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2.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3.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教学难点
1.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教学策略:
以自学法导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讲授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播放视频,并提问:既然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有怎样去保护呢?
2.新课学习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解动物的多样性?
(1)动物多样性包括几
个要素?
(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3)如何理解这几个要素的保护与动物资源保护的关系?
3.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吗?
看书讨论
(略)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用问题导入新课,认识本节的学习目标.
直接引入动物多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再理解.
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行有兴趣的讨论.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4.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6.总结: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7.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8.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9.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
10.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
11.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的意义。
12.总结:
<1>知识点:
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
<2>解决学生疑问:
13.延伸、拓展:①说说崇州有哪些自然保护区?②崇州有那些珍贵的动物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③针对动物资源的日益减少,请你设计一则宣传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相关部分(略)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学生思考、讨论(课后作业)
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对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层层提问激发了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师生共同进行。
培养学生爱护自己的家园、爱护动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一、动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平衡多样生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