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文题解读:
“传统节日”也就是指世代相传的节日,它既可以是地方性的,或某个民族特有的(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火把节),它也可以是全国性的,比如我们的春节、中秋节。总之,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习作要求:
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对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完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习作重点:
1、选择一个传统节日。
2、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重点按照时间顺序把自己家过节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3、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重点把这件事写完整,把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写生动。
四、选择传统节日的方法:
隆重、大家都参与的、节日氛围浓的、你最喜欢的、最了解的、能说出节日习俗的、也最有话说的、感受最深的……
五、自己在家过节的写法:
按照时间顺序,把一家人在节日期间做过的几件主要的事情写清楚。
1、时间顺序:
早上起床时、吃早饭前、吃过早饭、九点多、十点多、上午、中午、两点多、晚饭前、晚饭后、夜幕降临时、夜里十点钟、十一点吃团圆饭时……
2、主要的事情:放鞭炮、贴春联、逛商场办年货、包饺子、吃年夜饭、磕头、得压岁钱
3、写事情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一件事)把一段话写清楚。
时间词开段,写这一时间段里谁做了什么事?写事件时可
根据情况加入适当的描写(形状、颜色、声音等)或写寓意,也可写观察到的。
如:
?贴春联的事:
过节那天,吃过早饭后,爸爸开始贴春联。妈妈帮忙抹浆糊。我在旁边看怎么贴。大红的春联贴上后,看上去可喜庆了!
?办年货的事:
下午,我们一家人去商场办年货了。我们买了漂亮的衣服,买了红红的灯笼,买了鞭炮,买了玩具,还买了好多菜……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包。爸爸可厉害了,自己拎了三个重重的大包呢!
?包饺子的事:(可加入寓意)
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家饺子是芹菜馅的,包时里面还放了硬币、糖、花生。饺子是元宝形的,在帘子上摆一排排的,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可好玩了!
※有关饺子的寓意:
饺子包成元宝形有招财进宝吉祥的意思。芹菜馅象征勤勤恳恳能发财。吃到硬币预示新的一年走财运。吃到糖预示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花生预示新的一年学习事业步步高升。
?放鞭炮的事:(可加入寓意---年兽怕炸响)
夜里十一点,爸爸带我出去放鞭炮了。这时,外面噼里啪啦已经像开锅一样了。抬头一看,夜空成了花的海洋。有红色,有绿色,有蓝色.....我们放的烟花像小鱼一样游向天空,再放一个,竟然出现了笑脸图案,太神奇了!
4、写作思路:?先选几个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
?再选各时间里做的事
如: 早饭后:贴春联(谁做什么,可写出春联内容)
下 午:办年货(买……买……买……)
夜里八点多:包饺子(馅、形状、放硬币、糖、花生)
夜里十一点:放鞭炮(声音、颜色、形状)、
吃年夜饭(祝福的话)、磕头、得红包
六、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看的、做的、听说的)
1、可先概括写节日期间家人做过的几件主要的事件。
如:过节这天,我们家又是贴春联,又是补办年货,又是包饺的,
可忙了!
2、时间词开段,详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可以写一家人在做事时的分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做事动作时,用上 “先……再……然后……最后……”这类表示顺序的词语。
如:写包饺子的事(详写)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饺子的事了。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
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边看电视边等待包饺子时参战。开始包了,我凑过去央求说:“我也想包饺子。”妈妈笑着说:“我家宝贝要学本领了,当然支持喽!”妈妈包给我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平整地放在左手掌上,右手用筷子放上饺子馅,再把饺子皮对折,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捏饺子皮的中间部分,最后捏了捏两边。没想到,馅露了。我有点着急了。爸爸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练练就好了。”我也是个不服输的人,又拿起饺子皮包起来。我小心地一步一步做。嘿嘿!我居然包成了。妈妈夸我说:“就知道我家宝贝是最棒的!”看着自己包好的饺子,听着妈妈夸赞的话,我的心里美美的!
3、思考方法:?先选节日里做的几件主要的事
?再选详写哪件事
?想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说出做时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七、列写作提纲的思路:
题目:难忘的春节、欢乐中国年、家乡的春节
开头:1、开门见山:
①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这个节日了。
②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最受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了。
2、儿歌式: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高兴吗?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吗?对于春节呗。
3、住址开篇:
我的家乡辽西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市,春节是我们这里最受重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了。
4、众里挑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其中最令我开心的还是春节。
中间: 选一种写。
(1)在家过节的过程:
?先选几个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
?再选各时间里做的事,回想做法。
(2) 印象深刻的故事:
?先选节日里做的几件主要的事
?再选详写哪件事
?想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说出做时人物的神态、语言、动
作、心理。
结尾:1、直接点题:
春节就是这么有趣,我喜欢家乡的春节。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真的让我快乐。
抒情法:
春节是那么快乐,又是那么短暂,我多么盼望下一个春节早些到来呀!
邀请式: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写作提纲:
题目:欢乐的春节
开头:儿歌式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吗?对!春节呗。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中间:写“包饺子”这一印象深刻的事。
包饺子的起因。
包饺子的经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包饺子的结果。(心理)
结尾:邀请式: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习作范文(一)
欢乐的春节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吗?对!春节呗。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过节那天,吃过早饭后,爸爸开始贴春联。妈妈帮忙抹浆糊。我在旁边看怎么贴。大红的春联贴上后,看上去可喜庆了!
下午,我们一家人去商场办年货了。我们买了漂亮的衣服,买了红红的灯笼,买了鞭炮,买了玩具,还买了好多菜……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包。爸爸可厉害了,自己拎了三个重重的大包呢!
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家饺子是芹菜馅的,包时里面还放了硬币、糖、花生。饺子是元宝形的,在帘子上摆成一排排的,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可好玩了!
夜里十一点,爸爸带我出去放鞭炮了。这时,外面噼里啪啦已经像开锅一样了。抬头一看,夜空成了花的海洋。有红色,有绿色,有蓝色.....我们放的烟花像小鱼一样游向天空,再放一个,竟然出现了笑脸图案,太神奇了!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习作范文(二)
欢乐的春节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吗?对!春节呗。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过节那天的年夜饭要吃饺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饺子的事了。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边看电视边等待包饺子时参战。开始包了,我凑过去央求说:“我也想包饺子。”妈妈笑着说:“我家宝贝要学本领了,当然支持喽!”妈妈包给我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平整地放在左手掌上,右手用筷子放上饺子馅,再把饺子皮对折,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捏饺子皮的中间部分,最后捏了捏两边。没想到,馅露了。我有点着急了。爸爸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练练就好了。”我也是个不服输的人,又拿起饺子皮包起来。我小心地一步一步做。嘿嘿!我居然包成了。妈妈夸我说:“就知道我家宝贝是最棒的!”看着自己包好的饺子,听着妈妈夸赞的话,我的心里美美的!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节日来历:
?春节的来历一: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祸害人。人们想到许多驱赶它的方法。后来发现,“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于是,人们就在过年的时候,放爆竹、挂红灯笼、穿红衣服,家家户户除夕夜灯火通明。后来,这些逐渐演变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春节的来历二: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虞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春节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穿新衣、拜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一:
传说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大怒,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放火把人间的人畜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人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家家张灯结彩,点燃爆竹烟花,天帝会以为人畜被烧死。”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看见人世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来历二: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刘恒扫除吕后家族势力后称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议,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扫除吕后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人们张灯结彩,以示纪念。
元宵节习俗:吃元宵,看花灯,放鞭炮,秧歌比赛......?清明节的来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清明和寒食节的日期相近,民间渐渐将两节的习俗融合为一个日子,成为扫墓祭祖的节日,即清明节。
清明节的风俗:踏青、扫墓、祭祖......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素材
一、 精彩开头:
1、开门见山:
①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这个节日了。
②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最受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了。
2、儿歌式: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高兴吗?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吗?对于春节呗。
3、住址开篇:
我的家乡辽西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市,春节是我们这里最受重视,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了。
4、众里挑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其中最令我开心的还是春节。
二、精彩结尾:
1、直接点题:
春节就是这么有趣,我喜欢家乡的春节。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真的让我快乐。
抒情法:
春节是那么快乐,又是那么短暂,我多么盼望下一个春节早些到来呀!
邀请式: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三、习作范文:(同一篇作文不同写法)
写法(一) 欢乐的春节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吗?对!春节呗。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过节那天,吃过早饭后,爸爸开始贴春联。妈妈帮忙抹浆糊。我在旁边看怎么贴。大红的春联贴上后,看上去可喜庆了!
下午,我们一家人去商场办年货了。我们买了漂亮的衣服,买了红红的灯笼,买了鞭炮,买了玩具,还买了好多菜……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包。爸爸可厉害了,自己拎了三个重重的大包呢!
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家饺子是芹菜馅的,包时里面还放了硬币、糖、花生。饺子是元宝形的,在帘子上摆成一排排的,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可好玩了!
夜里十一点,爸爸带我出去放鞭炮了。这时,外面噼里啪啦已经像开锅一样了。抬头一看,夜空成了花的海洋。有红色,有绿色,有蓝色.....我们放的烟花像小鱼一样游向天空,再放一个,竟然出现了笑脸图案,太神奇了!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写法(二)
欢乐的春节
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拜新年......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吗?对!春节呗。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过节那天的年夜饭要吃饺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饺子的事了。夜里九点多,爸爸妈妈开始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剁馅子,爸爸和面,我边看电视边等待包饺子时参战。开始包了,我凑过去央求说:“我也想包饺子。”妈妈笑着说:“我家宝贝要学本领了,当然支持喽!”妈妈包给我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平整地放在左手掌上,右手用筷子放上饺子馅,再把饺子皮对折,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捏饺子皮的中间部分,最后捏了捏两边。没想到,馅露了。我有点着急了。爸爸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练练就好了。”我也是个不服输的人,又拿起饺子皮包起来。我小心地一步一步做。嘿嘿!我居然包成了。妈妈夸我说:“就知道我家宝贝是最棒的!”看着自己包好的饺子,听着妈妈夸赞的话,我的心里美美的!
家乡的春节真的让人快乐!有机会来我们这里过春节吧!
?节日来历:
?春节的来历一: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祸害人。人们想到许多驱赶它的方法。后来发现,“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于是,人们就在过年的时候,放爆竹、挂红灯笼、穿红衣服,家家户户除夕夜灯火通明。后来,这些逐渐演变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春节的来历二: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虞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春节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穿新衣、拜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一:
传说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鸟,天帝大怒,命天兵于正月十五放火把人间的人畜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人说:“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家家张灯结彩,点燃爆竹烟花,天帝会以为人畜被烧死。”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看见人世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来历二: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刘恒扫除吕后家族势力后称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议,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扫除吕后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人们张灯结彩,以示纪念。
元宵节习俗:吃元宵,看花灯,放鞭炮,秧歌比赛......?清明节的来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清明和寒食节的日期相近,民间渐渐将两节的习俗融合为一个日子,成为扫墓祭祖的节日,即清明节。
清明节的风俗:踏青、扫墓、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