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单元单元测验中考真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单元单元测验中考真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19 10:18:10

文档简介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单元中考真题单元测验(有答案)
一、单选题(30分)
1.(2018.淮安)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2.(2019.泰州).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2019.宿迁)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
D. 光年是时间单位
4.(2019?无锡)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5.(2019.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 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 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D. “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2019.常州)2019年5月,无人货运飞船“龙一2”号升空前,工程师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站内宇航员很快闻到异丙醇刺鼻的气味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表明
A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B.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D.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7.(2018.宿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宁宙的中心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8.(2018.泰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固定不动
9.(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10、(2018?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是??(????)
?A.?酒精????B.食盐????C.?氧气????D.二氧化碳
12.(2018.徐州)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核带负电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13. (2019.徐州)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14.(2019.常州)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15.如图所示,已知A带正电荷,那么D带(??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不带电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26分)
16、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________________,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__________中。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17、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
18、(2018.苏州)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 组成.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毛皮 电子,使橡胶棒带负电.
19.(2019.宿迁)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 ___。
(2019.南京)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前者是因为头发带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______的性质。
20.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
三、实验与探究( 20)
21.如下图实验所示,根据《粒子与宇宙》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甲杯中盛有4℃的冷水,乙被中盛的是85℃的热水,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经过几分钟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 。
(2)如图②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码钩都不能把他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 。
(3)向图③量筒中先装入50cm3的水,再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等于”)100cm3,这个试验说明 。
22.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后,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在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b)所示,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
(2)原子结构的行星绕日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虽然占有的体积很??????,但它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卢瑟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被反弹回来的α粒子是因为撞击到质量较大的某种粒子而返回的,这种粒子最可能的是(????)?
A.核外电子????B.原子核????C.原子核或核外电子????D.夸克
四、综合题 (20)
23.质量为1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1亿/秒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g滴水才流完?
24.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7.5×10﹣6cm3 .
(1)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1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cm.我们可以从图2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格子未满半个的不计入各数,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这个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 cm2 .
(2)假设这层油膜是按如图2所示,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二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膜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________?cm.















答案
一、单选题
1.C,2.D,3.B,4.B,5.C,
6.B,7.D,8.C,9.C,10.C
11.C,12.A,13.A,14.C,15.D
二、填空题
16.无规则的运动,间隙,引力
17.小于,分子间存在空隙
18.原子核,失去
19.无规则运动
20.同种,排斥
三、实验探究
21.(1)高,无规则运动越激烈;(2)分子间存在引力;(3)小于,分子间存在空隙
22. (1)A;(2)中心??小;(3)B
四、综合题
23.水的流速v=108个/秒
v=s/t,
t=s/v=3.34×1022/108=3.34×1014秒
1年=3600秒×24×365=3.1536×107秒
所需要的时间为:3.34×1014秒/3.1536×107秒≈1.06×107年.
答:需要经过1.06×107年这1g滴水才流完.
24.(1)读图2可知,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的正方形个数为57个,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cm×2cm=4cm2 ,
由油酸膜的面积为:S=57×4cm2=228cm2;
(2)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7.5×10﹣6cm3 .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d=V/S=7.5×10﹣6cm3/228 cm2?≈3.3×10﹣8cm.
故答案为:(1)228;(2)3.3×10﹣8 .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7.3探索更小的微粒练习
(有答案)
一、选择题?
1、(2018.徐州)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核带负电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2、关于微观粒子,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电子??质子???? B.?电子??质子??原子??分子
?C.?分子? 原子 质子??电子????D.?分子??质子??电子??原子
3、关于粒子的带电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不带电是因为内部没有电荷?
B.?原子中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通常情况原子既显示正电又显示负电C.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D.原子本身不显示电性,但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是??(????)
?A.?酒精????B.食盐????C.?氧气????D.二氧化碳
5、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带电,那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C.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
D.物体内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
6、有两个不同的原子,一种核内质子数为12?个,中子数为12个,另一种核内质子数为12个,中子数为13个,则它们的??(????)?
A.核外电子数相等????????????B.原子的质量相等?
C.原子核的质量相等??????????D.所带的电性相同,都带负电?
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主要不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重,原子轻?
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化而原子不变化?
8、质子、中子和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关它们的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B.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C.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D.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带正电?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 B.原子不可再分
C.电子、质子和中子等是最小的微粒组成 D.夸克还可以再分
10.(2018.常州)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 )
A.原子核 质子 B.原子核 中子
C.电子 原子核 D.电子 质子
二、填空题?
11、?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我国于1988年在北京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在高能物理中,人们通常用 来表示能量的单位。?
1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 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模型。?
13.(2018.苏州)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 组成.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毛皮 电子,使橡胶棒带负电。
14、造船工业、国防工业需要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种钢板,因此需要用万吨水压机压制钢板。需要如此大的压力来压制钢板的原因是???????????????????????。?
15.(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C
5.C
6.A
7.D
8.A
9.A
10.A
二、填空题
11.ev
12、电子,原子核和电子,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
13.原子核,失去。
14、分子间有斥力?。?
15、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单元7.2静电现象真题练习(有答案)
一、单选题
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摩擦后的玻璃棒( )
A.得到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电子 D.得到质子
2.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荧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荧屏表面静电而吸附灰尘。
3..(2014秋.宝应县期末)对静电现象的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从静电现象人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两个绝缘线悬挂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两球可能均不带电??????????????????????????????????????????????D.?可能一球带电, 另一球不带电
5.电车的车门下通常挂一条铁链,在电车行驶的过程中,铁链是提起的而不与地面接触,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这是因为(??????? )
A.?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地面与电车之间的摩擦,使电车尽快停下来
B.?铁链与地面碰撞发出响声,告知乘客电车已停稳
C.?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释放电车上由于摩擦积累的电荷,避免乘客上下时发生放电现象
D.?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摩擦起电,补充电车行驶时消耗的电能
6.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通常发生轻微的噼啪声????B.?演奏二胡时,琴弓与琴弦摩擦会产生声音
C.?冬天手冷的时候,双手摩擦会使手暖和??????????????????????????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7.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接触起电?B、摩擦起电?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9.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相伴,早晨梳头时越梳越蓬松,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的闪光和“啪啪”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
A、设法提高房间的湿度? B、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
? C、经常把手在墙上抹一下? D、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
10.(2019.常州)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11.如图所示,已知A带正电荷,那么D带(??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不带电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2015.鞍山二模)电视机荧屏上容易“沾”上灰尘,是因为屏幕上带有 。
12. 若有A、B两个带电体,如果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一定带?????????电。
13. (2015.湖北模拟)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14.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
三、解答题
15. 夏天蚊虫较多,但是人们为了身体健康,不再使用蚊香、灭蚊喷雾剂等化学产品,而是买电蚊拍,效果非常好,请说明它的有关物理道理。?
16.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失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一、单选题
1.B,2.D,3.D,4.B,5.C
6.A,7.C,8.C,9.B,10.D
二、填空题
11.静电
12.负电,正电
13.静电摩擦
14.同种排斥
三、问答题
15. 开启电蚊拍开关之后,两电网间带有大量的静电,从而拥有较强的吸附力,当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它们吸入电网间,产生的电流遂将蚊虫电毙。
16. 不对,因为带电体发生中和的实质,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复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7.1走进分子世界中考真题练习
(有答案)
一、单选题
1. (2019.徐州)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2. (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3.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对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4.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不可再分割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C.?小的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大的物体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D.?无生命的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而有生命的物体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5.下列实例中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是(  )
A.?扫地时,尘土飞扬?????????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
6. (2019?无锡)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7. (2019.常州)2019年5月,无人货运飞船“龙一2”号升空前,工程师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站内宇航员很快闻到异丙醇刺鼻的气味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表明( )
A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B.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D.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8.(2018.南通)“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
9.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齐放,香气迷人,花香扑鼻而来.这是因为(?? )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0.(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2. (2018.无锡)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________________,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__________中.。
13(2018.扬州)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振动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毫米/微米)的颗粒物。
14.(2017.南京)“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15(2019.宿迁)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在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16.如下图实验所示,根据《粒子与宇宙》相关知识解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甲杯中盛有4℃的冷水,乙被中盛的是85℃的热水,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经过几分钟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 。
(2)如图②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码钩都不能把他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 。
(3)向图③量筒中先装入50cm3的水,再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等于”)100cm3,这个试验说明 。
四、综合题
16.质量为1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1亿/秒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g滴水才流完?
17.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用油膜法来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7.5×10﹣6cm3 .
(1)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1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cm.我们可以从图2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格子未满半个的不计入各数,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这个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_? cm2 .
(2)假设这层油膜是按如图2所示,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二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膜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________?cm.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A
2.C
3.A
4.B
5.B
6.B
7.B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电子;质子;中子 ;
12.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13.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微米;
14. 无规则,吸引力,0.1
15.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三、实验探究
16、(1)高,无规则运动越激烈;(2)分子间存在引力;(3)小于,分子间存在空隙
四、综合题
17.水的流速v=108个/秒
v=s/t,
t=s/v=3.34×1022/108=3.34×1014秒
1年=3600秒×24×365=3.1536×107秒
所需要的时间为:3.34×1014秒/3.1536×107秒≈1.06×107年.
答:需要经过1.06×107年这1g滴水才流完.
18.(1)读图2可知,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的正方形个数为57个,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cm×2cm=4cm2 ,
由油酸膜的面积为:S=57×4cm2=228cm2;
(2)每一滴油滴的体积为7.5×10﹣6cm3 .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d=V/S=7.5×10﹣6cm3/228 cm2?≈3.3×10﹣8cm.
故答案为:(1)228;(2)3.3×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