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血型和输血第2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血型和输血第2课时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7 07:3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血型和输血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ABO
血型系统
A
B
O
AB
万能的输血者
万能的受血者
C
输血原则
少量输血时,可以按照右边关系表进行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 为原则。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B
AB
O
A、O
A、AB
B、O
B、AB
A、B、
AB、O
AB
O
A、B、
AB、O
同型血
A
B
血量
失血400ml以内,身体无影响,短时间可以恢复
失血超过800~1000ml时,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
失血超过1200~1500ml时,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
B
A
思维扩展
血型的分类原理
A型


为什么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原来,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
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凝集原
(红细胞)
A
B
A和B

血型
A
B
AB
O
凝集素
(血清)
抗B
抗A

抗A和抗B
输血前验血,配血型,如何确定血型呢?
经常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 型



AB
给甲、乙、丙三人验血,先用A型
C
思维拓展
成分输血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医学家又发明了成分输血技术。通过离心机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根据病人的需要分别输给不同的病人。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
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
请你思考一下他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
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成分输血
严重贫血者
烧伤病人
出血性疾病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提高效率,减少血液浪费,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率。
A
期待下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