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掳掠/俘虏 土匪/缠绵悱恻 取缔/啼笑皆非
B、诘问/拮据 绷带/鹏程万里 惧惮/弹冠相庆
C、胸脯/果脯 降格/降龙伏虎 磨破/不可磨灭
D、憎恶/恶心 空隙/空穴来风 绿萌/封妻萌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粗拙 庄稼茬 深不可测 低眉顺眼
B、粗犷 黑瓦罐 晴天霹雳 低声絮语
C、哀悼 凑热闹 自言自语 大廷广众
D、烦琐 磕烟灰 念念不忘 微不足道
3、古诗文默写。(8分)
(1)、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4、名著阅读。(4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请你谈一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后最深的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生命是舟, ① 。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滚。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可是, ②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
①
②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你们班级正在开展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活动展示课中,全班齐唱歌曲《常回家看看》之后是双人舞蹈《让世界充满爱》。为将这两个节目连起来,请你写几句串词。(60字左右)(4分)
(2)请为本次活动拟以写两条精彩的标语。(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不一样的爱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的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成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A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任凭农民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渍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 B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小孩的严厉惩罚。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7、联系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的空白处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4分)
A: B:
8、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4分)
欣喜若狂→ → →渐渐释然
9、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0、文章结尾句说“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笑脸”一词的?(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什么是“新工匠”
吴晓波
①家用菜刀有两大品牌: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有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
独揽四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视之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锈钢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更是层出不穷。
④在今天的商店里,张小泉莱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二十分之一,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则差距可能更大。
⑤我们要找的“新工匠”,应该是双立人,而不是张小泉。中国不乏匠人,却缺乏“新工匠”。全国老字号品牌超过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容光焕发,究之根源,正是有新旧之别。譬如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为它们的工匠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它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它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⑥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演进,技术被再次突破,审美被超越,甚至使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后世的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进取,传统就会成为枷锁,古人也会变成沉重的十字架。
⑦云南白药由云南伤骨名医曲焕章发明于1902年,被视为止血神药,其配方、工艺被列入国家绝密。早年的白药,为粉末状的小瓶封装,一姓单传,百年不变。也是从十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大开大合,先后从散剂开发出胶囊剂、酊剂、硬膏剂、气雾剂、创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剂等快消品领域,成了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如果固守曲老药师的小瓶模式,云南白药恐怕迄今还是一家偏居南国一隅的小而美作坊。由此可见,具有“新工匠”精神多么重要啊!
⑧真正的“新工匠”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11、对“新工匠”,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4分)
12、张小泉和双立人,它们在百年前双双崛起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
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培养“新工匠”精神。(4分)
链接材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已成了决策层共识,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①据②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③,钱帅登之,患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⑤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酒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⑦,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⑧,六幕⑨相联如肤箧(10)。人履(11)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12)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①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②据:统治,割据。③级:层。④患:嫌,担心。⑤布:铺排。⑥贻(yì):赠给。⑦讫(qì):完毕。⑧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密。⑨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10)胠箧:打开的箱子。箧,胠:从旁边打开,打开。(11)履:走,踩踏。(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尝射于家圃 尝:
(2)、匠师如其言 如: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6、甲文所说的道理用 这个成语来概括。(2分)
17、《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8、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2分)
1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四、作文(共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1)那一刻,我们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这件事我做对了
要求:①如果选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600字左右;③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不得套写抄袭;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
1、D 2、C
3、(1)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4、①感受:社会黑暗与生活打击可以使原本老实、健壮、坚韧、善良有理想的人,变
成麻木、潦倒、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深刻感受到旧社会的罪恶——不给好人有出路。②情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
5、①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 ②人生俗世间又怎能事事如意呢
6、(1)示例:刚才我们在歌曲《常回家看看》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下面让我们一起走
进舞蹈《让世界充满爱》,进一步体验世界大家庭的温馨。
(2)示例:①爱由心生,美在人间。②让世界充满爱,让生命焕发光彩
7、A、垂头丧气 B、无地自容
8、绝望自卑 惊恐焦虑
9、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的坦荡安然,让“我”内心不再羞愧,并走向健康纯
净,表现了父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给予我的积极影响。
10、“笑脸”表面是指父母在付赔偿款时的谈笑自若,并拒绝像别人那样惩罚孩子,暗
指父母在“我”处于精神危机时给予“我”内心的有力呵护和关爱,点明主旨。
11、真正的“新工匠”是从传统出发,在当代的审美和生活中重新寻找存在的价值。
12、因为它们的工匠都对当时的锻铸技术实现了突破,它们所生产的菜刀锋利轻快造型时尚,它们的风格被固化为传统而得以流传。
13、示例:①观念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②技术上要有所突破;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4、(1)曾经 (2)遵照,按照
15(1)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6、熟能生巧。
17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亥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18、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竟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19、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
20、略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