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契河夫小说善于以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揭露社会本质的特点。
2、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蜥蜴图片。
这里有几幅图片,大家请看它是什么?(蜥蜴)这种动物的典型特点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进而避免敌害,保护自己。如果生活中有人像变色龙一样,会是一种什么人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变色龙》,看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乞丐( qǐ ) 咳嗽( sòu ) 坯子(pī ) 恐吓( hè )
招惹( rě ) 宪兵( xiàn ) 邮戳( chuō )
中看(zhōng ) 模样( mú ) 蔑视( miè )
2.解释下列词语。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颜色: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洋溢:充分流露。
惦记: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荒唐: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三、初读感知
1.简介契诃夫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2.出示背景
《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整个俄国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3.了解小说标题“变色龙”喻义和作用。
变色龙,喻指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用“变色龙”作标题,富有讽刺意味,又是画龙点睛。
4.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一条狗咬伤一个手指头“案子”的经过。
5.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中,先后作了六次判定,请依照课文填写下表。
判定次数 对狗的判定 对人的判定 判定的依据
第一次 弄死狗 罚狗的主人 不知是谁家的狗
第二次 狗是无辜的 原告是敲竹杠 有人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第三次 狗是下贱坯子 原告是“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第四次 “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 巡警说“不过也说不定就将军家里的狗”
第五次 “这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 将军家的
第六次 “怪伶俐的,咬人咬得好”,“好一条小狗” 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四、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内容。
(二)合作探究。
1.小说的开头写了人物出场的环境,这反映了当时沙皇统下的俄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凋敝萧条,人民生活的贫困。
2.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为了一条狗反复无常地变了几次?是围绕什么来变化的?
五次;狗的主人是谁
3.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变的是他的态度,而不变的是他的性格,他有怎样的性格?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统治卫道士的思想和性格
4.围观的人群是小市民阶层的代表,契诃夫写他们又有什么用意?
深刻提示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使小说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广
(三)角色朗读。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塑造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朗读,注意语速、语调、语气,惟妙惟肖地再现其丑态。
(四)总结。
1.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 的社会病苦。
2.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主要采用夸张和对比艺术表现手法。
五、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选词填空。
A.他追(追 撵 赶)上狗,身子往前一探(伸 探 倾),一把抓(握 抓 拽)住了狗的后腿。
B.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团 聚 围)了一群人,仿佛(似乎 好像 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钻(钻 冒 跳)出来的。
C.这条狗呢,鬼才(却 才 就)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又 既 也)不好,模样 也(又 也 还)不中看,完全(实在 完全 的确 )是个下贱坯子。
2.小说中四次写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他四次不同的心态,请将相应的项一一配对。
A.第一次穿 a.浑身发冷,惊恐加剧
B.第二次脱 b.出尽洋相, 狐假虎威
C. 第三次穿 c.浑身发热,惊恐不安
D.第四次裹 d.神气十足, 耀武扬威
(二)课内阅读。
文段一:“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您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文段二:“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1.文段一中奥楚蔑洛夫脱大衣是因为判错了狗而内心吃惊,浑身燥热,也表现了他借此争取时间见风使舵的狡猾心理。
2.文段一奥楚蔑洛夫的话中用了四处省略号,请说说它们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不连贯,表明他正盘算着鬼主意。
3.文段二中奥楚蔑洛夫穿大衣是因为穿大衣是因为这是奥楚蔑洛夫又一次掩饰,遮掩他内心的胆怯,为再次“变”作准备。
4.这两段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 媚上欺下的丑态。
六、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