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第十一单元课题1《食盐与粗盐提纯》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52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 16、S -32、Fe-56、Na-23Cl、Cl-35.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1.生活中盐用途广泛。下列有关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盐均能食用,故称食盐
B.所有的盐均易溶于水
C.所有的盐都是白色晶体,且有咸味
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称为盐
2.我国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
3.下列关于“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请往菜中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B.化学上所说的盐指的就是生活中作调味品的食盐
C.化学上所说的盐指的就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D.食盐每天摄入量不能太多,否则不利于健康
4.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常见化学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不是盐 B.盐酸不是酸
C.纯碱不是碱 D.烧碱不是碱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7.利用家庭厨房物质食盐、食醋、纯碱,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8.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9.现欲将粗盐提纯,再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轻轻斜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10.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1.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⑤③②①④
12.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3.(8分)请用①食盐、②纯碱、③小苏打、④碳酸钙的化学式填空:
⑴天安门前的华表的主要成分 ;
⑵面包等发面食品中发酵粉是 ;
⑶用于玻璃、造纸、洗涤等工业的是 ;
⑷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14.(8分)我国实施新版《食用盐碘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确食用碘盐中碘含量为20~30mg/kg。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⑴加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KIO3 ),则碘酸钾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⑵辨别真假碘盐的正确方法为将少量食盐撒到切开的土豆切面上,如果马上发现新鲜的土豆变成蓝色,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加碘食盐,因为碘盐挥发出少量的碘单质,土豆中淀粉遇碘单质会变成 色。
⑶碘是一把双刃剑,人体内的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青少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
15.(10分)如图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⑴仪器a的名称是 。
⑵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序号)。
⑶A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 。如果B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 。D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16.(8分)2019年我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我国各地食盐碘含量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则回答下列问题:
产品标准号 一级品,净含量500g
配料表 精制盐、碘酸钾、抗结剂
含碘量 20-30mg/kg
储藏方式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⑴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智力元素碘是人体内合成 的主要原料之一。若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
⑵从上述说明中的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为 。
⑶制造碘盐时并不直接使用碘单质,而是使用碘酸钾,主要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碘酸钾的价格较低,有利于减轻居民食用碘盐的经济负担
B.碘酸钾较易溶解于水,有利于碘盐生产操作和食用吸收
C.碘酸钾热稳定性优于碘,有利于碘盐生产、贮放、使用过程中减少碘的损失
17.(8分)盐化工是我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
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
⑵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 溶液;
⑶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⑷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8.(8分)某同学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
⑴操作中不规范的步骤是 (填序号)。
⑵改正后,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号)。
⑶⑤中玻璃棒作用是 。
⑷我们发现图示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 。
19.(18分)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2.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结果与反思】
⑴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 。
⑵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20.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某同学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他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的性质。
实验过程: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的标注的含量是否相符。
【参考答案】
1~12.B、C、A、B、D、A;A、C、C、D、C、C。
13.⑴CaCO3;⑵NaHCO3;⑶Na2CO3;⑷NaCl。
14.⑴混合物;+5;⑵蓝;⑶7.5 g。
15.⑴漏斗;⑵AC;⑶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检查后重新过滤;大量晶体。
16.⑴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肿大;⑵见光或加热易分解;⑶C。
17.⑴MgCl2和Na2SO4;⑵Na2CO3;⑶OH-、CO32-;⑷NaOH+HCl=NaCl +H2O
18.⑴③;⑵②①④③⑤;⑶搅拌,加速溶解;⑷装瓶贴标签。
19.一、加快溶解速率;引流;
二、2NaOH+MgCl2=Mg(OH)2↓+2NaC1;4种,即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三、蒸发皿 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
【结果与反思】⑴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⑵同意。
20.解: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5.74g
185:143.5=X:5.74g x=2.34g
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2.34g/10.0g×100%=23.4%>20%,
所以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的标注的含量不相符
答: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的标注的含量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