200kg B.1200kg C.kg D.无法计算
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挂在墙上的小球
6.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7.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8.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9.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10.如右图,旅游登山时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才能使人不易向后倾倒?( )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C.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中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12.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说法是错的( )
A.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熟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 作用的原因,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14.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700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 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 mm.(ρ水=1.0×103kg/m3)
15.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16.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牛,质量是 千克。
17.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如图(a)、(b)所示,小强用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垂线、大头针、直尺和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
(1)观察图中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可知,小强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用悬挂法找 ;根据图(b),说明他的判断结果是 。
(2)该实验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有: 、 。(写出两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 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必须处于 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 ;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m(g) G(N) G/m(N/kg)
100 1 10
200 2 10
300 1.5 5
2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与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竖直/垂直)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重约10N
B.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
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人体密度约7.9×103kg/m3
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根筷子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2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200kg的物体,那么到月球上他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为( )
A.200kg B.1200kg C.kg D.无法计算
解:
在地球举起物体的重力为G地=m1g=200kg×10N/kg=2000N,
在月球上举起的物体重力为G月=G地=2000N,
在月球能举起物体质量是m21200kg。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A。
4.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指向地心。
故选:D。
5.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挂在墙上的小球
解: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
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图中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是重力,故B错误;
C、图中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解:
由图可知,当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倾斜的木板上滚下时,离开木板后,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同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其运动方向会略有改变,所以纸筒落在A点的右侧,故C正确。
故选:C。
7.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解:小球相右上方推出后,到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速度不为零,故在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故选:B。
8.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三角尺有两个直角边,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重锤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重锤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故A符合题意;BCD都无法判定是否水平。
故选:A。
9.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解:先进行前后比较:
两前轮的压力:4750N+4980N=9730N>两后轮的压力:4040N+3960N=8000N;则物体应放在后半部。
再进行左右比较:
两左轮的压力:4750N+4040N=8790N<两右轮的压力:4980N+3960N=8940N;则物体应放在左半部。
综上所述,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左后部,即AOD区域上。
故选:C。
10.如右图,旅游登山时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才能使人不易向后倾倒?( )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C.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中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解:人的行走时,人的重心大约在如图位置,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故选:B。
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解:
A、任何物体都有重心,故A错误;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B正确;
C、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故C错误;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D错误。
故选:B。
12.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说法是错的( )
A.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解:A、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不会向下流动。说法正确;
B、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掷杯子时杯子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墙发生力的作用而破碎。说法错误;
C、假如没有重力,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比如再大的铅球,人轻轻一掷就会飞离地球,说法正确;
D、人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熟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 重力 作用的原因,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受力物体是 苹果 。
解:(1)根据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可知,熟了的苹果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作用。
(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
故答案为:重力;地球;苹果。
14.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700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 34.3 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 50 mm.(ρ水=1.0×103kg/m3)
解:雨水受到的重力;
G=mg=3.5kg×9.8N/kg=34.3N;
由得,雨水的体积:
V3.5×10﹣3m3,
降水量为:h0.05m=50mm。
故答案为:34.3;50。
15.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大于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G=m×15N/kg 。
解: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
故答案为:大于;G=m×15N/kg。
16.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191.25 牛,质量是 50 千克。
解:
中学生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
小狗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所以中学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500N=191.25N;
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学生在火星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同,仍然是50kg。
故答案为:191.25;50。
17.图甲为著名的厦门“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实地测量却发现,95m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受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乙(b)所示,此时水平仪 右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丙中,线段AB和线段CD的实际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
(1)由图知,重锤线偏离中线向左,说明右侧偏高;
(2)仅凭感觉,CD长一些,但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知,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故答案为:(1)右;(2)相等。
18.如图(a)、(b)所示,小强用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垂线、大头针、直尺和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
(1)观察图中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可知,小强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用悬挂法找 不规则薄板的重心 ;根据图(b),说明他的判断结果是 薄板的重心在l1、l2的交点处 。
(2)该实验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有: 二力平衡的条件 、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写出两点)
解:
(1)由图知,小强同学是为了利用“悬挂法”来确定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当薄板静止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重心既在l1上,又在l2上,故薄板的重心在l1、l2的交点处;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1)不规则薄板的重心;薄板的重心在l1、l2的交点处;
(2)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
(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 弹簧测力计 进行测量,测量时钩码必须处于 静止(平衡) 状态;
(2)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 1.5N ;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m(g) G(N) G/m(N/kg)
100 1 10
200 2 10
300 1.5 5
解:(1)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测量钩码重力时,必须让钩码处于静止状态,这样测力计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为100g时,重力为1N;300g的物体的重力应该为100g物体重力的3倍,故数据1.5出错了,应该是3;此时10N/kg;由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故结论为: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静止;(2)1.5;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与m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 、 弹簧测力计 。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
(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
①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不变 (变化/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 竖直 (竖直/垂直)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解:
(1)①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②从表中数据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①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方向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OA,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竖直下落。
②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1)①天平;弹簧测力计;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①不变;竖直;②竖直向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