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序号
教育[][]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
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能力方面
1.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
学生通过观察及讨论,掌握比较法,
并能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小综述报告。
情感价值观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2.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寻有关资料,鼓励
学生在查询、检索、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过程提高能力。
重点
1.
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
1.
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
显微镜等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助读】通过阅读课本33页-35页内容,说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并整理出显微镜操作使用的主要步骤。【知识梳理】探究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按正确步骤取出光学显微镜,仔细观察,辨别并说出各部位名称。2、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一的内容。3、用3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修改和完善答案。4、积极参与阐述观点。
探究二: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1、按实验要求练习使用显微镜,记录下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2、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导学案探究二的内容。3、用3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修改和完善答案。4、积极参与小组展示和讨论。
【巩固练习】(见导学案)【小报告】显微镜技术的发展1、常用的搜索网站有哪些?2、如何使用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3、如何根据需要整理、归类信息?
师生问好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识记显微镜的构造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完成导学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学生讨论完成课前的小报告,分享信息。
先介绍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解细胞这样小的结构,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显微镜。[]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敢于尝试。例如,如何调节光线强度,如何调节低倍物镜,如何调节高倍物镜等等。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显微镜的有关结构,并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老师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注意显微镜的保护,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操作与合作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使用工具查找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历史细胞的发现: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列文·虎克的一生致力于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发表论文402篇,其中《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最早专著
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都感觉比较兴奋,因此维持好纪律是成功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的世界,不了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应该是什么样的。掌握好这节课,也为之后观察动植物细胞打下了基础。这节课总体来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锻练。