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单元
近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什么时候成立议会?议会由哪些人组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哪个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3.1688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
13世纪,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
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1640年,查理一世
玛丽和威廉联合统治英国(双王共治),不流血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爆发
1640年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
时间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1688年
(164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
光荣革命完成
1649年
过程:
议会
国王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斗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光荣革命后哪一机构权力大增?通过其颁布的那一法案影响深远?
5.《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影响有哪些?
议会,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
内容:
1.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议会不但掌握了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
影响:
1.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2.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定下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力中心)
作用:1.防止独裁专制、2.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代议制
由选民选出代表产生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
6.代议制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7.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革命
背景: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1832年
议会改革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相
8.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形成过程:
1721,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责任制内阁的组成
(1)内阁
①内阁的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②内阁成员的职责: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力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2)首相
①产生: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②权力:1.有权提名内阁成员;2.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3.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影响: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9、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的根本区别?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拥有票拟权,票拟是否被皇帝采用,取决于皇帝的意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英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拥有行政权。内阁首相还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世袭
1多数党的领袖
2.国王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英联邦首脑
内阁首脑
无实权,统而不治
1.提名各部大臣
2.掌握行政大权
3.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立法大权
首相提名
各部大臣
集体负责,
和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负责
选举
权力中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产生方式 地位 职权
国王
首相
议会
内阁成员
①国王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
②议会权力至上(实行代议制,掌握立法权,是权力中心)
③内阁制为核心(掌握行政大权)
④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1、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的进步。
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
过程
确立——《权利法案》颁布(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对议会负责的内阁)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不断下移到普通公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各州权力很大——无权
经济:无权征税,无权制定经济政策和关税政策,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无钱
军事:不掌握军队,内忧外患——无力
根本原因:
松散的邦联体制
措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一、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1787年宪法如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1787年宪法如何调整联邦政府中权力的分配?
国家结构:联邦制。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政权结构:三权分立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
原则:分权与制衡
分权
原则:分权与制衡
3、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权力机构
产生方法
任期
权力
参
议院
众
议院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每州选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1/3
立法权
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
总统
(行政)
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
每届4年,不超过两届
掌握行政大权,提名政府高级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与外国缔约条约
最高法院
(司法)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
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最高裁判权
宪法解释权
国会
(立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4、评价1787宪法?
进步性: 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和地位)。 2、它强调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1.联邦制既巩固国家统一,又调动地方积极性;2.三权分立防止专制)从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带来美国长期稳定,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政治)
3、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局限性: 1.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性别、种族歧视)。 2.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三、两党制
1、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2、作用
控制了国会,还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总统
国王
选民间接选举
世袭
任期制
终身制
总揽国家军政大权
统而不治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首相任命
总统
议会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元首的产生方式
元首的任期方式
国家元首的地位
政府首脑
阁员如何产生
国家的政治中心
相同点
2、艰难的原因
政治: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经济:小农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相对薄弱
1、艰难的历程:
民主与专制交替,共和与君主更迭
法国
一、艰难的共和之路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
议会
参议院
众议院
总统
特点:
①分权与制衡
②参议院权力
大于众议院
参众两院选举产生
间接选出
(9年)
直接选出
(4年)
(立法权)
权力中心
(行政权)
(7年)
负责
经参议院同意
可解散众议院
2、法国权力结构示意图
行政权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立 法 权
参议院
众议院
7年
可连选连任
①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②缔结并批准条约, ③有特赦权, ④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
9年,每3年改选其中1/3
有权否决众议院的议案
由普选产生,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
4年
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总统
最高法院,由参议院授权组成
司法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法国
产 生 任期 权力
1、德国统一的完成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原因和条件: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2)方式:王朝战争
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行 政 权
皇帝
宰相
继 承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权力巨大
由皇帝任命
掌握行政大权,是内阁首脑,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立 法 权
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
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权力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权力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不拥有任何行政权监督权
2、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产 生 权 力
①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普鲁士有特殊地位,各邦有自治权
②君权是实,立宪是虚(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③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3、德意志帝国的特点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对德国有什么影响?
①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积极:
②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很快跻身强国行列
消极:
①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不彻底
②军国主义传统延续,德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1689年)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无实权
首相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世袭、权力大
皇帝、宰相
议会,但须皇帝批准,作用小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对皇帝负责;皇帝可直接解散议会
皇 帝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 家
项 目 英 国 德 国
法律名称
政 体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有无实权
行 政 权
立 法 权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关系
权力中心
*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国王
世袭
“统而不治”
议会
议会产生首相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产生,首相提名组成内阁
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总统
选举
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
国会
总统任命
政府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案。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
相同点:都属———————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由———————国家性质决定并为之服务;都体现了———————原则 。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三权分立
首相
总统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称谓
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立法权
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方式
元首、议会、政府关系
背诵知识点
1、《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影响
2、1832年议会制改革的背景、影响
3、英国君主立宪制表格
4、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评价
5、美国两党制的本质及作用
6、法兰西共和之路的特点及原因
7、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8、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影响
9、德意志帝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