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 教案(2个案例)+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 桃花源记 教案(2个案例)+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7 11:28:48

内容文字预览

9 桃花源记
导入一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茂盛的桃林中,一位诗人迎面走来,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心系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济与悲哀。今天,让我们循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导入二 东晋末年,国家分裂,战事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和平成为人民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是当时人民的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就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导入三 诗人流沙河在他的诗歌《理想》里这样写道: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因为理想,人生有了希望;因为理想,人生拨云见日,看见了曙光。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也不同:“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那么在战乱的年代里,理想是什么?(投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看看他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发现桃花林
开头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的身份。这一交代似真实虚,以实写虚。接着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接的词语生动地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路程的远近,又暗示其所行已远,表现了他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讶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这里,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花林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落花,芬芳的嫩草,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桃花林的景色之美,另一方面也暗示着渔人此次捕鱼之行还会有故事发生,这就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描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
2.进入桃花源
第2段作者先以数语描述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去处定非寻常。渔人搜寻的目光、急切的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到“豁然开朗”处,又有柳暗花明的韵致。然后接着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这里的环境是平和、宁静的。文中把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在此基础上,由远而近,由景及人,写了桃花源人的生活。这里往来的行人和耕作的农夫,男男女女的穿戴虽同桃花源外的人们是一样的,可是精神面貌却大不相同。不管是老人,还是披发的儿童,人人精神焕发,怡然自乐。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有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这一幅理想中的生活图景,同当时的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
3.桃花源中的人情世风
渔人的到来,打破了桃花源的宁静生活,一石击起千层浪,桃花源活跃起来。他们见渔人“乃大惊”。“大惊”二字逼真地写出了他们与世隔绝之久远,同时也为后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和“无论魏晋”张本。从秦汉至两晋,桃花源人与世隔绝已经有五六百年,今日忽见渔人,难怪“大惊”。惊喜之余,“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表明纯朴的古风在这里依然存在。这与当时尔虞我诈、巧取豪夺、伤风败俗的污浊社会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至“皆叹惋”,明写桃花源人自述来到此地的原因——逃避暴秦的压迫、社会的动乱,渴望自由,追求美好的生活;暗写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连汉王朝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古朴的桃花源人目无古今。这可看作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双料失望的寓言式的艺术折射吧。“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行文上收简括之效,省去渔人复述山外情况的赘言,而从文章的深层含义上看,它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发挥丰富想象力的广阔空间。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多少兴亡盛衰、沉浮成败,尽在这“一一”之中。“皆叹惋”一句,反衬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他们对战乱的憎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最后写桃花源人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
4.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渔人离开桃源,颇有心计,在归途中“处处志之”。到处做了标记,已示重来之意,所以回到郡下,告知太守,得到太守的支持,带领人“寻向所志”。按照标记去寻找桃花源该是万无一失的,然而恰恰相反,“遂迷,不复得路”,再也寻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美妙的桃花源烟消云散,化作虚无缥缈的神秘世界,留给读者无限的惆怅和迷惘。这一段与开头“忽逢桃花林”相照应,进一步增强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最后写高士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故事的尾声,再写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以“后遂无问津者”结束全文,韵味无穷。
1.虚景实写的手法
本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却用纪实的笔法,使人感受到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故事似虚似实,若有若无,亦真亦假。真实的一面写得如在眼前,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身份——“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使得在桃花源发生的一切事情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又写到南阳高士刘子骥向往这片乐土,欣然欲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年间的名人,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虚幻的一面则写得缥缈迷离,无法追寻。“晋太元中”虽指明朝代,但又不写明年月,实中见虚。交代渔人,又无住址、名姓,于事无考。结尾用“遂无问津者”收住,天衣无缝,找不出任何破绽,读者除了叹服,对桃花源其地、其人、其事的有无,不能再问一句。
2.简练生动的语言
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三百二十字,便叙述得扣人心弦。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2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写得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写桃花源人见渔人,问他从什么地方来的时候,作者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而只用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答话的全部内容。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况时,作者也只用了“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闻。而文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土地平旷”等。
3.迂回曲折,跌宕起伏
作者写桃花源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婉转,迂回曲折。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多少里;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渔人好像已走到尽头。再仔细一看,山上有一个小口,钻入洞内,仅仅容一人通过,走数十步,才豁然开朗起来。这里作者所写的溪水、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但环境幽静、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花源做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进入桃花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茂密的桑竹;然后再写桃花源中人们的服饰、劳动和精神状态。从远及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行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源仙境;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人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法,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化:当进入桃花林时,它使你“喜”;当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钻入桃花源见到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的地方时,它使你“惊”;当再去寻访这个境界时,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的变化,正是作品所产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1.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2.记的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追溯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
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其时,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状况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上的波澜。他从自己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情绪,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甘于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所以写了《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一、文意理解
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答案] A
二、理解默写
1.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桃花源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桃花源人安定富足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桃花源的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世外桃源 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三、拓展训练
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解?
[答案] 略。(辩解时,注意以下要点:①政治黑暗;②报国无门;③寄托理想。)
1.人们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玛格瑞特·科利尔·格雷厄姆
2.快乐和痛苦从来不会同时降临到一个人身上,但是如果你追求它们中的某一个并且有所体验,你几乎总是不得不体验到另一个,它们就像受同一个大脑指挥的两个躯体一样。——柏拉图
3.所有的人都以快乐幸福作为他们的目的;没有例外,不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如何不同,大家都在朝着这同一目标前进。——帕斯卡
4.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9 桃花源记
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2.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生在新时代的自豪感。
3.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的生活。
4.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胜境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梦入桃花源》,营造气氛。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句读、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归纳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
四、桃花源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
主持人(生A):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新闻会客厅》!一说起世外桃源,大家总会好奇不已,向往不已。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桃花源中的村民代表,希望能由他们为我们揭开桃花源的神秘面纱。
桃花源村民代表(生B、生C、生D)上场。
主持人:各位村民,欢迎你们来到《新闻会客厅》!话说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的先辈远离尘世,进入桃花源的呢?
村民A:避秦时乱。
主持人:桃花源美景令人沉醉,你们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村民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主持人:村里人日常生活怎样?
村民C: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主持人:村里人真的是与世隔绝的吗?
村民A: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主持人:来了客人你们怎么招待?
村民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主持人:桃花源人热情好客,善良纯朴。桃花源环境优美,祥和安宁,是一个宜居的理想家园!
感谢桃花源村民代表,本期《新闻会客厅》到此结束。谢谢收看!
五、赏读课文
刚才我们收看了桃花源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通过桃花源村民了解了桃花源。接下来就让我们赏读课文,进一步感知美,走近美!
(一)感受桃花源之美
1.桃花源美在何处?试以“桃花源之美,美在________,不信你看(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描绘一下桃花源的美。(提示:后一空,可以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
2.教师总结:桃花源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情。它风景秀丽,它宁静祥和,它民风淳朴!这里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真是一个理想的家园啊!
(二)感受《桃花源记》之美
1.《桃花源记》不过三百来字,跨越千年传诵至今,其魅力何在呢?大家可以从语言(句式、用词)、结构、写法等方面来再次品读这篇美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就近形成学习小组,探讨《桃花源记》之美。
2.教师总结:无论是通篇纵览还是咬文嚼字,无处不让人感到此文美不胜收:叙事简洁, 情节曲折;层层设疑,引人入胜;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的韵律美。它既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又是一首动人的曲子。
六、探究考证
当我们为桃花源之美沉醉不已时,有同学说桃花源根本不存在,它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你同意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探究考证。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师点两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都认为桃花源不存在,陶渊明有感于当时的社会黑暗,郁不得志,只能创造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理想。
七、结束语
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他也应该无比欣慰!其实古往今来许多的仁人志士也一直在为自己理想中的桃源奋斗不息。古者如墨子、屈原、杜甫……今人如鲁迅、方志敏、焦裕禄……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了人们的理想家园的化身,衍化成了一种“桃源情结”。我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也能志存高远,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案例二
【预习提示】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教学目标】
见教学案例一。
【评价任务】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由一副对联“樵唱渔答,良辰美景真乃人间仙境;鸡鸣犬吠,赏心乐事恍如化外洞天”引出“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典故,引出课文。
2.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放声朗读,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提出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名朗读,组织评价。
4.组织集体朗读。
三、研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组织学生试着翻译课文。
2.教师解决疑问。
3.集体翻译。
4.梳理本文的文言现象。
(1)省略句;(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
四、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的线索。
学生读课文,根据每段的内容,特别是抓住渔人的活动来思考。
2.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3.组织学生复述课文。
五、讨论问题,掌握内容
1.文中的“桃花源”有什么特点?
明确: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宁静,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民生活自由快乐,和谐幸福,安居乐业。
2.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花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说说“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明确:(1)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繁,“烽火连三月”。
(2)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民生活安定祥和;而外界百姓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
(3)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祥和愉快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的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了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3.写桃花源中美丽如画、祥和安宁,为何又要说其中生活的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明确:这与渔人后来迷路等形成一种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效果,说明陶渊明是基于生活而作的人生幻想,正反映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4.村中人见到渔人的一系列反应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民风淳朴,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皆叹惋”是为桃花源外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是为桃花源外的老百姓过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人不愿意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5.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一结尾有何深意?
明确:陶渊明心怀理想,为我们设计了“世外桃源”这样一个幽美的境地,然而,残酷的现实、艰难的处境让他亦深知这一理想是断然不能实现的,故文末以此隐忍之笔含蓄收之,多少反映了他心中希望之火的幻灭。
六、拓展延伸
设想一下,桃花源中有一个好奇者随着渔人走出来,想了解他们祖先曾经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会看到什么?又会有哪些想法?(无标准答案,学生可合理想象作答)
七、课堂总结
陶渊明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八、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