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十年(2010-2019)真题汇编:环境保护(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十年(2010-2019)真题汇编:环境保护(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0 09: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八 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2019年全国Ⅰ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图7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图7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2.(2019年全国Ⅱ卷)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3.(2019年全国Ⅲ卷)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4.(2019年江苏卷) [环境保护]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表2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图24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 2
土壤环境资料(mg/kg) 水环境资料(mg/L)
镉 铜 铅 铬 锌 镍 铜 锌 氟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格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1 ≤2 ≤1.5 ≤1 ≤1 ≤1

图24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____(2分)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________(1分)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3分)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_______(4分)
5.(2018新课标Ⅰ)[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6.(2018新课标Ⅱ)[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
7.(2018新课标Ⅲ)[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8.(2018江苏)[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 。(2分)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 ×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3分)
(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3分)
9.(2017新课标Ⅰ)[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10.(2017新课标Ⅱ)[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仍共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11.(2017新课标Ⅲ)[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12.(2017江苏)[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图24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 。(2分)
(2)2000~ 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 ,其原因有 。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 。(6分)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 。(2分)
13.(2016全国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见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14.(2016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15.(2016全国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16.(2016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 。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 、 。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 、 、 。
(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
17.(2015新课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18.(2015新课标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9.(2015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4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20.(2015福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1.(2014新课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如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22.(2014新课标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23.(2014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如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4.(2013新课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企业在甲地(如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5.(2013新课标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2.【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3.【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4.【答案】(1)A区水、土备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
(2)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
(3)B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
(4)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
5.【解析】种子库选址主要考虑种子的保存、安全度、受外界影响等因素。斯匹次卑尔根岛由于纬度高,气候严寒,有利于种子保存;该种子库位于北冰洋中的岛屿上,且处于山体深处,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趋势下,冰雪(永冻层)融化,威胁种子库安全。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3分)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4分)
6.【解析】第(1)问,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分析芦苇对白洋淀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如吸收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净化水体;为鸟类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第(2)问,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结合上一问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从管护和收割两个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
7.【解析】主要从对鸟类觅食和栖息地范围的影响角度分析。针对捕鱼方式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即可。
【参考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
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
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8.【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海水的温度、酸碱度等发生较大变化会造成珊瑚白化,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水温升高,加上海水酸化,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第(2)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自然过程”这个关键词,从图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关的自然过程,主要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与分解作用。第(3)问,从图中可以看出黑色箭头表示大气圈中被消耗的碳,而白色箭头表示释放到大气圈中的碳,求二者的差值即可得出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是释放量增多而消耗量减少,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及植被破坏都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第(4)问,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而采取的措施可以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加强立法、加强监测、加强管理及建立保护区等方面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3)4.9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
9.【解析】据材料可知,柽柳种子多,移栽易成活,繁殖快;东北引种的柽柳,生长良好,柽柳容易侵占当地植物的生存空间;柽柳侧向枝条多,会妨碍乔木幼苗生长,致使乔木向灌木演化,使森林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植食动物因食物链遭到破坏而数量减少。
【参考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10.【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的结构、植被类型、根系作用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11.【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之后,植被种群密度下降,树种单一,涵养水源功能和蒸腾作用减弱,所以湿度下降。
【参考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12.【解析】第(1)问,需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湿地的功能,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第(2)问,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人工海岸线因围海养殖、填海造陆而总体增加;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可知,海岸线变化造成了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第(3)问,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意识、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参考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
13.【解析】影响应包括对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两大方面。在本题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文(比如养殖过程中渗漏,导致地下淡水所含的盐分增多)、土壤(地下淡水所含的盐分增多及高盐度废水在地表的排放,均导致相关区域土壤盐碱化)和生物(水质和土壤的变化将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领域,包括种植业和渔业;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14.【解析】快递外包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从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
15.【解析】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应从人工捕捞数量的增多、湿地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角度分析。保护措施应针对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合理规划捕捞量、改善刀鱼的生存环境、人工养殖等。
【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4分)(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16.【答案】(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产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风能 太阳能
【解析】第(1)问,从材料二中可知裸岩容易被风化侵蚀变为颗粒,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遇雨即溃”使沿河地带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逢风即散”容易形成沙尘暴。第(2)问,从图中可以看出库布齐沙漠离黄河近,便于引水灌溉;从两个沙漠的位置看,库布齐沙漠位置相对偏东,降水相对多一些。第(3)问,从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甘草种植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甘草可以用来生产药品、保健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品加工可以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种植甘草等还可以固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第(4)问,该区域位于我国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气候干旱,降水少,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丰富。?
17.【解析】措施应从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两方面分析。原因是该地区土层薄,且多雨水,工程建设中的不当行为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18.【解析】具体措施主要从严格管理农业生产活动、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数量、给农民经济补贴、加大宣传等方面回答。
【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
19.【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锯泥属于工业生产废弃物,且难以处理,用其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分析。
【答案】 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的能力。
20.【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湿地面积减少。原因是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第(2)问,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等。
【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1.【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22.【解析】中华秋沙鸭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应从迁徙路线上缺少休憩和觅食地、误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动物的猎杀等方面分析;保护对策应从恢复湿地、治理污染、严禁猎杀、进行观察与保护、做好宣传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3分)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2分。其他答案酌情评分,但不超过2分。)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3分)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酌情评分,但不超过2分。)
2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浅沟在收集雨水、净化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24.【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人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25.【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2分)




虎丘泉

憨憨泉

桌锡泉泉

金沙泉

惠山泉





无碍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